首页 理论教育 年轻人处理家务事的应对策略:切莫冲动,冷静处理问题

年轻人处理家务事的应对策略:切莫冲动,冷静处理问题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先分析一下刘兰芝的冲动表现。的冲动之语,赌气与之誓死,共赴黄泉,这一次冲动最终让两人为爱情付出了生命。综上所述,作为当事人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在处理事情上的冲动、不冷静,缺少理性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从这一角度讲,诗歌“戒之慎勿忘”的应该是年轻人处理事情,尤其是家务事,切莫冲动,处理问题要冷静,要有理性。

年轻人处理家务事的应对策略:切莫冲动,冷静处理问题

在这场爱情婚姻悲剧中,当事人兰芝和焦仲卿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对小夫妻在处理问题上都过于冲动,正是一次次的冲动这个魔鬼,将两人的爱情婚姻一步步推上了绝境,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我们先分析一下刘兰芝的冲动表现。第一“节点”,诗歌一开始刘兰芝因为不堪婆婆驱使,自请遣归(“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一举动虽然表现出兰芝刚强的一面,但实际上可以看出兰芝非常冲动,这也正让焦母抓到了遣其归家的机会。试想如果刘兰芝平时虽然看出婆婆对自己百般挑剔,明知婆婆对自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但是为了和焦仲卿能够厮守终生,多忍耐一下,不去挑起“遣归”的事端,即便婆婆对她“久怀忿”“已失恩义”,但至少遣归的事情不会发生得这么快;或许再“熬”几年,让婆婆有了后代,焦母对她的怨恨之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退,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我们再看第二“节点”,当刘兄“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说完一番话后,兰芝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犹豫地仰头应答:“处分适兄意,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这种赌气式的回应哥哥的责难,也是一种冲动的表现。试想,兰芝不是冲动地应婚,而是能够心平气和地跟兄长诉说一下自己不愿应亲改嫁的苦衷,希望得到哥哥的体谅,对于太守家求婚一事从长计议,虽然刘兄“性行暴如雷”,但是兰芝如果就是不答应这门婚事,做哥哥的还能违背妹妹的心意自作主张应下这门亲事吗?再看第三“节点”,当焦仲卿“闻变”,误会并中伤兰芝,说出“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冲动愤激之语时,兰芝不是用自己的柔情劝慰焦仲卿,平静焦仲卿的内心波澜,却说出了“何意出此言!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的冲动之语,赌气与之誓死,共赴黄泉,这一次冲动最终让两人为爱情付出了生命。

我们再分析一下焦仲卿的冲动表现。当兰芝苦诉自请遣归后,焦仲卿没有去劝慰刘兰芝,平息刘兰芝内心的怨气,而是听完兰芝的诉苦之后,很冲动地直接“堂上启阿母”,找母亲论理,责怪母亲不该挑儿媳的不是,“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一冲动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让母亲改变对刘兰芝的看法和行为,反而遭到了母亲“何乃太区区”的批评,而且被命令“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焦仲卿看到母亲的态度如此坚决,又很冲动地“伏惟启阿母”,脱口说出了“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焦仲卿企图以宁可断焦家之后、非刘兰芝不娶为借口吓唬母亲,让母亲收回成命,岂不料这一招不仅不好用,反而彻底激怒了焦母,焦母发下了狠话,“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他的这两番冲动行为,不仅没有缓解婆媳之间的矛盾,反而激化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且完全激怒了焦母,导致刘兰芝最终被遣归悲剧的发生。试想,这里如果焦仲卿能够少几分冲动,多几分冷静,别急性子,灵活而聪明地周旋在妻子和母亲之间,协调好婆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让自己当一个“出气筒”“受气包”,让兰芝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好言好气地抚慰兰芝,让兰芝多体谅母亲这样一个失寡妇道人家的不易,作为小辈多担待一下,或许兰芝的这种带有赌气性质的一时冲动自请遣归的念头就会打消。另一方面,多说几句好听的话,多用“不跟小辈一般见识”“宰相肚里能撑船”之类的话哄母亲消气、开心,让母亲感到没必要跟兰芝一般计较;再者母亲不是为儿子好而着想吗?那就给母亲描绘一个美好的愿景,让母亲看在儿子的面上,让小两口继续共同生活,来年让母亲抱上大胖孙子,如此一来,焦母还好意思大发雷霆,还会生生拆散这对夫妻吗?另外,前文已经讲到焦仲卿的另一番冲动就是焦仲卿在“闻变”之后,很冲动地说出“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这番话语,正是他的“吾独向黄泉”的狠话,让刚强而又冲动的兰芝赌气与之誓死。试想,如果焦仲卿看到兰芝已被迫改嫁、二人破镜重圆已无希望之后,别赌气中伤兰芝,真心祝福兰芝的美好明天,并且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别说“吾独向黄泉”的狠话,兰芝会不会自杀呢?或许悲剧不会发生。

综上所述,作为当事人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在处理事情上的冲动、不冷静,缺少理性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从这一角度讲,诗歌“戒之慎勿忘”的应该是年轻人处理事情,尤其是家务事,切莫冲动,处理问题要冷静,要有理性。(www.xing528.com)

“横看成岭侧成峰”,或许,我们立足诗歌本身,从不同角度思考本诗结尾所留下的空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会获得多元的解读。

(原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4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