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城非遗双爬杆》于健口述

《西城非遗双爬杆》于健口述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是于健,现在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代表性传承人,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创始人于正明的二儿子。“生活秀”栏目组专程采访于正明,录像讲述了于氏双爬杆从艰苦创立到荣获金奖的发展之路。特殊的职业,微薄的收入,初来乍到的于少庭暂时住在朋友张国良家的二层铺上,他们以打把势卖艺养家糊口。

《西城非遗双爬杆》于健口述

我是于健,现在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代表性传承人,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创始人于正明的二儿子。1975年在人民大会堂给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和夫人表演(双爬杆)节目,很受欢迎,在表演过后,周恩来总理邀请我和团长(尚增晨)一同参加国宴。1976年由我等几人代表北京杂技团参加全国杂技调演比赛,荣获金奖。2006年6月在北京电视台“生活秀”栏目表演神奇驯兽、吸碗拉车节目荣获最高大奖,在很多电视台都宣传了双爬杆及杂技世家人生。“今日父母”栏目组跟踪采访了于正明、于泊洋。“生活秀”栏目组专程采访于正明,录像讲述了于氏双爬杆从艰苦创立到荣获金奖的发展之路。

我从7岁时候就参加了北京杂技团,是建团的第一批学员,从此开启了不惜余力的奋斗,经过六年严格正规的训练,每年团部都组织学员年度考试我都是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占据榜单榜首。

1943年,左边8岁时于淑明,右边23岁时于正明

在北京杂技团经历了上山下乡体验生活的演出,思想和专业水平都不断提高,并有创新形式的表演。1971年,虎跳前波空中两周落地,是在当时的体育界都绝无仅有的创新动作。杂技艺术需要活泼、热情、潇洒、优美的表演和不断探索,创新精神一直是于氏(双爬杆)最大的特点。周恩来总理在组建中华杂技团时曾指出:“杂技要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愉快的感受,不能用畸形,刺激来吸引观众。”表演节奏快,技巧高难且花样多,动作小巧细腻,玲珑传神。在爬杆创作上,于氏双爬杆思想解放,与时俱进,能够在不同时期创作符合当时的作品,领先于全国同行,成为领军节目,至今无人赶超。全国各团争相邀请于氏(双爬杆)的传人们为其指导。正是以健康、质朴、热情、娴熟的技巧与表演,呈现给观众以“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杂技艺人站起来了”的精神风貌。

于少庭

爬杆创始人于正明,出生于1920年,从小习武,爱好运动,爬绳爬杆,上蹿下跳,12岁跟着我三爷于少庭学习杂技的基本功,弯腰,压腿倒立,爬沙槁,1941年,于少庭的朋友张国良邀请他去上海世界表演,他主演节目是踢毽子。特殊的职业,微薄的收入,初来乍到的于少庭暂时住在朋友张国良家的二层铺上,他们以打把势卖艺养家糊口。1951年,他们一同加入了上海杂技团,随团演出多年,直到退休。我三爷的哥哥于砚耕在天津理发为生,1942年让我父亲于正明先生带着全家老小,从河北的安新于庄搬到了天津老广播电视台附近的慈航院6号院住下,距离天津南市很近,我父亲白天上班,在一家肉铺帮别人卖肉打工,下班回来就在距离我家慈航院周边的一个大空场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精神振作”四个大字。从此这块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于正明刻苦训练的印记。每天下班都要去那里练功,因为喜欢,从无间断,举石锁、扔石锁、举大刀、武术、摔跤、拳击样样都练。不懈地坚持,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1958年于砚耕70岁时的照片

1943年,举石锁举大刀的把兄弟和影留念,左一于正明

1943年,我父亲引起了天津消防队的重视。当时有个曹队长,带着几个队员开始和他们一起练功,后来他们成为了好朋友。曹队长带着于正明等人到消防队观看了消防队的训练科目,看到消防队员爬绳爬杆,因为从小就和我三爷于少庭学习爬杆,所以于正明非常喜欢这个杆子,这次的参观也让于正明萌生了创作的想法。从消防队回来以后,他就找了一个沙槁杆。当时没有场地,他就到天津的华盛庙选了一个地方,挖了一个3平方米的大坑,将一个石磨盘埋在土中,把杆子插进去,就这样继续练起了爬杆,越练观众越多,有练的有看的,有工人,农民,学生,有很多爱好者参与训练,于正明为其指导。1946年于正明成立了“兄弟技巧队”,技巧队成员越练越好,熟能生巧,于正明研究出各种动作,在没有保险、没有保护措施危险情况下,于正明急中生智找了一个游泳池,在游泳池上面练习跳水姿势,在水下练习动作,在杆子上面实践,把一些动作练出来了。动作有:挑旗儿,倒下,探海折,唐人折,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在1951年天津举办了一次民族形式的运动会,是全国性的,因为是民族形式的,有练的有变的有耍的,但是只有爬杆列入了比赛项目,当时是和消防队进行比赛,这样的民族形式运动会一共举办了三次,于正明都获得了爬长爬快爬花样三项冠军。在比赛中一个10米的杆子上下拴着红绸子,爬上爬下不能碰到绸子,一共往返三趟,最后一个平旗儿拉的动作完成表演,共计45秒钟,当时震动了天津运动界。胡青和爱琳两位记者在报纸上多次报道“爬杆高手于正明”在爬杆比赛中超高的表现,当时人称“爬杆高手于正明”。1952年天津成立了新中国杂技团,团长是石宗化先生,于正明被吸收到新中国杂技团。团体演出都是要在剧场表演,有舞台,音乐,灯光,而于正明创始的爬杆这个项目一直以来都是在露天表演,挖一个坑埋下个磨盘,将杆子插进去,立起来就可以表演了。因受到舞台条件约束,于正明经过多日的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道具翻新的办法,找到了一个铁盘儿为基础,杆子上拴上绳子掌握平衡,就这样于正明把爬杆的精华动作集中起来,在1952年于正明带着兄弟技巧队,率先将爬杆搬上了杂技历史的舞台,爬杆项目也是第一次在剧场舞台亮相。(www.xing528.com)

29岁的于正明1949年在天津照相馆的戏装照

1974年,于健、余洪全表演指日动作

1976年于正明在鼓楼东小经厂家中爬杆挑旗儿动作

当时在天津的长城剧场演出了3个月,非常受欢迎。剧场节目有:大力士斗牛,摔跤武术,戏法,手指电风扇,砸洋钉,爬杆。接着受北京音乐堂邀请,爬杆和武术演员共演了20天,同样深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总政文工团领导看完节目后,邀请于正明及兄弟技巧队演员加入总政文工团,以爬杆老师的身份在团上班。天津的热血青年们受此鼓舞,都踊跃报名参军,练好爬杆,报效祖国。就是这样,天津爬杆在于正明的带动下走向了部队,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传播了中华的民俗文化艺术的魅力。1953年,于正明随着总政文工团,第四次赴朝鲜为志愿军战士慰问演出,走的时候因为道具杆子太长,火车装不下,周恩来总理对于正明说:这杆子太长了,想办法解决。于正明通过思索并试验,将木头杆子改成了铁杆,将铁杆锯成两节,下有底盘,上有坠子,能拆能拼,就这样带出了国门。贺龙元帅任志愿军慰问团的总团长,看过了于正明的爬杆,非常喜欢,让部队战士训练爬杆,贺龙元帅最喜欢的就是于正明表演的高空夹杆倒下,只见他猫行上飞快,爬到杆子顶部,一个挂腿,用腿夹杆,脑袋向下,嘿的一声,把腿突然松开,垂直滑向地面,快到地面猛的双腿夹住杆子,头发刚好着地,首长和士兵很是惊讶,此时于正明一个转身站立起来了,缓过神来的首长和士兵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慰问于正明的精彩表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这次雷鸣般的掌声给于正明的爬杆项目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促使他对双爬杆更高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不断研究出新的动作,如:挑旗儿,旗儿上,扛鸭,唐人折,他都苦思冥想,反复实践,精雕细琢。为了以最好最完善最高品质展示出来,于正明先生用一生去实践理想,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付出,将理想逐渐的化成现实。

1976年在家中57岁的于正明教于健练习定车节目示范三角鼎动作

1954年于正明、于珊、于斌、于文在天安门合影

1954年,于正明带着三个孩子,在天桥表演杂技,孩子们边上学边练功边演出,而于正明自己一个人每天都要表演十几场。1956年,我父亲成立了于正明杂技团。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天桥艺术家集中起来,成立了各类剧团,北京杂技团也正式成立,并请于正明做舞台监督和艺术指导。他带着三个孩子和一些艺术家们参加了北京杂技团,从此双爬杆就落在北京杂技团这块土地。所有领导都非常重视于正明的双爬杆。在北京杂技团团长刘芳先生的带领下,“双爬杆”节目在全国杂技调演比赛中,建团以来第一次荣获金奖。北京杂技团团长赵玉贵先生请导演把双爬杆的艺术不断提升,把双爬杆的精华动作集中起来,把道具翻新,加上了声光电和艺术的美化,在全国多次荣获金奖,在国际上也多次荣获金奖,在春晚亮相,给人们带来了力量和健康向上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北京杂技团副团长李伟在“杂技与魔术”的报刊中重点介绍了双爬杆的由来与发展。北京杂技团王小影团长接任以来,关心、了解老艺人们,和杂技协会一起观摩学习。非常重视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项目,积极配合于健老师将双爬杆项目作为北京杂技团重点节目,又举办了一次北京杂技团成立60周年大庆,为北京杂技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