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杂技演员于泊洋:我与爷爷的非遗传承与创新

杂技演员于泊洋:我与爷爷的非遗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是于泊洋,是一名杂技演员,我的爷爷叫于正明,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的创始人,是第一个把双爬杆搬上舞台的创始人。7岁时候北京杂技团招生,参加了北京杂技团成为正式学员。直到2014年3月份,西城区特此批下来(双爬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也批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指定传承人于健。我和我的父亲于健也经常探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项目,延续发展,不断创新。

杂技演员于泊洋:我与爷爷的非遗传承与创新

我是于泊洋,是一名杂技演员,我的爷爷叫于正明,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的创始人,是第一个把双爬杆搬上舞台的创始人。我的父亲是于健,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代表性传承人。我出生于杂技世家,从小就练习基本功,6岁时候我父亲将我送去西城体校,继续深造。7岁时候北京杂技团招生,参加了北京杂技团成为正式学员。1995年的时候随北京杂技团去沈阳参加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当时表演的就是(双爬杆)晨练节目,荣获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1997年香港回归晚会表演(双爬杆)晨练节目,我是最小的演员。1998年我自己的单人节目“哪吒梦”晃管在全国第三届青少年杂技比赛获得了铜奖,为我在北京杂技团今后发展实践中锦上添花,在杂技事业上留下了重墨彩章的一笔。至此以后北京杂技团着重发展(双爬杆)项目,在国内国际都屡次荣获金奖。

我的父亲于健,很早就开始通过电视台及报纸宣传了(双爬杆),同时积极配合北京市文化委员会及政府部门开展了(双爬杆)遗留资料的整理,持之以恒的用了8年时间,搜集了:影像、照片、老艺人,及有关人员的文字信息,还有这个录像访谈。

直到2014年3月份,西城区特此批下来(双爬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也批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指定传承人于健。8年的资料收集整理,个人的坚持,保护单位的认可,这一段集结了几代人的演绎人生,终于保存在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一个文件里。

我和我的父亲于健也经常探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爬杆)项目,延续发展,不断创新。北京杂技团60周年团庆,邀请了各级领导及为团里做出贡献的老艺人参观团庆。领导和大家都表示对(双爬杆)非遗项目的看好,看发展,看延续,双爬杆的项目的路会越走越好,越走越突出,越走越光彩。

晃管

哪吒梦(www.xing528.com)

香港回归晚会

杂技是一个特类工种,不在当中不知其苦,我也是因为家里是杂技世家,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将我送去从事杂技,希望能够奉献一生的地方。每天都要刻苦训练,而且是高度重复记忆训练。比如:一个动作如果三五天不训练的话,身体的机能和协调就会跟不上,是完成不了这个动作,必须要无止境地重复,熟中生巧。我的团长赵玉贵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量变质变”在重复中熟悉,在熟悉中重复。

我们的坚持续写了杂技历史,延续了智力成果,老艺人们的杂技直通车通过我们这代人的搭建,会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香港回归晚会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