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金融机构越来越激烈地争夺市场份额,全球的大多数金融市场开始放宽对金融产品的条件限制,各式的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大量金融产品的出现以及金融产品的复杂化,对个人金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不仅需要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还需要识别金融风险。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和学者尝试寻找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发现在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素养能够帮助消费者抵御系统性的风险,对家庭和社会至关重要。正如美国金融素养咨询委员会指出的那样,消费者缺乏金融素养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素养问题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重视,各国学者和机构都对消费者金融素养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居民的金融素养普遍较低,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技能有待提高,较低的金融素养已经严重阻碍居民认知和使用金融产品。
金融素养是指个人管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关乎个人一生的金融福祉。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因素都对金融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金融知识、金融技能和金融风险意识,而且对普惠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www.xing528.com)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旨在向全社会,特别是向弱势群体提供广泛、公平、有效的金融服务。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普惠金融,一方面要为弱势群体保证金融的可得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认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般从服务主体(普惠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理解“商业可持续”,其实服务客体对其更加重要,因为只有服务客体借助贷款经营盈利,做到可持续经营,才能保证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从而保证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普惠金融的服务客体都是被金融机构所排斥的弱势群体,在自身禀赋方面,这些被排斥者至少具有能力弱、收入低、财富少、居住偏远这些特征中的一个(星焱,2016),其中金融能力即金融素养是影响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从金融素养的角度来研究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对于湖南武陵山片区这种类似的贫困地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