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听的言说:影视艺术的视域探究

视听的言说:影视艺术的视域探究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在视域和内在视域,它们构成了一个艺术作品的双重视域。在形式完成性语境下,“作品”完成了向“艺术作品”的转变。“艺术作品”被制作完成,生存之真理也由此呈现。一个艺术作品的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它的双重视域上,同时还体现在与之对应的双重叙述和双重语境上,它们是我们考察艺术作品的不同维度和视角。

视听的言说:影视艺术的视域探究

艺术作品作为“作品”存在,最终要在接受者那里完成闭合,它才能真正得以呈现。接下来我们就从接受者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讨论。首先我们引入“视域”这一个概念。所谓视域,我们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但当它被作为哲学概念运用时,视域即与生理或物理的“看”的范围有关,也与精神层面“观看”的“场”有关。在此意义上,如感知、想象、感受、直观、判断等意识行为,都具有其相应的视域。因此,一个艺术作品在接受者看来,它就有了“外在”和“内在”这两个视域。

外在视域是接受者直接可以感触到的,也是创作者直接给予我们的。作为受众,面对同一件作品,如果排除个人生理上的差异(比如视觉或听觉有障碍者),其感受到的外部视域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一幅画作,其画面所直接呈现给我们的,诸如场景和人物,这些都构成了作品的外部视域;又如一首乐曲,它的节奏、音色等构成了它的外部视域,它们都是受众能够直接感触(听)到的东西。

与外在视域不同,内在视域不能直接被接受者“看”到,它是由接受者自行创造的。我们知道,作品“作品”而存在,在于接受者对生存语境的自行创造,此时接受者才会对“作品”产生美的判断。因此,所谓美,实际上是接受者对其自行创造语境的观看。这种由接受者自行创造的语境,正是作品的内在视域。创作者建构的只是作品的外在视域,内在视域对于他来说,属于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我们假设有这么一名作家,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一部小说,首先他本人理所当然地成了这部作品的第一读者,他会被自己的作品感动。但是作为作家,他的创作并非只是为了感动他自己,作家一定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够感动除了他自己以外的其他读者,不过这一点,作家自己是无法把握的。文学史上一部作品问世之初无人问津,若干年后被人偶然发现,一时洛阳纸贵,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作家创作的用力方向只能体现在对外在视域的建构上,作家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构建外在视域,以期能构建出读者心中的内在视域。当然,作家心中预设的这个内在视域纯属其一厢情愿,因为读者的领会是他无法把握的。作家自己或许可以“看”到这个预设的内在视域,至于读者能否“看”到,作家是无能为力的。一部作品,它一旦完成,就已经不再属于作家自己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个人的素养、经历、阅历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作品的领会。因此,作家的成功在于读者能够通过他建构的外在视域,“看”到作品的内在视域。

读者对内在视域的“看”是一种领会,同时它也是作品中不可言说的神秘的东西。我们以李白的《忆秦娥》为例来说明作品中的这个“神秘的东西”。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www.xing528.com)

这首词是写一个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之苦。全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的是春天的夜晚,一名独守空阁的女子被低沉哀婉的箫声惊醒。她凝望高楼外的明月,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心上之人,想起了当年灞陵折柳离别的场景,年复一年,柳色依旧,却始终不见爱人的踪影。下阙写的是秋天的傍晚,女子登高遥望咸阳古道,希望寻到爱人的身影,古道悠悠,心上人却音信全无。她独自站在萧瑟的西风里,唯见眼前如血的残阳和帝王的陵墓。

该词上阙写伤春,下阙写悲秋,以季节的变化来表现时光的流逝,使思妇孤单和凄苦之情跃然于纸上。不过对思妇的描绘,只是作者建构的外在视域,如果这首词只停留于此,那它的境界就还局限于个人的悲戚之中。真正使这首词的境界得以提升的,也就是其内在视域得以呈现的是它的最后一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此句评价极高,他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3]就是这寥寥八字,统摄了全词,它将个人的悲欢和得失,融入到历史的长河之中,使我们进入到了一种苍茫和悲凉的境界,体验到了人生的孤寂和历史的苍茫。这种寂寥和悲凉之感不是外在视域给予的,而是在内在视域中呈现的。

内在视域是人之美感的发生地,接受者对作品内在视域的“看”,最终通过作品获得了一份对自我的观照。人在这种自我观照中,到底“看”到了什么?是生存的真理!因而人的自我观照也是人对生存的领会,人之美感正是源于这种独特的“看”的方式。因此,艺术作品作为“作品”的存在,是在内在视域中发生的。

外在视域和内在视域,它们构成了一个艺术作品的双重视域。外在视域是人们的直观所见,像绘画中的色彩,雕塑中的外观,它们都是作品的现实性叙述,由此也构成了作品题材事实语境。在题材事实语境下,我们从作品中得到的只是信息。我们之所以称之为“作品”,而非“艺术作品”,就是因为在此语境下,我们未有情感体验发生,它还只是停留在“艺术”的门槛外,因此还不能称其为“艺术作品”。

内在视域是人们通过体验的方式所“看”到的,这个“看”当然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不是我们日常意义上“用眼观看”,它是指一种“领会”,像意境(关于其审美内涵将在其他章节中做专门讨论),它就是作品的情感叙述,对应构成了作品“形式完成性语境”。在形式完成性语境下,“作品”完成了向“艺术作品”的转变。“艺术作品”被制作完成,生存之真理也由此呈现。一个艺术作品的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它的双重视域上,同时还体现在与之对应的双重叙述和双重语境上,它们是我们考察艺术作品的不同维度和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