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是什么呢?最直观来看,我们的教育首先是面向每一个各具特色的鲜活的个体。教育在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更需要着眼于个体,立足每一名孩子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教育的成效往往是在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中得以彰显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关注。人说通情达理,我们的教育要实现理想的效果,离不开与学生的共鸣共情,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更要关注个体,对每一名学生而言,“走心”的教育实践,是以灵魂感染灵魂的触动,更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特点的匠心锻造。
【关键词】尊重个性 立德树人
从宏观上,我们的教育讲究“立德树人”,即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的人才;从微观上,则是对具体的生命的塑造。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我们可以寻求共同的教育规律,而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遵循。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现实中学生个体的多样性,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必然是多元、建设性、创新的。
首先,教育的多元化理念基于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轨迹、成长阶段都不同,性格和气质特点自然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成长阶段的学生,气质类型也难免千差万别。如果教育只考虑共性,而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那么难免会使教育的效果打折。因此,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是多元的,体现在学生发展目标的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
其次,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建设性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的有意义建构。”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应该本着激发每一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则,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建构。这种建设性的教育避免盲从和跟风,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
再次,创新思维助力教育适应每一名学生。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怎样才能得法呢?这无外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依据具体问题创新具体教育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必然是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案,创新教育模式,以期更好地发挥所长,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内生动力。
唯有因材施教,立足总体,注重个体,以多元化思维、发展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真正为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提供适合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育,立足学生的多元化特点,推进教育的多元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是进行差异化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特点和自身发展程度,设置教学目标,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基础,确立发展的具体目标,本着“一生一策”的原则,帮助学生在个性化目标的基础上订立具体的学习计划,并根据学生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反馈,适时调整策略,以达成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重视差异,重视动态调控,多元引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二是借助小组合作方式促进学生个体的多元融合。在探究合作中,立足个性,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影响力,彰显个性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多元合作。
三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促进教育适应每一名学生。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鼓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和自我成长。
具体而言,建设性原则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教育者的情感影响力,建立师生交往的情感桥梁,提升教育的渗透力、感染力。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同样的话不同的教师说,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在排除表达方式差异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情感沟通效果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情感沟通不畅,教育的效果也难免会打折扣。
二是通过建构个性化的学习报告、建设性的反馈,促进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名个性化的个体,提升整体的教育品质。
建设性原则与发展性原则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创新性理念的应用则是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同一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变化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地生成符合“此情此境”“当时当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策略。(www.xing528.com)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有利于落实培育核心素养,推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青少年是人的一生启蒙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元化、建设性、创新性的教育应用,学生能够逐步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并在客观、具体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自觉提升自我能力,获得成长进步。
实践证明,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和多元合作探究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取长补短,真正实现合作发展。
思想政治教学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哲学,从中华民族精神到社会生存、社会意识……我们都可以借助“四史”教育进行个性化的有力诠释。
以《弘扬和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为例,今天我们衣食无忧,很多孩子都认为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了。对此,我们在实践中结合时事政治热点,对思想政治课程的个性化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借助“四史”教育,引导学生以史为证,认识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们在艰苦奋斗中辛勤创造的。没有他们在革命年代、改革时期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衣食无忧。正是在这种艰苦奋斗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我们才逐渐摆脱积贫积弱,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并将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中共同逐步迈向“强起来”。没有当初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物质丰富;没有对历史的优秀传承,就无法更好地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回顾我们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和人民无不在茕茕孑立中以艰苦奋斗精神披荆斩棘,开辟前路。立足当下,我们的物质条件虽不再艰苦,但并非意味着我们需要放弃艰苦奋斗,因为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良好的精神品质,更是一种守正创新的力量。曾经的艰苦奋斗为我们今天的丰富物质生活奠定了基础,也必将为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注入源源动力。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有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艰苦奋斗不仅适用于艰苦的环境,时至今日,同样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广大人民衣食无忧,但立足新时代,仍旧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破解新难题、应对新挑战都需要发挥艰苦奋斗精神。
其次,在“四史”教育基础上开展现实分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思潮扑面而来,这其中享乐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也纷至沓来。作为未成年人,自身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难免会受到种种不良思潮的影响,甚至造成价值观的扭曲。这就使得正处在百年之未曾有的大发展、大变革之中的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抵御和防范外来风险。司马光也曾讲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较之以往极大丰富,但一旦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贪图安逸和享受,甚至形成奢靡之风、享乐之风,自然就会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今天虽衣食无忧,但也应居安思危,学习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拒腐防变防范风险的能力。
再次,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逐渐脱贫致富、衣食无忧,朝着共同富裕迈进,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质量和效益尚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等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发展后劲还需要不断增强,发展的持续动力还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增强发展后劲,增进发展动力,都离不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与此同时,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衣食无忧,更多的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各方面需要的层次不断提升。从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从物质需要到精神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虽然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旧凸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群体之间、领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人民更高层次的美好需要之间的矛盾广泛存在。立足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离不开艰苦奋斗。
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发认识到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各种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党和人民对发展问题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虽然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但我们发现,发展不单单是经济的增长、物质的丰富,更需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今天,我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共同面临着发展瓶颈问题。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呼之欲出,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
此外,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际上就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中华传统美德。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改革时期,抑或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都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特别是青少年,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诱惑,要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耐得住寂寞。
学习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助于我们养成坚定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抗挫能力,不断增强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保持艰苦奋斗精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化解风险,应对危机。
曾经,在艰苦环境下,我们深知需要克服困难、突出重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衣食无忧了,往往会忽略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朱子家训》中曾谈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看似不起眼的物质资源背后凝结着不知多少人的心血和艰辛付出。物质条件再优渥,我们都要学会珍惜,艰苦奋斗时至今日已不仅仅是一种被迫选择,更是一种强大、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因此,它从来都不会过时,只会在时间的见证下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结合“四史”教育,古为今用,延伸教材知识,使学生意识到今天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在“四史”教育的基础上关心时事政治。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身处百年之未曾有大变局,立足国内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的全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逐步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
教无定法。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以“走心”的方法、“育心”的策略,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新思路,才能实现人人成长、人人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