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课堂生成的评点法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课堂生成的评点法教学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探索了基于课堂生成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在传统的“圈点、勾画、批注”的评点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了有助于课堂生成的高中语文评点法教学模式,主要以“细读评点—交流探讨—反思完善—总结升华”为主要环节,四环节组成的主要课堂流程是预设的,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居多,可以说是一种基于课堂生成的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课堂生成的评点法教学

1.探索了基于课堂生成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在传统的“圈点、勾画、批注”的评点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了有助于课堂生成的高中语文评点法教学模式,主要以“细读评点—交流探讨—反思完善—总结升华”为主要环节,四环节组成的主要课堂流程是预设的,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居多,可以说是一种基于课堂生成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四环节的展开方式是这样的:

(1)细读评点。这一环节主要是先让学生个体进行独立的细读评点,旨在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或前理解观照文本,充分展开多元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与自己对话;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解读文本,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学生在细读的同时,对文章进行局部或整体的评点,用文字将阅读的感受记录在文本的空白处,这既可以让学生读写结合,又能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2)交流探讨。这一环节是主要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与学生对话,与老师对话;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主张,交流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及时倾听、把握课堂中学生的即时生成,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探讨辩解中收获真知。

(3)反思完善。让学生对交流探讨环节的内容进行反思、沉淀,根据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点拨启发,反思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评点,使之更加深刻、全面。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对评点方法作些补充说明,引导学生掌握评点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4)总结升华。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评点交流的内容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梳理出规律性、系统性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程序性知识,提升自己的认识,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评点法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恰当地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我们采取了以下相关策略:

(1)课前预设策略。第一,预设除障材料: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必须提前预设学生自我细读评点过程中可能需要的背景材料,尤其是扫除文本中可能阻碍学生理解的材料,或需要补充的新知识等,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各种材料的预设准备工作。

第二,预设学情。教师必须课前细读文本,要尽可能作多角度的详细评点,对文本的优劣做全面的掌握,充分预设学生细读评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各种观点,要预设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或可能产生分歧的地方或误读的情况。

第三,预设交流方式;教师要根据文本的不同,课前对交流形式和辅助手段(资料、多媒体等)的选择与设计做好充分的预设,如交流时是让学生口头交流,还是让学生写在统一规格的纸上,以便于投影展示;对学生评点的文本的欣赏之处,评点之后是否进行朗读或表演等;对于文本的部分内容是否采用改写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其精妙所在。(www.xing528.com)

(2)即时评价策略。在评点阅读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或表现作出及时的评价,以让学生或得到及时的鼓励,或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

2.探索了基于课堂生成的教案设计策略

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生成的理念来观照以往的教案的设计,就会发现存有教案预设过度、没有给学生留足生成的机会和空间的不足。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正是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使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上拓展。目前教案中所设计的问题,往往只是教师提出的,学生的任务是分析、解答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淡薄,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就会弱化。因此,我们认为生成理念观照下的教案设计应当是为促进学生生成而设,要重在引导学生自我生成问题。新授课自然不必说,教案设计时,一定要设置质疑环节,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良好习惯。复习课也是可以设计质疑环节,促使学生生成问题,如我们可以在高三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这一专题时,复习小说的形象这一考点,我们做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侯银匠》,设计教案时,将高考所涉及的试题删掉,只给学生呈现文本本身,让学生自己命题:如果你是高考命题人,你围绕本文的形象将会拟出哪些题目?这样学生在尝试拟题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小说中的形象包括哪些?本文中的形象又有哪些?要从哪些角度考查这些形象?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会了生成问题,又在生成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起了小说形象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思路,由此而掌握的相关知识就会更加牢固。

目前,我们在研究高中语文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中探究了教师应当构建的能力,摸索出了一些科学预设和有效把握生成的方法,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方面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我们相信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课堂呈现出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永远不会变,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的研究永远不会结束,课堂教学也会呈现出生成的多样性。

(原文发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年第2期)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叶澜.新基础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李思衡.基于课堂生成的语文教师能力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