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列颠多元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诗人宗教观的差异

不列颠多元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诗人宗教观的差异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诗人较汉语诗人更重视灵魂,且人死后的去向也大不相同,这体现了英汉诗人宗教观的差异。与西方相比,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但受道教和佛教影响较大。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佛教是外来传入中国的宗教,在中国发展有2 000年之久,对中国诗人生死观影响深远。佛教灵魂观类似基督教,但不存在赎罪得永生的说法。

不列颠多元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诗人宗教观的差异

尽管英汉诗人都把“死亡”视为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并视“死亡”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但这两个概念隐喻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诗人较汉语诗人更重视灵魂,且人死后的去向也大不相同,这体现了英汉诗人宗教观的差异。

西方人信奉基督教,这种宗教上的一元化对诗人关于“死亡”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西方文化中,人的肉体和灵魂是由上帝创造的。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独立于肉体之外,二者是对立的,肉体受现世各种欲望的羁绊是堕落的,人的死亡则意味着肉体得到解脱,灵魂得到解救,走向永生。而对于人死后的去向,在《圣经·创世纪》的第三章第19节中,上帝在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对亚当说:“for dust you are and to dust you will return.”因此诗人常用return to dust、sink to Earth等隐喻人死亡,比如拜伦在诗歌Euthanasia中写道“But silent let me sink to Earth,/ With no officious mourners near”。基督教认为人类生而有罪,只有虔诚地信仰和顺从上帝,洗清原罪,得到救赎,方能在死后升到天堂,但若不信基督又死不悔改,人在死后则堕入地狱。在英语诗歌中,我们常能读到go to Heaven、go to Jesus、to be with God、launch into eternity、immortal Place、look for the site of the Kingdom of Heaven等诗句,如艾米丽·狄金森在一首诗中写道,“Those—dying then,/ Knew where they went—/ They went to God's Right Hand”,在另一诗中写道,“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与西方相比,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但受道教佛教影响较大。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源自老子庄子道家思想。庄子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是一种不断循环的状态。他在《知北游》中写道,“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中国诗人观察万物和四时的交替变换,产生了“死亦是生,生亦是死”的生死循环思想,因此常称死亡为“物化”、“遁化”、“隐化”。道教思想认为人的灵魂与肉体是一体的,不存在对立,故“形灭则神灭”。但后来的道教发展为凡人经过一定的修炼可以超凡成仙的理论,又由于道教崇尚鹤和蓬莱仙境之说,因而在汉语诗歌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死亡隐喻,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国诗人追求得道成仙的思想。(www.xing528.com)

佛教是外来传入中国的宗教,在中国发展有2 000年之久,对中国诗人生死观影响深远。佛教灵魂观类似基督教,但不存在赎罪得永生的说法。佛教认为,死是生的一部分,有生必有死,强调生死轮回,而人只有跳出这个轮回才能得到解脱,达到不朽的成佛境界,即涅槃。受佛教思想影响,汉语诗中常可见到“归涅槃”、“彼岸”、“登极乐世界”、“得解脱”、“升天”、“得永生”等词隐喻人死亡,如:“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唐·皎然《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界”(唐·善导《观经疏玄义分》)。在汉英诗歌中都有“go west”(归西)的说法,但英语中“西天”只是自然现象,与“死亡是一天的结束”相同;但在汉语中,“西天”指佛教的极乐世界,是死后去的理想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