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间,鄞县人全祖望编撰。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双湖即鄞城(今宁波)日、月两湖,日湖早废,月湖今存,位于宁波市海曙区。
清勤县人闻性善、闻性道编。4卷,未见传本。
祠建于宋绍兴六十四年(1144),以祀贺知章及李白,位于今宁波市海曙区柳汀街,今存。
清鄞县人全祖望纂。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馆已废,旧址在月湖竹洲,为宋丞相史浩读书处。
民国陈寥土纂。8卷,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今有民国二十六(1937)铅印本,1册,天一阁有藏。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名东津禅院,后改名为棲心寺、崇寿山寺、补陀寺,光绪二十一年(1895)改七塔报恩禅寺。
七塔寺在今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路。
释月西修,张秉全纂。
内部出版印行于1994年8月。16开本,仿古直排繁体版式,187页(折页),每页2X11行,每行25字,约10万字,线装上下2册,印数、定价未标。
卷首为照片题词插页、序、凡例,收彩色照片8幅,题词有民国寺志书名题鉴沙孟海、释明扬(时任天童寺方丈)、释真禅等,五百罗汉石刻拓本1幅,序兼收民国寺志之序,本志序有释妙善(时任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释月西、苏渊雷。正文分图记等专志8卷,末为跋,跋一李佩秋,跋二葛夷之,跋三张秉全。上限溯寺之肇始,下限至1994年8月。
清董允霦编撰。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者录。
清董秉纯纂。8卷,2册,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本,天一阁有藏。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明鄞县人杨德周编撰。1卷,传本未见,民国《勤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寺在鄞县县城(今宁波市海曙区),建于后周广顺三年(953),旧名报恩院,宋大中祥符三年(1070)改名延庆寺。
明释传灯纂。传本未见,冯贞群1936年《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明释圆复纂。1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纂修者名氏不可考,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未见传本。
汉寿春梅福撰。梅福,《汉书》卷六十七有传。此书久佚,清黄宗羲作《四明山志》、全祖望撰《句余土音》均引此记。清徐时栋《四明六志校勘记》云:“此书当尚在《道藏》之中,二先生尝读《道藏》,故能引之如此,而余则未之见也。”四明山在今余姚市南,界鄞县、奉化市、嵊州市和上虞县。
晋广川人木华撰。清徐时栋《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九云,宋僧赞宁所作《笋谱》,首引木元虚此书。木华,字元虚。
晋木华著,1卷,有近人黄宗正抄本,1册,余姚市文保所藏。尚有浙江古籍版《黄宗羲全集》第二册铅印本。
撰修人名氏无考。此书见《通志・艺文略》、《宋史・艺文志》、《图史・经籍史》、乾隆《鄞县志》卷二十一著录。乾道《四明图经》及宝庆《四明志》皆征引此记。清徐时栋《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九云:“二志所引二事,皆在汉、晋之后,是子真、元虚二记以外,另有一部《四明山记》盛行,故两家并得征引。而郑仲鱼所见著录之书,亦即是此本耳。”
宋邺县人王应麟撰。有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清徐亮注。此书记四明山景,认为“由鄞小溪而上为东四明,由余姚而上为西四明,由奉化雪窦以人谓之四明山心。”七观者,七述其奇。书首有张慧序。宋刊本未见,天一阁藏有清刻本,1册。
明鄞县人沈明臣撰。1卷,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明鄞县人董大晟撰。此书未见刊本,仅见乾隆《鄞县志》卷二十一著录。
明代人撰,名氏不可考。1卷,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明代人撰,名氏不可考。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清康熙十二年(1673),余姚人黄宗羲纂。9卷,有康熙四十一年(1702)吴门黄氏刊本,尚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张寿铺约园《四明丛书》第四集本。天一阁藏有康熙四十年(1701)刊本,1册,存卷一至卷三,又藏有抄本。现有浙江古籍出版社《黄宗羲全集》第二卷铅印本。
清余姚人黄宗会撰。此书见《藜照庐林氏藏书目录》著录,有刊本。清钱曾《述古堂藏书目》有《四明山游迹录》1卷,未见撰人名氏,或即是书。黄宗会(1618— 1663),黄宗羲弟。
清全祖望编撰。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勤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清张得生撰。1卷,有道光间刊本。见《藜照庐林氏藏书目录》著录。
清慈溪人沈凌颿注。1卷,1册,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九艺文志著录。天一阁有藏。
清陈之纲辑。有道光二年(1822)是亦楼袁氏刊本,通行本有民国张寿铺约园《四明丛书》第四集本。
清镇海人陈景沛撰。4卷,未见传本,光绪《镇海县志》艺文著录。
明临海人朱右撰,见《千顷堂书目》著录,光绪《台州府志》经籍考云:“是书一作《浙四明东湖诸山五记》,见《白云稿》中。自郡城至育王山记一,游天童寺记二,大慈七山记三,过大梅山宿护圣寺记四,访金峨寺泉石轩记五。”《白云稿》见《四库全书》存目,凡五卷。
宋勤县人魏岘撰。宋刊本已佚,四库全书馆浙江吴玉墀家藏抄本著录,现有明崇祯十四年刻本,清咸丰间徐时栋烟屿楼重刊本,尚有同治、光绪及民国张寿铺约园《四明丛书》第三集本、2001年4月当代中国出版社俞福海、方平点校本。南京图书馆有旧抄本。《四库提要》云:“鄞故有它山一水,其始大溪,与江通流。咸潮冲接,耕者弗利。唐太和七年,邑令王元暐始筑堤以捍江潮……宋嘉定间岘言于府,请重修,且董兴作之役,因为是书纪之。上卷杂志源流规制及修造始末,下卷则皆碑记与题咏诗也。”
明鄞县人杨德周编纂。2卷,传本未见,民国《郸县通志》文献志著录云:“上卷详遗德庙祀典,下卷详形胜井堤防浚筑之法”。
明郸县人董应震撰。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郸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清镇海人姚燮纂。此书见冯贞群《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天一阁藏有民国三年(1914)传抄本1册。
明游应乾撰。已佚,见《千顷堂书目》、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著录。
清勤县人周道遵纂。见清《续文献通考》著录。6卷,有道光二十八年(1988)木活字本,复旦大学图书馆、天一阁有藏。通行本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鄞县张寿镭约园《四明丛书》第三集本。
清张绎等编。
见冯贞群《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有咸丰六年(1856)河工局木活字本。
撰人不详。见《藜照庐林氏藏书目录》著录,2卷,1册,有光绪十四年(1888)河工局木活字本。天一阁有藏。
元浦阳人吴莱撰。此书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三、《梦选楼书目》著录。清鄞县人徐时栋《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九云:“此记乃其在庆元游昌国时所作,其文具载《渊颖集》中。吴莱,字立夫,宋濂私谥为渊颖先生。”
宁波市海洋开发办公室编,主编张碧芳,副主编黄源,编写孙海芳、罗飞强、章仲根、陆士明、忻佩忠、何魁荣、吴淼元、许秦岳。
内部出版印行于1994年12月,16开本,双栏版式,88页,约14万字,平装1册,印数、定价未标。
卷首为前言、目录、图,前言亦即编辑说明,收8开黑白宁波市海岛分布图3幅。正文不分卷,以岛列条,共列5000平方米以上岛屿531个,文字内容基本上由岛之长、宽、面积、海岸线长、最高点海拔、隶属、地质构成及植被概况、常住人口、附近海域出产等组成。
本志资料、数字均以1989年海岛综合调查成果为准。
宁波港史编审委员会编,主编郑绍昌,编写姚克章、贺文彬、戴承统、姚孟进、陈德义、吴汉成。
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692页,32开本,55.9万字,印数3350册,平装1册,定价12.05元。
本书作为“中国水运史丛书”之一,卷首为照片插页、丛书总序、出版说明、前言、导论,正文分宁波海上航行的起源和句章古港等3篇16章,末设附录,由宁波港大事记、宁波港口章组成。上限溯发端,下限(大事记)记到1987年底。
甬江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胡允和,编辑裘百芹、吴祖宏,摄影董书庭、郎飞迪、宋兴国。
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发行,16开本,349页,46.7万字,印数未标不详,精装(带护封)1册,定价98元。
卷首照片地图插页、序、凡例、概述、大事记,收彩色照片93幅,彩色8开甬江流域行政区划图、甬江流域水系图、甬江流域工程位置图各1幅。序一钟世杰,序二杨祖格。
正文分流域行政区划等专志20章,末设附录。
上限不拘,下限至1990年,大事记和个别事项延至1995年,志中所用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用其他高程系则作注明。治水人物生不立传,不拘籍贯,凡对域内治水有显著业绩者按所处年代人传。本志中文目录后附有英文目录,最后还附索引以备查考。
宋鄞县人朱翌撰。
5卷,传本未见,《文献通考》、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元柳贯撰。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龙山在勤县。
清鄞县人张恕撰。卷数不详,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清鄞县人张儋元纂。2册,冯贞群《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并载李氏萱荫楼藏有抄本。
明邦县人周嗣升撰。卷数不详,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清镇海人王荣商纂。
4卷,有民国五年(1916)刊本,4册,天一阁、嘉兴图书馆有藏。
《钱湖经纬》编辑委员会编,主编周时奋、钱根福,编辑金儒宗、戴松岳等,制表张志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发行。32开本,118页,8.5万字,印数1万册,平装1册,定价1.55元卷首为序、歌词、引子,邬烈民(时任中共勤县县委书记)作序,歌词《山灵水灵钱湖美——献给东钱湖的歌》金海腾(时任鄞县县长)作。引子题为《水眼山眉盈盈处——向您敞开心扉的东钱湖》。
正文由“钱湖鸟瞰”、“人文荟萃”、“翰墨余香”3部分组成。
东钱湖在鄞县东乡,是浙江第一大淡水湖,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本书资料考订翔实,文风活泼可读。
清勤县人李昌裔纂。3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山旧属鄞县,今属北仑区。
明鄞县人杨明修,释无忧、万怀编。
7卷,嘉靖三十八年(1559)刊本,见《千顷堂书目》、《续通志》等著录。
四库全书馆据两淮冯裕家藏本存目,《四库提要》云:“兹编叙述形胜,缀以艺文,前序无姓名,疑即明所自作,中称撰为七卷,今止两卷,似尚非完帙也。”
寺在鄞县天童镇太白山麓。
明释通布纂。6卷,崇祯六年(1633)刊本。未见传本,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著录。
明僧释白山等纂。5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明黄毓祺纂。10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清闻人介、黄敏奇8卷,刊本未见,见《续文献通考》、《八千卷楼书目》著录。
清鄞县闻性道、释德介纂。10卷,4册,康熙五十一年(1712)刊本,浙江、南京图书馆,天一阁有藏。
清鄞县人仇兆鳌纂。
卷数不详,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民国释莲萍纂。有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本,2册,复旦大学图书馆、天一阁有藏。
天童寺志编纂委员会编,编委主任广修,副主任修祥,委员陈定萼、张才彬、周生望、周冠明。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发行,16开本,竖排版式,611页,64.2万字,印数2000册,精装1册,定价80元。
卷首为题词照片地图插页、序、凡例、大事记,题词一赵朴初,二广修,收彩照49幅,白照2幅,黑白寺之平面图1幅。明暘(时任本山住持)作序。正文分地理等专志10章,末附天童寺山图及编后。
志书上限溯至西晋永康元年(300)寺之开山,下限截止于1994年底,个别重大事件适当后延。
天童寺历史悠久,是中国佛教名寺古刹,也是甬上旅游胜景,蜚声海内外。作为日本曹洞宗祖庭,对日本文化影响尤大,其中“法缘”章记述较详。
明鄞县释圆复纂。
1卷,未见刊本,四库全书馆据两淮冯家裕家藏本存目。《四库提要》云:“圆复,字休元,鄞县人,延寿寺在鄞县南三里,旧号保恩院,宋祥符间改为延寿寺。是书详述知礼禅师本末及宋相曾公亮置庄田旧事,他无所载。”见《续通志》、《续文献通考》著录。
清鄞县人闻性道纂。2卷,刊本今存,见《曾荫楼书目》、《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鄞县东南,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
清鄞县人闻性道纂。卷数不详,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寺在鄞县。
清鄞县人闻性道纂。2卷,刊本今存,见《菅荫楼书目》、《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建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初名功德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名大慈寺。
寺在鄞县东南原下山乡福泉山。
清鄞县人闻性道纂。2卷,见《萱荫楼书目》、《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有刊本。寺在鄞县东南隅,后唐清泰二年(935)建,已废。(www.xing528.com)
清鄞县人闻性道纂。
5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寺在鄞县。
释无住纂。2卷,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1册,天一阁有藏。寺在郭县三茅山(今茅山乡),建于梁乾化二年(912)。
民国二十三年(1934)奉化人吴振藩辑。6卷,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木活字本,天一阁有藏,今有2000年金峨寺重印本。寺在鄞县东南金峨乡金峨山团飘峰。
清徐畹纂。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今有抄本。寺在鄞县西乡,始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初名明初院,明洪武初(1368)改名看经寺。
清释通新撰。
6卷,刊本今存,见《萱荫楼书目》、《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鄞县西南(今龙观乡),建于宋建隆元年(960),初名天井院。
明天台释传灯纂。未见传本。此书见《台州经籍志》、《台州艺文略》著录。阿育王山在今鄞县五乡镇,阿育王寺在此山。
明万历四十年(1612),泰和人郭子章纂修。此书见《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八千卷楼书目》、《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10卷,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一阁藏有万历原刊本。《四库全书》据两淮冯裕家藏本存目。《四库提要》云:“是山志凡分十类,揆其大旨,主于阐释氏之显应,故标兹灵迹,以启彼信心,原不以核订地理、考证古今为事也。”
清乾隆间释啜荃纂。乾隆间刊本。此志附刊于明万历《阿育王山志》后,正志续志合为16卷,浙江图书馆、天一阁有藏。
编辑桑文磁、卢石臣、郑学溥、周振岑、李钦风、李钦泰、史美澍、谢长愚。内部出版印行于1989年5月,16开本,仿古竖排繁体字,每页11行,426页,12万字,印数、定价未标。仿古线装本上下两册一函(裱布函匣)。
卷首照片插页、凡例、缘起、序。收黑白照片32幅(内含唐范的书《常住田碑》、宋苏轼撰并书《宸奎阁碑》、宋张九成书《妙喜泉铭碑》等照片),郑学溥撰“缘起”,苏渊雷作序。正文分地形等专志10门。
志书上限溯至西晋太康三年(282)寺之开山,下限截止1989年。
阿育王寺位于今鄞县五乡镇,历史久远,是我国佛教的名寺古刹,更系庙上游览胜景。
本志印刷装帧仿古,行文也以文言为主,是其特别之处。
明鄞县人朱献臣纂。2卷,徐时栋跋,叶恭绰《遐庵藏书目》有阙名节抄本。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寺在今鄞县西杖锡乡,始建于唐龙纪元年(889),寺已废,寺前刻有汉隶“四明山心”的屏风岩今存。
明鄞县人杨德周纂。1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寺在今鄞县洞桥镇,始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初名天王院,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名天王寺。今存。
清释实振纂。1卷,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鄞县。天一阁藏有冯氏伏附室抄本。
清僧释德介纂。4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寺在鄞县原云洲乡翠岩山麓,始建于唐乾宁元年(894)。
明李桐纂。2卷,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庵在鄞县。始建于唐天复二年(902)。
清曾鲁纂。2卷,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寺在鄞县梅园,始建于唐元和十二年(817),初名孝义院,宋大中祥府六年(1013)改名宝岩寺。
宋余姚令、富阳人谢景初撰已佚,见乾隆《绍兴府志》卷七十七等著录,注云:“姚境多陂湖,民争山泉,乃创立规条,记其高下广狭,启闭晷刻,令各乡遵守。其后王叙、赵子浦等梓之,有盗湖争利者,证《经》乃息,至今不改。”
元鄞县人叶晋辑。已佚,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乾隆《鄞县志》卷二十一著录。雍正《浙江通志》注云:“至元己卯,余姚州判叶恒敬常筑石堤,子晋辑名贤述作以褒扬之,从孙翼刊仃。
明余姚人谢敏行纂。具体编纂年代不详,有明代嘉靖刊本。
苏州图书馆藏有残本(存卷十二至十九),又有清道光六年(1876)年重刊本,南京图书馆有藏。
清谢起龙纂。具体纂修年代不详,见乾隆《绍兴府志》著录,通行本有清宣统二年(1910)余姚谢氏重印本,上海、嘉兴图书馆有藏。
清康熙间余姚知县鹿嗣宗辑。30卷,光绪《余姚县志》卷十七艺文志著录。余姚梨洲文献馆藏有康熙初刊本。
清余姚人俞长明辑。未见传本,仅见乾隆《绍兴府志》著录。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邵廷采纂。12卷,有邵廷采自序,谓有“大传六,小传十七”。清乾隆《余姚志》卷三十五著录。姚江书院创建于明崇祯间,原址在余姚城南,清康熙四卜一年(1702)迁建于余姚县城东南隅,系一纪念王守仁、弘扬“改良知”学说的学术场所。余姚梨洲文献馆藏有康熙初刻本及乾隆重刊本。
清刘福升编撰。不分卷,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2册,余姚市文保所有藏。
民国十五年(1926),余姚县长、会稽人陈国才编。同年刻本,1册,余姚市文保所藏。
1955年余姚梨洲文献馆编。油印本,1册,余姚梨洲文献馆、温州图书馆有藏。
明慈溪人杨江纂。刊本未见,清《四明谈助》、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七艺文著录。慈湖在旧慈溪(今属宁波市江北区)。
明万历间,慈溪人沈涨鹏据官修《鸣鹤杜白官湖纪事》编。清嘉庆十年(1805),王相能增补重刻,题《重清慈溪县鸣鹤乡杜白湖全书》。民国七年(1918),吴锦堂重新排500册,改《重印慈溪县杜白两湖全书》。现存王氏重印本及吴氏重印本。
未详撰人姓名。1卷,有清嘉庆间刊本。杜湖、白洋湖在今慈溪市。
民国慈溪人叶瀚源编,杨振骥续纂。民国六年(1917)铅印,1册,余姚市文保所有藏。
清冯蔚舒、洪昆纂,10卷,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慈溪,建于唐代。天一阁藏有冯氏伏跗室抄本。
五磊讲寺编写组编,徐长源、周乃复主编,编辑陆永生、邬梅。内部出版印行于1996年5月。32开本,竖排版式,133页,约7万字。平装1册,印数定价未标。
卷首为题词照片,题词一释妙善(时任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题词二谢建邦(时任宁波市副市长),题词三崔成信(时任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题词四周竹君(时任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题词五胡永先(原慈溪市市长),题词六唐廷文(时任慈溪市副市长),题词七陈桥驿(时任杭州大学教授),题词八孙道临、王文娟、赵志刚(著名演员)。收黑白照片8幅。正文由胜境等九部分组成。
清余兆濒纂。2卷,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原慈溪(今属宁波江北区),建于唐代。天一阁藏有冯氏伏跑室抄本6册。
民国十年(1921),慈溪人钱三照纂。10卷,附1卷,15册,稿本未刊,今藏天一阁。
寺属原慈溪,今属宁波市江北区。
余如龙、郑彭龄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发行,32开本,65页28万字,印数1万册,平装1册,定价3.5万元。
卷首为彩照插页、收彩照11幅,周时奋作序。正文分概况、寺院部分、大殿特色、寺院展品藏品、山林风景名胜、诗文六部分,末附寺之旅游交通示意图、寺平面图、嘉庆《保国寺志》山图。
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丛书之一,本书既是旅游读物,也可视作保国寺新志。
清释照机编纂,1卷,未见传本,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九艺文志著录。
寺在旧慈溪县。
清释平源编纂。
卷数不详,未见传本,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九艺文志著录。寺在旧慈溪县。
清释宗尚纂。9卷,刊本今存,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旧慈溪(今属余姚),唐乾元元年(758)建。天一阁藏有冯氏伏跗室抄本。
慈溪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主编周乃复,编辑王清毅、韩信波、童银舫,摄影周波、张集成。内部出版印行于1995年3月,32开本,226页,17万字,印数3000册,平装1册,定价8.80元。
卷首题签有朱穆之、钱君甸,继之彩照插页,收照片28幅。正文由论文选刊、民间传说、资料辑存、达蓬概览、活动简报、当代诗选六部分组成。
这是本有关达蓬山的杂志,重在考证徐福东渡与达蓬山的关系。
慈溪市风景旅游局、伏龙山风景区办公室编印,编著严水孚,编辑安云法,绘图严水孚,摄影沈伟民。2001年5月内部出版印行,32开本,44页,约2.5万字,平装1册,印数、定价未标。
卷首为题字、图片、前言,题字者有毛翼虎、郑玉浦、周冠明、曹厚德、俞福海、叶元章、孙群豪、华璐,收彩色照片16幅、彩色位置图1幅。正文分伏龙山、伏龙禅寺、伏龙诗选、伏龙重光4部分。
伏龙山地处杭州湾口南岸,今属慈溪市龙山镇,距宁波市区28公里。
明释履平纂。见《千顷堂书目》、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八千卷楼书目》著录。南京图书馆藏有明刊本。民国张寿镭在《约园杂著》第三编钞本《雪窦寺志略》跋云:“《雪窦寺志略》一卷,乃明弘光乙酉刻本。弘光为福王由崧年号,自南都闻变立迄乙酉五月清兵至金陵去位,才一年耳。斯志虽略,而体例极精。”
清严行恂纂。见《清朝文献通考》、《八千卷楼书目》著录,并题释道岩撰,10卷,5册。有清刊本,南京图书馆、天一阁有藏。
民国雪窦寺编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1册,余姚市文保所藏。
王舜祁、何仁、马树宝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1次出版发行,32开本,154页,11万字,平装1册,印数5000册,定价3.2元。
卷首为照片题词插页、卷首语,收彩色照片18幅,黑白照片2幅,题词先后为贾亦斌、赵朴初、沙孟海、马璧、屈武、郭仲选。正文由名胜处处等7章组成,末为附录。
本书既是本溪口风光名胜古迹的导游读物,亦可视作溪口小志读。
奉化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奉化市风景旅游管理局编,编撰王舜祁、胡元福。内部出版印行于2000年12月。32开本,201页,15万字,平装1册,未标印数,工本价12元。
卷首为照片地图插页及代序《风貌独具的旅游胜地》,收彩色照片21幅,彩色溪口胜景示意图1幅。正文由蒋氏故里溪口镇等6部分组成。
本书是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溪口的游览志。
清戴明琮纂。6卷,1册,刊本今存,见《藜照庐林氏藏书目》、《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奉化,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天一阁藏有原刻本。
清刘鸿声纂,董剑锷订。2卷,刊本未见,今存抄本,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奉化,建于唐咸通五年(864)。
清鄞县人董剑锷撰。卷数不详。未见传本,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南山寺在奉化,志为刘鸿声撰。林氏藜照庐藏有抄本。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释性标纂。12卷,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2册,天一阁藏有原刻本(原为徐时栋所藏)。
寺在奉化福泉山。
民国宁海人千人俊辑。6卷,稿本1册,今藏天一阁,山在奉化。
清释照机纂。1卷,刊本未见,见《宁波府属各县方志目》著录,寺在奉化。天一阁藏有冯氏伏跗室抄本。
明宁海人释音纬纂。7卷,有明刊本,旧临海项氏寒石草堂有藏。寺在宁海,旧名普济寺。
福泉寺、寿宁寺合编,编辑胡声雷,摄影童智明、陈淼川。内部出版印行于1996年1月,32开本,67页,约5万字,平装1册,定价未标。
卷首为题词、福泉寺全景示意图、前言、照片,题词一张位胜(时任中共宁海县委统战部部长),题词二潘忠诚(时任宁海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主任)。
本志为宁海福泉寺、寿宁寺两寺志的合编本,正文不分编次,由形势略考、历史沿革、自然风物、诗词题咏等组成。上限朔两寺之肇始,下限至1995年。
福泉寺、寿宁寺合编,编辑胡声雷,摄影童智明、陈淼川。内部出版印行于1996年1月,32开本,67页,约5万字,平装1册,定价未标。
不著作者名氏。见《千顷堂书目》及《台州经籍志》。未见传本。
象山县地名办公室编,编辑王庆祥、林志龙、孙万立。内部出版印行于1987年5月。16开本,316页,约23万字,印数、定价未标,平装1册。
卷首为地图、前言、照片,收8开黑白象山政区图1幅白照片9幅,正文分群岛(列岛)、岛屿、群礁、礁、滩、岬角、海、海湾、港湾、水道10部分,共收象山县各类海域地名839条,仅岛礁类达608个,岛屿236个(居住岛12个,荒岛224个)、礁372个(明礁180个、干出礁169个、暗礁23个),均为浙江之最。分类编排又以由北至南、由西向东排列,少数按区域排列。地名所标汉语拼音据《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法》拼写,所述与县城距离,均据五万分之一地图两地直线计算。
本志是在1984年5月至1985年12月沿海岛礁地名普查成果基础上编纂的。
清释续宗纂修。卷数不详,黄宗羲作序。刊本未见,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九艺文志著录。寺在原慈溪,今属镇海区,已废,遗址在镇海区河头乡,尚有“掬水闻香”残碑存河头乡横溪村溪畔。
清镇海人谢泰定撰。传本未见,乾隆《镇海县志》艺文著录。
蛟川是镇海之古称。
清镇海人张懋建编撰。4卷,传本未见,《蛟川诗话》、乾隆《镇候涛山在镇海,即今之招宝山。
清鄞县人闻性道撰。
卷数不详,传本未见,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著录。
清陈景沛纂。周道遂修校。道光刊本,2卷,浙江图书馆、天一阁有藏,又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天一阁有藏。招宝山在今镇海区城关。
清张宗禄纂,张统镐续纂。稿本未刊,稿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
清湖在原镇海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