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上一般将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爵士歌王》的出品,作为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在此之前的电影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伟大的哑巴”,人们为了弥补电影没有声音的缺憾,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比如放映影片时在现场进行配音,或者在现场进行音乐伴奏。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也有学者认为“无声的电影从来没有存在过”,这一观点的表达是否准确,是值得商榷的,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声音之于电影的重要性。
对影视中声音的分类,最常见的是三分法,这是按声源的特点进行划分的,即人声、音乐和音响;我们也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类,即画内音和画外音,这是按声音和画面的关系进行划分的。
(一)三分法
三分法按声源的特点,将影视中的声音分为人声、音响和音乐这三类,这也是影视理论中对声音最常见的一种分法。
1.人声
影视中的人声主要是指以语言为载体的口语,它包含人物的对白、独白以及画面的解说和配音等。
影视中的人声,首先表现为语言。语言不仅传递信息,同时也是镜头建构的重要元素。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女人,四十》中,主人公阿娥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说超市的丝苗米大减价,叫她去买。阿娥一边办公,一边在电话中态度十分坚决地回复说:“你想得美,我忙得喘不过气了,你还叫我去买米?”接着,她又有些生气地说:“这次死也不买!不买!”然后,她挂了电话。但是紧接的画面却是她拎着两袋大米回家的镜头。影片正是在这种语言与画面的反差间,将世俗的诙谐和辛酸有机地交融,同时也凸显出了这位中年妇女的勤俭持家、贤惠能干,以及她的“刀子嘴豆腐心”等人物特性。
此外,人声如果刨去其语言功能,其实它还包含有音响的作用,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影片中人物的讲话声,判断其所处的环境,比如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其所处空间是局促的还是空旷的。电影《公民凯恩》中,凯恩和他的妻子住在宫殿式的别墅里,观众可以通过他们在大厅中对话时发出的声音,感受到大厅的空荡。人声在这里不仅建构出了空间环境,而且其中还隐喻着凯恩的失落与孤独。此外,在影视作品中,人声的音色、音高、音调等因素也会对镜头的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
2.音乐
影视中的音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等,它主要的功能是表达情感、渲染气氛以及创造意境。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音乐介入影视作品的方式,将其分为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
有源音乐是指画面内有声源出现的音乐,比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蒙冤入狱的安迪偶然翻到了一张莫扎特的旧唱片,在监狱中压抑已久的他,不顾一切地打开了扬声器。莫扎特的音乐在整个肖申克监狱上空回荡,犯人们停止了手中的工作,仰望着天空,沐浴在圣洁的音乐之中。这段象征希望和自由的音乐,就是通过有源音乐的方式进行表现的。无源音乐是指画面内没有声源出现的音乐,在《城南旧事》的结尾,英子的爸爸去世,她要和宋妈分别。画面中车子在崎岖的小路上渐行渐远,与之相伴的主题音乐《送别》将离愁的气氛充分渲染,并将影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段音乐是用画外音的方式来表现的,属于无源音乐,这在电影中十分常见,它主要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
3.音响(www.xing528.com)
影视音响也称环境音,它是影视中除语言和音乐之外,所有声音的总称。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音响,因此影视通过环境音的塑造,可以为观众营造出更为逼真的现场感。丹麦导演拉尔斯·冯·特里厄的作品《黑暗中的舞者》中,主人公塞尔玛患有眼疾,她主要依靠声音感受世界。影片的结尾塞尔玛将被处以绞刑,在她从牢房走向刑场的过程中,影片用脚步声、狱门开关的撞击声等环境音响,不仅营造出了监狱的空间环境,而且还将这种环境与画面的语境充分地融合,形成了令人窒息的压抑感。这声音中传递出了主人公面对死亡时的那份绝望,使观众感受到了一种恐惧和残酷。当然除了这种用来建构空间环境的写实性音响外,还有写意性音响,比如有的影片为了表现人物内心的紧张,通过加大响度的方式将心跳或喘息声进行夸张。这种响度远远地超出了写实的范围,它主要是用来强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图,以丰富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二分法
二分法是通过声画之间的关系对声音进行划分的。这种划分主要强调声音对镜头空间的建构作用,这是声音张力之所在。
1.画内音
画内音是指影片的画面中能看到声源的声音。这里的声音只是作为一个与画面对立的概念,它并不特指某一类声音,比如人声、音响和音乐,它们既可以作为画内音,也可以作为画外音。作为画内音,各类声音对镜头空间的建构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影片中人在沙地、泥地或者雪地里走路所发出的音响是不同的,如果声源发出的声音与画面中的内容不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观众就会觉得镜头的内容不真实,此时音响实际上就参与了镜头空间的建构。
这里我们需要指出关于“画面中心论”的片面性,画面中心论者认为,画面是建构镜头空间的重点,音响对于画面只起到辅助的作用,这种“重画面,轻声音”的观点,并没有认识到影视艺术的本质。影视是视听的艺术,镜头的本质特性是视听的统一。视与听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的,它们对于镜头的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不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
同期声是录音的一种工艺,也是画内音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同期声是在影视拍摄现场直接完成对声音的采集,而不是通过后期在录音棚里,以配音、拟音等方式来完成的。因为同期声和现场拍摄是同步完成的,所以人和物在各种环境中所发出的声音和画面都是相互对应的,这使得影片的音效具有现场感,且带有纪实性。影片中应用同期声可以形成一种纪实的风格,因此同期声在新闻类或纪实类影片中被广泛使用。此外,同期声与画面之间的对应主要表现为,它的画面中声音产生的环境和距离,与画面的内容和景别等都应该是相互对应的。
2.画外音
画外音是指影片中的声音,其声源不在画面里。也就是说,观众听到的声音不是他画面中看到的人或物直接发出的,比如电影中“闻其声不见其人”,就是一种画外音的表现方式。画外音可以作为镜头建构的元素,也可以作为镜头表现的辅助元素。
(1)画外音作为镜头建构的元素。《巴顿将军》的开场要表现一个战前演讲的大场面,表现大场面比较普遍也较为简单的处理方式是采用大全景俯拍,让观众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但是该片没有采用那种常规的“直接”表现法,而是独辟蹊径采用了一种“间接”的表现方式。在这场戏中,观众看到的只有校军场讲台上巴顿的画面,画面外是士兵们喧闹的杂音,但是随着一声“立正”的口令,喧哗声戛然而止。影片中虽然没有士兵们集结的正面镜头,但是通过画外音建构出的画外空间,使观众通过听觉感受到了一个“看不见”的空间。观众通过嘈杂的环境音响,根据日常经验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演讲场面之壮观。
(2)画外音作为镜头的辅助元素。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声音在此情况下,只是通过纯粹的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传递。它只能对镜头起辅助或者修饰作用,并不对镜头空间的建构起到作用,所以不属于视听艺术中“听”的本体。如果影片的叙述,仅表现为画外音的讲述,这不能真正体现出作品的审美。用画外音进行讲述依靠的是语言,是抽象符号的审美,而非视听本身的审美。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影片中文字过多地介入,导致的后果必然是作为影像审美特质的视听元素成为了抽象文本的附庸,这无疑是影视作品的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