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要求孩子一口气把所有作业做完,中间不许离开座位,不许休息,造成孩子极度精神疲劳,以致影响学习。
学校放暑假了,孩子本该可以放松一下了。可是有位家长要求孩子在家成天练习弹钢琴。由于家长所在的办公楼与住宅楼相对,间隔不远,妈妈在办公室就可以听到的琴声,一旦孩子的琴声停下来,妈妈立刻往家里打电话,训斥孩子。试想,这样的练琴将是多么的枯燥无味,这位学生的暑假生活有多么单调、辛苦、劳累。平时,孩子每天晚上都有一定量的家庭作业,许多家长要求孩子坐在桌前,一口气把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所有作业全部完成,才能离开座位。每天作业需要1小时完成,就连续坐1小时;若需两小时完成,那就坐上两小时。甚至上厕所、喝水也要等到作业完成之后。这种做法极不科学造成大脑严重疲劳,对孩子头脑正常发育极为不利。
学习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思维、想像、判断、推理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样,工作一段时间,就要适当的休息,才能使工作消耗的物质能量得以补充,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每40或45分钟就要进行课间休息。在课堂上,一般要求20分钟内又要改变一种学习方式,来转移大脑的兴奋区域,减少疲劳。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做作业,必然要导致大脑疲劳。而大脑疲劳直接造成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能力降低,错误率增加。就像一个本来只能游200米的人,在游200米后仍要求他继续游200米,这时游泳者的速度肯定会降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疲劳时,会表现出厌倦学习的表情和动作,学习的注意力难以集中。(www.xing528.com)
那么,孩子学习多长时间就应该做适当的休息呢?这个问题教育心理学专家进行过大量的研究。首先,应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之间做适当的休息,这样便于头脑的记忆。不同年龄的孩子,又有不同的用功能力。3~5岁的孩子,一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25~30分钟;6~8岁以30~40分钟为限;9~12岁以40~50分钟为限;13~15岁以50~60分钟为限。
在学习、做家庭作业的间歇,要让孩子离开座位,换换环境。安静一会,躺一会,散散步,聊聊天,听听音乐,喝杯水等,都可以很快消除疲劳,而后再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总之,在学习期间进行适当的休息,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