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史与公众:中国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科学史与公众:中国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教育目标来看,中国古代教育旨在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文人,与西方教育培养统治阶级精英的目的也有相似之处。而近代以来,在中国,以社会为本,突出专业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又占主导地位。同西方国家一样,因片面的专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问题,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反思并着手进行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通识教育是达到这种要求的重要措施与保证。

科学史与公众:中国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史,与西方虽有很大不同,但仔细分析,也不乏相似之处。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主要目的,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轻视有关生产、生活等实际知识的学习,即所谓的贵“做人”轻“治事”。正如《礼记》中所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重视做学问本身,而不追求其运用。中国古代教育“轻治事”的特点与古希腊提倡“自由教育”,贬抑“职业技能教育”是有相似之处的。从教育目标来看,中国古代教育旨在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文人,与西方教育培养统治阶级精英的目的也有相似之处。

而近代以来,在中国,以社会为本,突出专业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又占主导地位。正如台湾一位学者分析的:“把大学定位为专业教育,可谓有史已久。这样的教育理念的产生,应当是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屡受挫于西方强权的历史有关。自晚清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总以为中国之所以不如西方,莫过于富国强兵、经世济用的科技上面。为救国而强国,学习西方科技之学被中国人认为是不二之法门。观念之所及,大学被看成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原因,中国全面照搬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方面实行“专才教育”。专才教育体制不断加强、加剧,“重理工、轻人文”成了日益严重的现象。

同西方国家一样,因片面的专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问题,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反思并着手进行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改革过分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淡化专业,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教学上的“学科渗透”等教育指导思想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素质教育体现了一种新型的人才观——21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既要具备高度专业的科技知识和能力,又要具有高水平的人文修养。由此,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与人文被人为地对立起来,学术界已形成了一个壁垒森严的世界。金耀基在其《大学之理念》一书中谈道:“科学与人文的对垒在文化上表现为科学人文的关系问题;在教育上,则是学术专门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问题。”时至今日,关于人文与科学应消除壁垒进行融合的呼声日渐增高,学者们几乎一致认为科学与人文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得到协调发展。相应地,在高等教育上,即表现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这是高等教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这种必然性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彰显。

(1)高等教育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和顺应科技的发展。在当今的历史阶段,提供高等教育的大学已经不是昔日的象牙塔,它要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它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在科学技术高度专业化的今天,按照学科分化和社会分工情况,在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中进行分工细化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也是大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不仅如此,专业化还有着强烈的社会驱动力,只有经过适当的专门训练才能具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资格。因此专业教育的存在既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但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呈现出日益综合的趋势,这表现为: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出现融合趋势。这就要求人才的知识面必须拓宽,不能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要具有广博的学识,有开阔的思路以及高度的综合能力。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因此,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使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顺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www.xing528.com)

(2)高等教育必须为人类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已不是终结教育,它更应该为人的终身学习、为人类步入学习化社会创造条件。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生活的必需,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20世纪那种只要学会一种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享用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据研究表明,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整个在业期间内更换4~5次工作岗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产业结构迅速更新换代,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将更加频繁。这些情况表明,高等教育如果仅仅教授某些特定专业知识,不论在当时是多么前沿和新颖,都会给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不适应性”。为了增强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适应性”,高等教育必须保证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通识教育,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的广泛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以保证他们在继续学习中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接受新的培训以及进行终身学习。通识教育是达到这种要求的重要措施与保证。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称教育的目的是“完人”(whole man),包括“智力、复合人格、情感、美感和身体”,并总结道:“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在一定意义上,这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但从人的全面发展观来看,专业教育仅仅是一部分。当个人接受过分的专业教育时,他们的知识、能力、情趣的形成同他们所接受的专业化教育是一致的——即和他们学习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学习一致。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很难产生完整的认识,缺乏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所需的道德、情感、智力、体力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只有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通识教育,使之克服专业教育造成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情趣等方面的种种局限性,才能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

(4)重建专业教育中缺失的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正如国内教育学界的专家顾明远教授指出:“当前高等教育的误区就在于功利主义太强,人文精神不足。”“高等教育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需要考虑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但更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为此,高等教育必须重振人文精神。”这一任务在专业教育中是无法实现的,对人进行狭窄的专业教育,把人的知识和能力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把人作为“做事”的工具来培养,这使人的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变得机械,使人变成“理性的工具”,而缺乏人文的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重建人文精神必须有赖于通识教育的实施。通识教育针对专业教育的弊端,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致力于“科学教育人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能够消除人文与科学的沟壑,促进科学与人文更好地融合,从而重建人文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