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我们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天晚上打开电视机,“松下电器、新潮一族”的画面和声音会映人你们眼帘,在你的周围,已不难找到松下电器。但是,你们知道松下幸之助的创业之路吗?
松下幸之助创业时是个“四无一有”的人: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父母早逝),没有显赫的学历(小学念4年半),没有辉煌的资历(旧式学徒出身),没有雄厚的资本(以日币75元创业),还偏偏有肺病。他的客观条件实在太差了。可他凭着坚强的信念、意志和毅力,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最终创造出名震全球的“松下帝国”。
当时,战后的日本经济虽有所恢复,但直到50年代中期仍未摆脱困境。当时举国上下包括很多政府官员,都产生了悲观情绪,认为日本人口多,资源少,国力脆弱,振兴无望,要赶上美国更不可能。
然而,松下却认为“这是错误的日本贫穷论”。为了批驳这种错误的日本贫穷论,松下幸之助从日本史中找到了有说服力的例证。明治维新之所以在45个年头使国家跃居世界前列,是因为门户开放,重视吸收国外科学知识,特别是维新功臣们有着“了不起的建国精神”。(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借鉴外国经验,振兴本国经济,日本也掀起过小小的“出国热。”一些人从海外回来后,总说人家怎么怎么好,自己怎么怎么不行。当时,松下出访了荷兰、德国、英国,可他不妄自菲薄,怨天尤人,却从西欧那里带回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以荷兰为鉴,荷兰国土仅有九州大小,人口不足1000万,资源贫乏,却出现了一个市场遍及世界的菲利浦电机公司,其主要原因是“国人勤奋而具有进步的科学知识”。那时的联邦德国也是战败国,战后困难比日本还大,但是却很快复兴和繁荣起来。松下认为,其原因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全体国民和执政者都在努力奋斗”。而英国则恰恰相反,虽然工业基础好,但当时正碰到经济不景气,一些政界和财界人士便主张“忍受贫穷的生活”,导致民众情绪低落,国家缺乏活力,生产每况愈下。当时很多日本人与美国相比,只看到那里的生活水平比日本高10倍,松下却有另一种看法:“是的,但人家付出很大的劳动,生产率也比日本高10倍。”所以,日本贫穷只是一种表现,而贫穷的根源在于没有自强自信之心。为此,他大胆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硬是用自己的行动给国人作出了一个成功的榜样。
总之,成功与优越的条件无关,“四无一有”也可以创造奇迹,松下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