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叙述的《高中课标》中的条文时曾多次提到过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借助工具书”的要求,并且《高中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阅读与鉴赏”中也明确提到“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培养起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培养起了这种习惯,那么,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阅读上的障碍,就能自觉地借助工具书来自行解决排除。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选择工具书中的词语的相关义项来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语的方法。学生在借助工具书排除阅读障碍的过程中,面对工具书中所列举的词语的诸多义项,如何结合具体语句去判断并筛选出那个适合语境的唯一的“最恰当”的义项?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将词典义与语境对应起来的判断筛选的能力,这种能力唯有在不断地运用工具书的过程中、反复地实践,才能培养起来;一旦有了这种能力,那么学生运用工具书来准确解决教材中的语句障碍的能力也就不在话下。同时,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还会养成一种玩味、涵泳、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另外,查阅工具书的过程中,在判断筛选义项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对工具书中的词语的诸多义项不自觉地记忆下来,容易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词语含义的系统化,而不只是一个个零碎的缺乏有机联系的词语含义。而如果教材“详释化”,学生利用注解就能解决教材中语句的含义,那么工具书的使用就无从谈起,久而久之,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和能力也就无法培养起来。同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在第三部分“教材编写建议”第6条中指出:“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由此可见,过分追求教材“详释化”,也有悖于教育部制定颁布的课程标准精神。(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