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是否有效,取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原则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设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七个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以及所处的内外环境等实际情况,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全局性原则。
要从单位的整体利益出发,着眼于全局,注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严密性与协调性。首先应明确承担财务指标的单位和个人,确立会计责任中心和责任人,然后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并按照履行财务会计责任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考核奖惩,以保证会计内控目标的实现。
(三)相互牵制原则。
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经过互相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四)协调配合原则。(www.xing528.com)
涉及内部会计控制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减少矛盾和消耗,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在保证会计控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完成各项经营任务。
(五)及时性、动态和适时管理的原则。
设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能为决策者及时提供动态、适时的管理信息,并在控制结果出现偏差时,能够及时反馈信息,纠正偏差,预测未来,使控制措施针对未来变化。
(六)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既要做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财务目标实现,又要保证其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应在满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更简洁明了,更具操作性,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
(七)岗位责任原则。
内部控制的设立与管理模式紧密相连,企业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工作岗位,并赋予其责、权、利。规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责任和权力是岗位责任制原则中的关键因素,有什么样的岗位责任,就要赋予此岗位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权力,切忌出现岗位责任不明确,权力不清楚的现象。岗位责任主要解决的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执行岗位和审核岗位的分离,保管岗位和记账岗位的分离等。通过不相容职务的划分,各部门和各人员之间的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另外,必须注意让员工懂的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即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还要让员工明白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的重要性。
建立和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起到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要起到事前预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后及时发现工作漏洞的作用;要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安全简便、业务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烦琐;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