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汉诗歌中都有“死亡是植物死亡”这一概念隐喻,但相较英语诗歌,汉语诗歌隐喻映射范围更广也更为具体。
在英语诗歌中,这类隐喻语言较为单一,诗人常把美丽而有活力的人喻为鲜花,其死亡则常用fade、wither、wither away、decay等词,唯一能够映射到死亡的具体的花是daisies(雏菊)。由于雏菊是美国墓地上常见的花,所以便成了人死后入土的象征。比如在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中,daisies意象多次出现:“When we with Daisies lie—That Commerce will continue—”,“Indolent Housewife—in Daisies—lain”,而围绕“daisies”一词产生许多“死亡”委婉语,比如“be under daisies”“count daisies”“push up daisies”等。(戴卫平、高鹏,2004:19)
在汉语诗歌中,植物死亡映射到人类死亡则更为具体。通过观察植物兴败和生死过程,诗人常以植物喻人,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也就是人的不同生长阶段,因此,在汉语诗歌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死亡都有不同的映射。“夭”指植物茂盛的样子,在诗歌中由此产生的词语如“夭折”、“夭殁”、“夭殂”、“夭逝”、“夭枉”、“夭绝”等特指未成年人的死亡。“凋”指草木花叶脱落,在诗歌中“凋零”“凋丧”“凋谢”等特指老年人去世。同样,“枯”指百年老树,“萎”指草木枯死,与此相关的词语如“枯槁”、“枯萎”、“枯谢”、“枯瘁”、“萎折”、“萎绝”等亦指老年人死亡。清·袁枚诗《续新齐谐·乩仙》中写道:“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殒,蕙折兰摧。”蕙,俗名佩兰,一种香草,古人常以之喻女子,因此,“蕙折兰摧”特指女子的死亡,此外,“葬玉埋香”、“香消玉殒”等词亦指女子死亡。(www.xing528.com)
汉语诗歌中常常借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由于中国传统上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使人产生“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人们对自然景物做深入细致的观察,不同时节、不同地域的植物比喻人的不同性格和人生的不同阶段;而英语诗歌中具有丰富比喻和象征意义的植物词语数量甚少,(刘明阁,2009:226)这体现了汉语独特的植物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