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天桥,远近驰名的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包罗万象,比百老汇还百老汇。是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由于他方方面面的各种业态都在,又培育出来几代不同领域的精英人物。比方说我们今天聊的京剧,京剧大家都知道是国粹,国粹艺术到现在200多年的历史,1790年徽班进京,逐渐形成了京韵京腔的京剧,称之为国粹,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的艺术。包括他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连他的服化道,没有一个方面不是艺术,现在很多成为了我们非遗的项目。就拿脚上说,现在我脚上穿的这双靴子,业内叫厚底儿,那厚底都得有讲究。舞台上演武戏用的刀枪把子,这刀枪把子都得有传承,所以它方方面面都浸透着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精华。说到京剧在天桥地区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了不起。
历经80年的风风雨雨,一直在演出,很不容易。这个京剧的团队叫鸣华,论岁数,是北京专业院团的老大哥。鸣是凤鸣岐山的鸣,华是中华的华,鸣华京剧团,就是我们当下的北京风雷京剧团,鸣华是它的前身,再往前是群益社。为什么叫鸣华?是因为他的当家演员一位叫梁益鸣,另一位叫张宝华,取其二字称之为鸣华。梁益鸣先生人称“天桥马连良”,因为他正式拜了马连良先生学马派,又久站天桥,因而得此美誉。就是因为我们提起了天桥,大家都有一种浓厚的感情,跟老百姓,跟我们广大的劳动者息息相关。说明我们广大的戏曲爱好者对他的热爱。当时京剧演出分街南街北,街南就是珠市口这条街以南叫街南,珠市口以北叫街北,街北的这些戏园子,比如说大栅栏的三庆园、广德楼、庆乐园等等,这些都是叫街北。街北的剧场拿我们现在的话说叫档次高,那得有大的名人演员,艺术造诣更高的或者是名望更高的,才能到街北演。街南这边的劳苦大众多,平民百姓多,懂戏的也多,形成了一个观众群,十分地接地气!
大家就觉得这更亲切。把梁益鸣先生称为“天桥马连良”。除去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还有吹拉弹唱这些曲艺,很多名家都是在天桥这个平台逐渐地发展,逐渐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说回来,就是我们天桥马连良梁益鸣梁先生。再说说张宝华张先生,张宝华先生的父亲叫张起,他们从通州那边把这个团队组织起来到了天桥,在天乐戏园子演出。鸣华京剧团虽然规模不大,但有自己的风格,文武戏都演,市场意识强,又出戏,又出人,而且这个团体的性质首先是一个民营的。文戏当时是梁先生,武戏就是张先生。张先生是大武生嘛,黄派武生。这两位老先生为鸣华京剧团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演出是一天三开箱,什么叫一天三开箱?一天要演三场,早上一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再一个注重团带班的形式不忘培养年轻的孩子,当时他们就有这个理念,从娃娃抓起,但是它又不同于特别有名的科班——富连城、斌庆社、荣春社,它不同于那些科班,那些科班是跟我们现在的学校一样,要做科,做科多少年,比如说9年,得等毕业后才能登舞台。团带班的形式就是边学边实践。剧团在演出过程中,把小学员一点一点的就培养出来了。从开始拿顶、踢腿,毯子功开始,然后把子功,然后再说形体。我们现在叫形体,当时我们说身上,慢慢在拉细,这样再两三年就上场了,来个小孩,来个小龙套,来个边边沿沿的,这样就见观众了。这跟在练功棚不一样,也就是说实战了,这种形式对演员水平的提高,特别有利,而且在当时客观讲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这个剧团的生存。因为不断要有新鲜的血液进来,不断要有新的剧目,要有新的面孔,这个团才能始终保持着一种朝气。当时鸣华京剧团有这么一个建团的理念,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精品意识,要有传帮带的机制。
我们说了,现在一个艺术院团基本任务两个方面吧,叫出人出戏,当然还要有说我百花齐放,挖掘传统剧目。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去满足观众的需求。鸣华这种编创的力量也特别的强。我们说叫一种竞争的意识也特别强,之所能够风雨兼程走到如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它永远不落后,永远走在前,这个是它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特点,一直保持着并延续传给了风雷。
大家都看过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科班打戏,当然我们现在不能提倡打,但一定严格要求,规范管理,还是要坚持的,松松垮垮培养不出优秀的戏曲人才。也就是说我们从小打基础,一招一式,包括我这腿怎么踢,我这腰怎么下,这个跟头怎么翻,我这段唱儿怎么把握,从刚开始就打一个坚实的基础,我说别看我们风雷京剧团小,但是风雷京剧团不含糊。很多的名演员都是从风雷这个小舞台走向了大舞台,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于荣光,不少观众都以为他是港台明星,一个硬汉形象,其实他就是风雷的小学员,行当是武生,从风雷的学员一直到了主演,然后又跨界进军影视。当时于荣光演的《伐子都》是他的代表作,冲、帅、狠,特别叫座儿,他的成功得益于风雷对他的培养。
我们对影视界输送了一个好演员。再有我们戏曲本身的,像杨燕毅,裘派花脸也是这个团培养出去的,另外还有很多老先生,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比如像吴素秋、姜铁麟这夫妇俩。这个团出了好多好多的人才。其中不能不说这两位老先生表率做得好,第一说梁先生,当家老生,梁益鸣,当时拜了马先生,这里边有很曲折的故事,最后学习了马派。刚才前面我说了,为什么叫“天桥马连良”?因为他太像了,在当时如果看不到马先生演出的时候,戏迷们就跑天桥看梁先生的演出过把瘾。梁先生对于马派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再一个就是张宝华张先生,这张先生是个奇才,去年我编了一本书叫《大武生张宝华》,我把他生前的朋友、同事、徒弟,包括家人请在一起,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大家来回忆一下张先生的艺术人生,很感人。首先他对自己的要求就很严,一点都不带含糊的,直到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年的时候,他已经都60岁的高龄了,还在舞台上翻扑跌打,很繁重的技巧还在走,就是给年轻人看,让年轻人惊叹。为什么?你要不是有很好的幼功,不是有很好的根基和底子,做不了这动作。
你到60岁怎么还能在台上,摔一个硬抢背,就是说走出一个很高难的动作。这就看出来,老先生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就是在台上一戳一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你得对得起观众。另外他自己本身对人物的把握,对人物的刻画,对这个角色在台上的举手投足的规范,我们觉得都是对后人,对年轻人的一个率先垂范。有这样的两位老先生领军的风雷京剧团才有80年的光辉,为天桥的神奇色彩增加了一个特别大的亮点。现在风雷京剧团的当家人叫松岩,松岩松团长应该说承上启下,现在把风雷京剧团又领到了一个高度上。松岩十几岁就进了这个团,一直在这个团当学员,当演员,当主演,是张宝华先生培养的接班人。现在松岩是风雷京剧团的团长,在老先生们开创的基业上,带领全团演职员工屡创佳绩。(www.xing528.com)
《缂丝箭衣》剧
北京风雷京剧团新剧《缂丝箭衣》
松岩也是武生演员,对自己要求特别高,会戏也特别多,从他身上能看得出来当年张宝华先生的影子。他在舞台上仍然叱咤风云,像最近演出的《九江口》《溪皇庄》这样的戏,依然还都是当年张老爷子的风范。当然他自己好多戏也都是张先生亲授的,把着手教的,风雷到现在足迹踏遍了祖国各地,也到国外去演出,推动了我们京剧艺术与国外的交流。近几年风雷京剧团在松岩的带领下独辟蹊径跨界进军话剧的领域,而且成功的推出来了京话剧。“梨园三部曲”目前两部已上演。一部叫《网子》,另一部叫《缂丝箭衣》。这两出戏,把京剧人在以前的时代里走过的艺术人生,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最后体现对民族艺术的不懈追求的一种博大胸怀。这种胸怀感染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这两出戏反响特别好,在话剧圈里,像蓝天野老先生、杨立新先生,看了挑大拇指,一个京剧的演员演话剧超出人们的预料。有生活,这两出戏都是用话剧的形式演的京剧人的故事,没有京剧程式的那种痕迹,完全都是很贴近生活的话剧表演形式,演得特别好。第三部叫《好角儿》,正在制作中。我就想,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博大精深的历史,我们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好故事,我们怎么去诠释它?怎么用我们的这种理念,用我们现代意识把我们的民族文化、把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到世界这个大舞台,天桥是以文化驰名,我们现在还要回归到文化这个领域里边来。当年我是生在天桥、长在天桥,上小学在天桥,上中学在天桥,然后去插队,插队回来,分配工作就跟天桥更有缘,分配在天桥电影院。
我自己都觉得这是一种缘。这种缘,怎么就这么巧,我又回到了当年我儿童时代、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对天桥的印象难以磨灭、刻骨铭心。那一段时间还有老天桥的一些痕迹,还有以前那种贫民乐园的痕迹,当时打把式、卖艺的还有,宝三跤场有,说书场有,拉洋片有,硬气功有,印象不可磨灭特别深,正如张次溪先生说的是人民的首都天桥。
天桥的故事讲不完,它奥妙无穷,从京剧这么一个侧面跟大家介绍一下,就能够看出天桥这块风水宝地伟大的情怀。天桥是包罗万象文化艺术大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