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与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麾下军队的构成状况
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指挥的军队约有十二万四千人,兵力构成情况如下[1]:
一、第一军。军长是格拉夫·冯·齐滕。共三万两千六百九十二人。下辖:
(一)四个步兵师。师长分别是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斯坦梅茨、洛伦茨·冯·皮尔希、弗里德里希·威廉·冯·雅戈、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克。共两万七千八百七十七人。
(二)一个骑兵师。师长是弗里德里希·埃哈德·冯·罗德尔。共一千九百二十五人。
(三)炮兵、工兵等。凡九十六门火炮,共两千八百八十人。
二、第二军。军长是路德维希·冯·皮尔希。共三万两千七百零四人。下辖:
(一)四个步兵师。师长分别是恩斯特·路德维希·冯·蒂佩尔斯基希、卡尔·奥古斯特·阿道夫冯·克拉夫特、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威廉·冯·布劳斯及冯·朗让。共两万五千八百三十六人。
(二)一个骑兵师。师长是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冯·瓦伦-尤格斯。共四千四百六十八人。
(三)炮兵、工兵等。凡八十门火炮,共两千四百人。
三、第三军。军长是约翰·冯·蒂勒曼。共两万四千四百五十六人。下辖:
(一)四个步兵师。师长分别是卡尔·奥古斯特·斐迪南·冯·博尔克、肯普弗恩、冯·吕克及冯·斯塔普纳盖。共两万零六百一十一人。
(三)一个骑兵师。师长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德马维茨。共两千四百零五人。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威廉·冯·布劳斯
(四)炮兵、工兵等。凡四十八门火炮,共一千四百四十人。
四、第四军。军长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弗赖赫尔·冯·比洛。共三万一千一百零二人。下辖:
(一)四个步兵师。师长分别是冯·哈克、冯·里尔、冯·洛斯蒂恩、冯·希勒。共两万五千三百八十一人。
(二)一个骑兵师。师长是普鲁士威廉公爵卡尔·冯·普鲁士。共三千零八十一人。
(三)炮兵、工兵等。凡八十八门火炮,共两千四百六十人。
约翰·冯·蒂勒曼
五、其他。工人、车夫等,约三千一百二十人。
因此,普军共十二万四千零七十四人。
如果除去最后一项,那么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麾下共有十二万四千五百八十八人。其中,步兵九万九千七百一十五人;骑兵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九人;炮兵(三百一十二门火炮)九千三百六十人。以上共十二万零九百五十四人。
格拉夫·冯·齐滕的指挥部在沙勒罗瓦,路德维希·冯·皮尔希的指挥部在那慕尔,约翰·冯·蒂勒曼的指挥部在西内,弗里德里希·威廉·弗赖赫尔·冯·比洛的指挥部在列日。前三个地方均靠近比利时边境。
弗里德里希·威廉·弗赖赫尔·冯·比洛
德里维兹战役
普军基本由老兵构成,即使最年轻的士兵也经历了1813年和1814年的战役。尽管只有弗里德里希·威廉·弗赖赫尔·冯·比洛有过独立指挥战斗的经历,但其他军长们也不缺乏经验。1813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弗赖赫尔·冯·比洛曾在德里维兹战胜过米歇尔·奈伊。当然,普军不像拿破仑的法军那样善战,也缺乏好的指挥官。但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并做好了战斗准备。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本人是有着七年作战经验的老兵,服役时间超过十五年。在1806年和1807年的战役中,他的斗志和胆识令人印象深刻。在1813年和1814年的战役中,尽管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未能完全履行军队司令的职责,尽管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拥有杰出才能的将军,但在参谋长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的帮助下,他还是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声望。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的指挥艺术粗放且缺陷重重。1814年冬,他的错误让自己的军队一次次地惨败于拿破仑,但他是一名真正的士兵,积极果敢,不屈不挠,并且从不怕承担责任。此外,他很受将士们欢迎。他几乎是被拿破仑不理智的仇恨推上了历史舞台,并且以近乎残忍的决心肩负起反法联军赋予自己的使命。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的精神鼓舞着军队[2]。每个士兵都做好了战斗准备,期望战斗到底。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的参谋长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能力出众,能够让这位老元帅免受琐事的干扰。
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
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军队成分非常复杂。尽管按陆地国军队的做法,他的军队也采用了军的编制,但他以前从未使用过这种编制。因此,在1815年的战役中,它并未很好地发挥作用。[3]本书如果根据国籍的不同来分类列举,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兵力。除了在安特卫普、奥斯坦德和根特等地驻防的一万两千二百三十三人[4],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能派往战场的兵力构成如下:
一、英军。下辖:
(一)九个步兵旅。旅长分别是佩里格林·梅特兰(英军近卫军)、约翰·宾(英军近卫军)、弗雷德里克·亚当、休·亨利·米切尔、科林·哈尔克特、乔治·约翰斯通、詹姆斯·普特、丹尼斯·帕克、约翰·兰伯特。共两万零三百一十人。
(二)三个骑兵旅。旅长分别是爱德华·萨默塞特(英军近卫军)、威廉·庞森比、约翰·奥姆斯比·范德勒。共三千五百七十八人。
约翰·兰伯特
(三)包含在以下四个旅中的六个团。四个旅的旅长分别是威廉·冯·多恩贝格、科洪·格朗、理查德·赫西·维维安、弗里德里克·冯·阿伦特席尔德特。这四个旅的人员属于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其中的六个团共两千三百三十五人。
(四)炮兵。凡一百零二门火炮,共五千零三十人。
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士兵
英军总兵力是三万一千二百五十三人。
二、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下辖:
(一)两个步兵旅及新加执行派遣性任务人员。旅长分别是迪普拉、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威廉·冯·奥姆普泰达。两个步兵旅共三千二百八十五人。新加执行派遣性任务人员,共十六人。两个步兵旅及新加执行派遣性任务人员共三千三百零一人。
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威廉·冯·奥姆普泰达
(二)骑兵。五个团整编成威廉·冯·多恩贝格、科洪·格朗、理查德·赫西·维维安和弗里德里克·冯·阿伦特席尔德特四个旅。共两千五百六十人。
(三)炮兵。凡十八门火炮,共五百二十六人。
因此,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共六千三百八十七人。
三、汉诺威军。下辖:
威廉·冯·多恩贝格
(一)五个步兵旅。旅长分别是格拉夫·冯·凯尔曼塞格、休·哈尔克特男爵、查尔斯·贝斯特、恩斯特·冯·芬克、詹姆斯·弗雷德里克·里昂。
(二)一个骑兵旅。旅长是阿尔布雷希特·冯·艾斯托夫。
(三)炮兵。凡十二门火炮。
汉诺威军共一万五千九百三十五人。
四、荷兰-比利时联军。下辖:
(一)七个步兵旅。旅长分别是弗雷德里克·范比兰特、萨克森-魏玛公爵卡尔·伯纳德、迪特内、亚历山大·多布雷姆、斐迪南·奥夫、约翰·德伊恩斯、海因里希·威廉·安托宁。共两万四千一百七十四人。
萨克森-魏玛公爵卡尔·伯纳德
(二)三个骑兵旅。旅长分别为阿尔伯特·多米尼克斯·特里普、艾蒂安·德·吉尼尼、让·巴布蒂斯特·范梅莱男爵。共三千四百零五人。
(三)炮兵。凡四十八门火炮。
荷兰-比利时联军共两万九千二百一十四人。(www.xing528.com)
五、布伦瑞克军。下辖:
(一)两个步兵旅。旅长分别是布特拉尔、弗里德里克·冯·施佩希特。共五千三百七十六人。
(二)两个骑兵团。共九百二十二人。
(三)炮兵。凡十六门火炮,共五百一十人。
艾蒂安·德·吉尼尼
奥古斯特·冯·克鲁泽
布伦瑞克军共六千八百零八人。
六、拿骚分遣军。指挥官是奥古斯特·冯·克鲁泽。下辖:
(一)一个步兵团。凡三个营,共两千八百八十人。
(三)工兵、坑道工兵、挖掘兵、辎重运输人员。共一千二百四十人。
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可用于作战的兵力共九万三千七百一十七人。按照兵种统计,其中,步兵六万九千八百二十九人,骑兵一万四千四百八十二人,炮兵一百九十六门火炮、八千一百六十六人,工兵、辎重运输人员等一千二百四十人。总计九万三千一百七十七人。
按照国别统计,其中,英军三万一千二百五十三人,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六千三百八十七人,汉诺威军一万五千九百三十五人,荷兰-比利时联军[5]两万九千二百一十四人,布伦瑞克军六千八百零八人,拿骚分遣军两千八百八十人,各国工兵等一千二百四十人。总计九万三千七百一十七人。
如上所述,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军队被分成了两个军和一个预备军,此外还有大量骑兵和小部分预备炮兵。军队中有六个所谓的英军师,其中只有乔治·库克指挥的第一师完全由英军——英军近卫军——组成。其他师包含了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和汉诺威军。上述每个师都配有两个炮兵连,骑兵师配有六个骑炮兵连。
查尔斯·阿尔滕
乔治·库克和查尔斯·阿尔滕分别指挥的英军第一师和第三师,与佩尔旁切·谢德利尼茨基和沙斯分别指挥的荷兰-比利时联军第二师和第三师,组成了第一军,由奥兰治公爵威廉·亨德里克指挥。他们分布在从夸特布拉斯到昂吉安及昂吉安前方的英军前线,据有尼韦尔、鲁尔克斯、苏瓦涅和布赖纳-勒孔代及周边的乡村地区。第一军有两万五千二百三十三人,火炮四十八门。
奥兰治公爵威廉·亨德里克
H.R.克林顿和查尔斯·科尔维尔分别指挥的英军第二师和第四师,斯特德曼指挥的荷兰-比利时联军第一师及印军海因里希·威廉·安托宁的旅,组成第二军,由理查德·希尔指挥。他们沿前线向西北延伸,占据着阿特、格拉蒙特和奥德纳尔德及周边的乡村地区。第二军共有兵力两万四千零三十三人,火炮四十门。
托马斯·皮克顿
预备军中的作战储备兵力没有被安排参与防卫工作。他们由参谋长直接指挥。预备军包括托马斯·皮克顿和劳里·科尔分别指挥的英军第五师和第六师、布伦瑞克公爵弗雷德里克·威廉指挥的布伦瑞克军及奥古斯特·冯·克鲁泽指挥的拿骚分遣军。预备军有两万零五百六十三人,火炮六十四门。
弗雷德里克·威廉
英军和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骑兵由七个旅组成,全部由阿克斯布里奇伯爵亨利·佩吉特指挥,共八千四百七十三人。如前所述,骑兵军配有六个骑炮兵连,主要驻扎在第二军后方,靠近尼诺弗和格拉蒙特。但威廉·冯·多恩贝格麾下的一个旅驻扎在蒙斯及其周边地区。
汉诺威、布伦瑞克和荷兰-比利时联军的骑兵分别隶属于汉诺威军、布伦瑞克军和荷兰-比利时联军下属的各个师,共六千零九人,配有一个拥有八门火炮的骑炮兵连。
以上兵力概括如下:
一、第一军。军长是奥兰治公爵威廉·亨德里克。共两万五千二百三十三人。
二、第二军。军长是理查德·希尔。共两万四千零三十三人。
三、骑兵军。军长是阿克斯布里奇伯爵亨利·佩吉特。共八千四百七十三人。
四、其他骑兵。共六千零九人。
五、炮兵。凡一百九十六门火炮,共八千一百六十六人。
六、工兵等。共一千二百四十人。
以上总计九万三千七百一十七人。
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军队成分复杂。他真正能依赖的只有英军和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最初建立于汉诺威,多年来一直隶属于英格兰王室。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曾在伊比利亚半岛服役多年,拥有极高的声望。汉诺威分遣军[6]几乎没有什么战斗经验,荷兰-比利时联军也是如此。布伦瑞克军和拿骚分遣军的情况则不怎么了解。本书非常质疑反法联军中多支军队的忠诚度,因为它们的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臣服于法兰西,士兵们应该会同情拿破仑[7]。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对自己军队的看法是众所周知的。他认为这是自己指挥过的最糟糕的军队[8]。虽然他很可能低估了这支军队的实力,但这支军队成分的确复杂,而且从未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战场上。鉴于不满情绪充斥及作战经验匮乏,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严重怀疑这支人数众多的军队的稳定性和品质。
拿破仑很可能已经知道这一点。下文中会看到,他对战争的谋划正是基于这一点。
本书只需大概说明一下这支杂牌军队的主要指挥官们。奥兰治公爵威廉·亨德里克指挥第一军。他虽然经验丰富,但作为将军从未有过出色的表现。理查德·希尔指挥第二军。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时,他的功绩就被完全认可。托马斯·皮克顿在任何位置上都精力旺盛,果敢大胆,能力出众,因此盛名在外。很多年轻军官们也战功卓著。
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本人刚过完四十六岁生日,正值人生的黄金期。他虽然从未与拿破仑交过手,但经常打败拿破仑的元帅。他的军旅生涯一直平坦、成功。与法军在战场上作战,他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他是目前这个职位的不二人选。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展现出全方位的能力,尽管他的军事想象力[9]可能不丰富,但在搞清楚形势以后,他可以做出最有利的决定,这一点无人可以匹敌。出于实际考虑,他总是口授决定,从不允许感性左右自己的认知。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迎战还是撤退,他都决策自如。对他来讲,唯一的问题就是在这些情况下,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尽管人们认为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是一个谨慎的军官,但他一次次证明了自己不仅勇敢坚定,而且不管面临何种危机,都能大胆冷静、敢于冒险。他完美地掌控着自己的军队。他出众的能力、极高的声望与社会地位得到了英军及英王直辖德意志军团的军官们的认同,这一点令人振奋。他的确完全掌控着这些军队。他曾长期与西班牙友军[10]打交道,从而养成了管理混合军队的特殊能力。而现在他要指挥的正是这样一支军队。
三支军队在内部管理方式上存在不同,这令人好奇。上文提到,拿破仑希望高级军官们配合。《拿破仑信函集》中有很多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期间写给元帅们的机密性长信,信中解释了当时的形势并大体说明了自己的作战意图。信中不仅有下达给元帅们的命令,而且给予他们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指导性建议。本书应该能看到,《拿破仑信函集》中的书信样本非常完好。多年来,拿破仑一直习惯于谋划复杂的作战行动,而他的军官们能否主动、聪明地领会到他的主要目标和意图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这些煞费苦心的书信没有采用军事命令的形式。写信人很明显只是告诉对方自己获知的全部信息并且准确地告诉对方作战目标。
英军则完全不同。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要求的是服从而非合作。他需要的是绝对服从。与拿破仑相比,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军队规模较小,他更简单的指挥方式更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拿破仑和老部下们在意大利和埃及就开始并肩作战,他们之间一直是这种合作关系,但英军中从未存在过这种关系。
普军的管理模式又与英军、法军不同。卡尔·弗赖赫尔·冯·穆费林是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指挥部的普军使者,他说:“我发现,与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相比,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对军队的掌控更有力。按照英军的管理模式,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有权撤换任何军官并将其遣返回英国。所有军官——不管是军长还是旅长——只要不听指挥,就不得出现在作战队伍中。这支军队没有批评或者左右统帅意见的传统。将士们严格遵守纪律,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权责所在。在决策方面,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迅速、果断。”[11]
卡尔·弗赖赫尔·冯·穆费林发现,普军的情况与英军不同[12]。普军统帅有时似乎不得不接受建议,甚至被公开批评。或许因为普军常常以军为单位,军长和其他所有高级官员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所以英军中更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并不适用于普军。然而,不管原因是什么,在19世纪早期,这似乎就是事实。
上文提到,第一代埃尔斯米尔伯爵弗朗西斯·埃杰顿依据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信息,对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部分军队做了重要的评估。第一代埃尔斯米尔伯爵弗朗西斯·埃杰顿提到,在滑铁卢作战的英军和德意志军步兵共约三万人[13]。
正是这支军队承受着整个战役的炮火。请记住,这支军队中亲历过战争的人不超过六千或七千。很大程度上讲,英军步兵和德意志军步兵分成了两个营。所以本书不得不认为,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如果进攻法军,就会发现这一劣势。同样,如果普军继续坚守利尼,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就会在1815年6月17日离开夸特布拉斯进攻法军。如果他带入法兰西南部的军队可以由自己自行支配,那么他会在1815年6月18日于滑铁卢进攻法军。为了抗击法军,英军的新兵需要具备伊比利亚半岛上那些老兵那样的战斗力。不过,在实战中练兵可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滑铁卢漫长的一天中,一旦战场发生紧急情况,而且一旦各部就位,面临法军炮火和骑兵冲锋时,他们就不能退缩。
【注释】
[1]查拉斯中校:《1815年战役史:滑铁卢》,莱比锡,布洛克豪斯出版社,第1卷,第81页,第82页;第2卷,第202页;注释G。注释G表明,瓦格纳给出的炮兵人数过少。——原注
[2]这里针对普军的看法出自查拉斯中校《1815年战役史:滑铁卢》第1卷第89页。然而,《陆军元帅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传》的作者冯·汉斯·德尔布鲁克说,多数部队都缺乏经验,而且一些部队缺乏热情。冯·汉斯·德尔布鲁克:《陆军元帅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传》,柏林,1880年,第4卷,第381页,第382页。对比威廉·西博恩上尉所著《1815年战役史:法兰西战役和比利时战役》(伦敦,T.&W.布恩出版社,1844年)第1卷第302页、第303页。——原注
[3]例如在滑铁卢战役中,奥兰治公爵威廉·亨德里克的第一军驻扎在战线的两端。——原注
[4]这些数据来自威廉·西博恩上尉。——原注
[5]包括共四千三百人的拿骚分遣军。——原注
[6]严格意义上该这样称呼。——原注
[7]卡尔·弗赖赫尔·冯·穆费林:《人生往事:1813年和1814年战役回忆》,伦敦,理查德· 宾利出版社,1853年,第204页,第223页。——原注
[8]1815年5月8日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给斯图尔特中将的信及1815年6月25日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给巴瑟斯特伯爵的信。约翰·戈武德:《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急报集》,伦敦,约翰·默里出版社,1838年,第12卷,第358页,第509页。——原注
[9]如果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词来描述的话。——原注
[10]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曾在伊比利亚半岛与西班牙友军联合作战,共同反抗拿破仑及其家族——波拿巴家族的统治。
[11]卡尔·弗赖赫尔·冯·穆费林:《人生往事:1813年和1814年战役回忆》,伦敦,理查德·宾利出版社,1853年,213页,第214页。——原注
[12]卡尔·弗赖赫尔·冯·穆费林:《人生往事:1813年和1814年战役回忆》,伦敦,理查德·宾利出版社,1853年,第15页到第18页,第83页,第304页,第311页;第五任斯坦诺普伯爵菲利普·亨利:《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谈话录》,纽约,朗文格林出版社,1886年,第110页。利尼战役后那天晚上进行了大讨论,当时,“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和卡尔·冯·格罗尔曼坚持与英军保持联系”,而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不同意这样做。——原注
[13]第一任埃尔斯米尔伯爵弗朗西斯·埃杰顿:《历史、档案、地理和工程集》,伦敦,约翰·默里出版社,1858年,第299页。——原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