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听的言说:探究影视艺术之审美内涵

视听的言说:探究影视艺术之审美内涵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对此人来说显然不再具有意义。它的意思是说,对死亡的领会,是艺术作品基本的存在语境,这种语境同时也是艺术作品内在视域生成的基础。人对内在视域的“看”,实际上是对内在视域中意境的“看”,这里的“看”并非指视觉意义上的看,而是指一种生存的体验。我们常说的艺术享受,指的就是人对这种生存体验的“看”,即对生存体验的自我观照。

视听的言说:探究影视艺术之审美内涵

人对生存的领会,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对死亡的领会。我们常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因为有了理性,人类才成为了万物之灵;因为有了理性,人类才变得高贵。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对人类理性的高度颂扬。知识是理性的产物,我们坚信理性拥有无所不能的力量,我们坚信可以用科学对一切自然进行改造,我们坚信人定胜天。我们头戴理性的光环,在与自然打交道中,找到了征服它的信心和希望。然而,一切理性的法则,一旦面对虚无,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比如,某人经过缜密的思考,对自己的人生有了非常理性的规划,然而正当这个人准备实施这个人生规划时,他不幸离世。此时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对此人来说显然不再具有意义。正是由于死亡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人有了畏惧、焦虑和烦恼,不过这也正是艺术作品生成之根本。我们说艺术作品是对死亡的领会,并非是说艺术作品都是直接去表现死亡的。它的意思是说,对死亡的领会,是艺术作品基本的存在语境,这种语境同时也是艺术作品内在视域生成的基础。

如果我们把人之存在比作一幅画,那么死亡就是这幅画的底色,画中景物的显现,无不以这个底色作为基础。人在生存的过程中,时间的流逝常常会触动我们的情感,就像孔子见到一去不复返的河水,就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这种感叹看似是对时间的感叹,但其本质是人在感叹自我生命向死亡的接近。试想,时间的流逝如果没有死亡作为前提,那么这种流逝又怎能触动人的情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些诗歌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人在时间的流逝中,领会到了死亡以及生存的语境,正是由于这种领会,才触动了人的情感。(www.xing528.com)

人通过艺术作品建构内在视域,审美就是人在内在视域中实现自我观照。人对内在视域的“看”,实际上是对内在视域中意境的“看”,这里的“看”并非指视觉意义上的看,而是指一种生存的体验。我们常说的艺术享受,指的就是人对这种生存体验的“看”,即对生存体验的自我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