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影视特性:视听言说的存在性研究

媒介影视特性:视听言说的存在性研究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现场感的差异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现场感也是影视的重要特性之一,比如影视中播放的内容,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它与我们当下的环境并不处在同一个时空,但是我们却会和影片或节目中的人同悲同喜,这就是影视的现场感带给人们的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图片虽然只是截取了现实世界的瞬间光影,但其形象性和现场感,较之文字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时间得以延展,以便更好地为受众营造现场感。

媒介影视特性:视听言说的存在性研究

对于影视,我们通常会有这样两个层面的理解:其一是作为媒介的影视,它们是大众传播的工具;其二是作为艺术的影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影视作品。我们认为,在艺术层面,影视的“言说”方式几乎相同。电影电视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媒介层面,那么作为媒介的影视,其差异何在?

(一)物质基础的差异

从影视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影和电视技术最初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的,这一物质基础决定了它们作为不同的媒介而存在。众所周知,早期,电影的保存介质是胶片,而电视的保存介质是磁带。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磁带录像机的普及,出现了将胶片图像转换为录像磁带的“胶转磁”技术,所以将影片转为录像带供家庭使用也成为了电影业的一种发行方式。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和电视在技术上的差异正变得越来越小。尤其到了数字时代,影视在存储介质上出现趋同之势。

(二)观看环境的差异

电影和电视观影(收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电影的经典观影环境是影院,尽管此后电视后来居上,异军突起,甚至导致了电影行业的一时萧条,但是在影院中观影的这一方式并未被人们完全抛弃。尤其是近些年来,电影行业再度崛起,人们又重新走进了影院。从硬件技术上看,影院拥有超大的银幕、清晰的画面、震撼的音响效果。还有近年来流行的3D电影、IMAX电影等形式,都能给观影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与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进入影院观影还有一种仪式感,这也是人们走进影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比较电影和电视的艺术性时,有的人会认为,电影比电视更具艺术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电影的这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间离了人们的日常环境,为“静观”作品营造了氛围,而“静观”正是我们欣赏事物的前提。与之不同,观看电视的环境主要是日常的环境,比如在家中观看电视,我们观看的空间是私人的,我们在观看时的状态也是随意和自由的,因此在仪式感上它显然要弱于电影。

(三)现场感的差异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现场感也是影视的重要特性之一,比如影视中播放的内容,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它与我们当下的环境并不处在同一个时空,但是我们却会和影片或节目中的人同悲同喜,这就是影视的现场感带给人们的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应该说建构现场感是所有媒介追求的目标,一种新兴媒介的出现,与其说是一次传播方式的革命,还不如说是一场对“现场感”新体验的革命。什么是“现场感”?报纸也好,广播也罢,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那么为什么影视给人带来的体验,较之报纸、广播会更具有“现场感”呢?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大众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就是通过媒介在体验“拟态”的生活,媒介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场”,大众对这个“场”的认同程度越高,就越有“现场感”。人要想进入媒介营造的这个“场”中,其前提是要与媒介建立“语言”。此“语言”之所指,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言语”。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既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客观思维”。

把“语言”看作是“客观思维”,其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语言”是一种思维的理性表达,也是我们对生存环境的领会方式;第二,它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是以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共同认识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我们具有共同的意义区间。因此,在这个意义区间里,我们的“能指”和“所指”是确定的。

按照语言学家的划分,他们把人试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叫“能指”,而“语言”实际传达出来的东西叫“所指”。比如我们使用汉语,也就意味着我们共同进入了汉语这一语境,在这个语境中,比如我们对“石头”这一事物形成了一种认同,此时我们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确定的。现实当中尽管有无数种石头的样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思维中“所指”的“石头”,因为观念之“石头”是作为物质之“石头”的前提,它具有确定性和客观性

我们能够“读懂”报纸、广播、电视,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读懂”它们的“语言”。报纸运用的语言是“文字”,它通过文字符号和日常经验建构“现场”;广播运用的语言是“听觉”,它通过人的听觉经验建构“现场”;影视运用的语言是“视听”,它通过人的视觉和听觉经验建构“现场”。媒介与我们的感官关联度越多,其营造的现场感就越强。现实的世界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直接感触到的。“拟态世界”是媒介为我们营造的,所谓拟态就必定会有虚拟和想象的成分,只是这种虚拟和想象并非天马行空,而是依据媒介的语言。所以一种媒介语言给人的感官体验越多,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少;想象的空间越少,它所建构的拟态世界与现实世界就越接近;与现实世界越接近,媒介所营造的拟态世界的“现场感”就越强。

1.影视与报纸、广播、网络建构的拟态世界之差异

大众媒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扩大了人类的认知范围和视野,是我们认识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而且大众媒介本身也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大众通过媒介获取信息,人的生活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媒介化的生活”。我们生活在拟态世界中,这个世界是由媒介为我们建构的,媒介化生活是虚拟的,但是它却是现代人生活的真实状态。(www.xing528.com)

(1)报纸建构的拟态世界

报纸是通过文字进行传播的,它所建构的是观念的世界。文字需要凭借人们自身的日常经验,并且通过想象力,最终才能达到建构形象的目的。文字跟我们感官的接触是间接的,因此报纸所营造的拟态世界也是间接和模糊的。文字带给受众的想象空间很大,所以,报纸所建构的拟态世界,它的现场感是不强的。

在报纸中加入图片,是提升其现场感非常有效的途径。图片的大量应用已是当今报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在报纸中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图片不再是报纸版面上的点缀和装饰,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闻报道的形式——图片报道。图片建构拟态世界的方式是视觉语言,不过它的视觉语言是静态的、平面的。图片虽然只是截取了现实世界的瞬间光影,但其形象性和现场感,较之文字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过图片在构建拟态世界上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只是截取了现实生活的瞬间,在时间上缺乏延展性。报纸通过图片传播时,往往会采用系列的图片,或者配上一定的文字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时间得以延展,以便更好地为受众营造现场感。

(2)广播建构的拟态世界

广播建构的是声音的世界,所以其拟态世界的建构是建立在听觉基础之上的。广播传播的声音与我们的听觉体验相关联,因此与文字传播相比,广播在现场感的营造上更具优势。广播的声音分为:人声、音响和音乐。但实际上,能为我们建构拟态世界的只有音响。首先,人声指的是广播中的语言,比如节目中的对话、内心独白和解说词等,它们无非是文字的言语化,因此它们给予受众的仍然是观念的符号。其次,音乐是一种独立艺术类型,它本质上是不能建构拟态世界的。如果我们说一部广播剧中,音乐参与了拟态世界的建构,那么此时音乐其实已经“降格”为一种事物存在的信号了,抑或说它已经变成了一种音响。音乐之为音乐,在于它是作为“声音本身”而存在的。听音乐时,我们不仅听到了声音,而且听到了“听”之本身。

建构拟态世界的声音是一种工具,也是代表别的事物存在的信号。所以当人声、音响和音乐一旦参与拟态世界的建构时,它们都只是一种“音响”而已,此时的声音作为工具而存在。其一,人声作为工具而存在。比如当我们打电话时,可以凭借声音判断出是某人,此时人声是我们对“那一个”特定之人判断的工具。其二,音响作为工具而存在。我们可以凭听觉经验,判断是汽车还是自行车从我们身旁经过,此时的声音就是我们判断汽车或自行车的工具。其三,音乐作为工具而存在。当我们听乐队演奏,如果听出的只是某种乐器的演奏,这时我们并没有进入音乐本身,此时的音乐只是我们判断某种乐器的工具,确切地说,此时我们听到的不是音乐,而是音响。

(3)影视建构的拟态世界

在现场感的营造上,广播优于报纸,因为声音语言营造的拟态世界与我们的听觉是直接关联的。而与“声音语言”相比,影视的“视听语言”显然更加容易让人“读懂”。我们都说影视是老少咸宜的,这也就意味着,影视较之报纸、广播等媒介,其营造的这个“场”的门槛更低,受众也更加容易进入影视所建构的世界。

我们说影视具有现场感,实际上指的是其建构的拟态世界,更接近我们的经验世界。一种媒介对人的感官刺激越多,它就越能给人逼真之感。借用佛教中“六根”的语言,人认识外界的六个门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眼可以见,耳可以听,鼻可以嗅,舌可以尝,身可以触,意可以想象和思维。电视主要凭借视觉、声音、文字这三种语言,来对拟态世界进行建构,也就是说,它动用了我们“六根”中的“眼”“耳”“意”。而报纸主要动用了“意”,广播主要动用了“耳”,相比之下,影视引发的感官更为多元,因而其建构的拟态世界也就更具现场感。

(4)网络建构的拟态世界

电视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这两大传播特性,被网络媒体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网络媒体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自主性和随时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而且这种传播的发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目前迅猛发展起来的网络直播,它将我们琐碎的生活都作为内容进行实时传播。我们的生活被大量的视频信息包围,观看大量的视频信息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日常的生活流被转化成大量的视频信息,从现场感上看,它的确要强于电视。但是如此海量的视频将会造成视频信息的泛滥和网络资源的浪费,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电影传播与电视传播的现场感比较

影视与报纸和广播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们都能够营造逼真的现场感。那么电影与电视之间的现场感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电影和电视都具有二重性,它们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媒介。影视中有些类型的作品,我们可以将它归为艺术作品,如纪录片故事片和动画片。这些类型的作品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它们除了在观影环境、清晰度等技术指标上存在差别外,在营造现场感上并无本质的区别。这也就是说,从艺术作品层面上看,电影和电视在营造现场感上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电视还有即时传播和互动传播的功能,由此衍生出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比如现场直播,这些是电影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从大众传播媒介的层面看,电视是融合了电影和广播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另外,电影和电视表现出的时态也是不同的。电影的内容之于观众,其时态是“过去时”或者是“将来时”;而电视的内容之于观众,其时态是“现在时”。当人们观看电影时,观看者明白其观看的内容是“非实时”的,即其观看的时间和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不一致的;但受众在观看一场电视直播时,观看者会认为其观看的内容是“实时”的,即其观看时间和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一致的(即使电视直播会有一定的延时,观看者也会认为是实时的)。正因为电视传播的即时性,才使得其节目的互动更具现场感,这是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所不具备的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