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国王命令工匠打造一顶金冠。在金冠造好之后,国王担心工匠偷工减料,因此想要检验金冠的纯度。在当时,还没有那么多先进的仪器可以使用,为此国王就把这个问题交给了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意识到,要想检测出金冠的纯度,就要知道金冠的重量和体积,从而测算出金冠的密度是否是黄金的密度。测量金冠的重量很容易,只需要把金冠称一称就可以得到,但如何才能测量尺金冠的体积呢?要知道,金冠是很复杂的不规则几何形,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无法做到准确测量,但是要测量金冠的密度就必须知道金冠的准确体积,否则就会导致结果不够准确。这个问题可把阿基米德难住了,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一直在苦思冥想,始终没有答案。
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洗澡。在进入放满水的浴缸里时,他发现鱼缸里的水马上溢出,脑海中顿时灵光一闪,想道:“溢出的水就是我的体积,那么我不是也可以把金冠放在水里吗?”阿基米德兴奋不已,来不及穿衣服就飞奔回实验室。最终,成功测量出金冠的体积,并测算出金冠的密度和纯金的密度一样。
对于一个难以解开的难题,阿基米德始终都在苦思冥想,终于在洗澡的时候得到灵感,得以解决问题。当年,牛顿因为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到脑袋上,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其实,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发现很多伟大的定律,都是因为偶然的灵感。但是,灵感看似偶然得到,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偶然得到的。阿基米德如果不是一直在思考如何测量金冠的体积,就不会因为洗澡得到灵感;牛顿如果不是因为一直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就不会因为苹果砸在脑袋上而茅塞顿开。由此可见,看似偶然得到的灵感实际上建立在深入的思考之上,为此也可以说灵感是一种神奇的创造力,虽然是突然发生的,却不是凭空而降的。一个人进行的思考越多,一个人的积累越多,一个人的尝试越多,获得灵感的概率也就越大。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误以为灵感是很高大上的,为此很少把孩子的学习和灵感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灵感只属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作家。其实不然。孩子的学习也可以产生灵感,如果孩子能够让学习与灵感相互碰撞,那么,他们即便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拥有灵感的火花,也可获得长足的进步。
当然,孩子还小,不可能像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或作家一样因为灵感乍现就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是,在不断获得小小灵感的过程中,他们还是可以持续成长,也能够激发自己的思维灵活性,变得更加勤思好问。为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引导孩子激发灵感,让孩子从寻常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动力,并更加深入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www.xing528.com)
很多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征求父母的同意,在学习上遇到任何不会做的难题都会寻求父母帮助。这样懒于思考的孩子,是不可能得到灵感光顾的。作为父母,我们不要为了省事就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要引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孩子才能更加勤于思考,才会把思维的深度加深,更容易得到灵感的青睐。
除了要激励孩子勤于思考之外,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形成发散性思维,让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再仅仅从固有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是能够采取更多的视角看待问题,从更多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努力进取,也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当然,灵感的产生离不开深厚的知识基础,一个内心空空的孩子不会得到灵感的青睐。孩子们要想获得灵感,就要积极地积累知识。只有拥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形成错综复杂的知识网络,孩子们的灵感才会一触即发。
当然,灵感恰如机会,来无影去无踪。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抱怨自己不曾得到机会的青睐,也有很多人抱怨自己从来没有灵感。灵感到来之前从来不会发预告,它总是神出鬼没,让人难以捉摸。为此,孩子们既要作好等待灵感到来的准备,也要在灵感到来的时候眼疾手快、抓住它。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错过灵感,也会因为拥有灵感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父母会打定主意要督促孩子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用于等待灵感到来,创造灵感,抓住灵感。不得不说,这又进入了误区。灵感的获得固然需要随时随地都作好准备,也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密不透风的知识网络作为前提,但是更多的灵感不是在疲惫状态下绞尽脑汁后得到的,而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妙手偶得。因此,父母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时,要给孩子合理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让孩子张弛有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孩子思维的活跃程度,让孩子更容易捕获灵感。此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须盲目追求学习形式上的勤奋和辛苦,而应更加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学习的效率,让学习事半功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