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开放存取期刊的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重要的网络原生(born digital)学术信息资源,对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保管和服务部门,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将开放存取期刊纳入自己的资源建设和保障体系,通过对开放存取期刊的遴选和加工,将人文社会科学开放存取期刊由分散变为集中,由无序变为有序,并通过和馆藏信息资源的整合为人文社会科学用户提供便利的服务。但面对良莠不齐、种类繁多且不断增加的开放存取期刊,为提高资源建设质量,图书馆有必要对琳琅满目的开放存取期刊进行评价,以保证选择和收录对用户重要且质量可靠的期刊、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掠夺性期刊的信息污染等。根据期刊评价的研究综述,我们认为信息采选视角的人文社会科学开放存取期刊评价的内容主要可包括:政治标准、质量与影响、开放与服务。
5.2.2.1 政治标准
政治原则是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发行最基本的原则。首先看其基本政治方向、基本价值观念引导是否正确。遴选的期刊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信息内容生产中的指导地位,不能吹捧和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更不能反对或排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道路。其次,要符合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违反我国宪法和法律。除此之外,还要符合国际期刊出版界为开放存取期刊所提供的期刊行为准则或规范,具体包括[10]:①具备严谨的同行评审机制;②公开编委、编辑的信息;③期刊名称应不易混淆,不可在期刊来源或与其他方关系上误导作者和读者;④出版费收取机制透明并事先说明;⑤明确阐述论文著作权归属及使用许可政策;⑥期刊及其网站内容公开、透明、质量较高;⑦营销活动应恰当、目标明确、不造成侵扰;⑧注意发现和协助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5.2.2.2 质量和影响(www.xing528.com)
开放获取期刊与传统印刷期刊相比,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服务。传统纸本期刊因为载体限制,其信息内容仅能以文本、图表的形式静态呈现。但开放获取期刊由于以网络为载体,论文中可以包含更为丰富的内容及形态,如图像、音频、视频、相关知识对象的超链接等,从而帮助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和更可靠地了解、评价、复用论文的知识。并且借助网络发布平台,可以进行开放同行评审、作者和读者直接进行沟通等,有利于对内容质量进行控制。相对于传统期刊的使用情况和影响力指标,人们对开放获取期刊的使用更加广泛,并且通过期刊网络平台能够对人们的下载、浏览、链接、转载、评论等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和统计,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产生许多新的影响力评价和测度指标。
5.2.2.3 开放与服务
开放获取期刊不仅仅是一种新型期刊,而且还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信息交流、利用和服务平台。开放获取通过重新定义作者、出版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权益关系,打破了原来订购期刊主要被局限在学术研究机构使用的格局,使得更多的社会大众有机会访问和获取及利用其信息内容。但不同的开放存取方式对信息内容的开放程度和提供的服务不同,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因此,需要对此采取一定的标准进行考察和评价。对内容的开放获取与利用程度可从以下4方面进行衡量[11]:①论文开放份额。是全部开放获取还是部分开放获取?②论文开放速度。是通过评审与编辑后立即开放(甚至早于整期出版)、与整期出版同步立即开放,还是出版一段时间后才开放(延迟开放,例如半年后或者一年后才开放)?③论文开放使用许可程度。例如在采取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CC)时,采用的是“署名”(CC_BY)、“署名-相同方式共享”(CC_BY_SA)、“署名-禁止衍生作品”(CC_BY_ND)、“署名-禁止商业性使用”(CC_BY_NC)、“署名-禁止商业性使用-禁止衍生作品”(CC_BY_NC_ND)、“署名-禁止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CC_BY_NC_SA),还是将作品归于公共领域(CC)?与此相关的还包括论文使用许可协议的简洁与规范程度,显然采用业界通用的简单易懂的许可协议有助于支持内容的广泛利用。④论文相关内容的开放获取与开放利用程度。这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一,期刊是否允许对论文内容进行灵活的再利用,这可以通过期刊的使用许可类别来进行考察;第二,期刊是否提供规范的、计算机可识别的论文开放检索接口;第三,期刊是否提供对内部元数据、链接数据、辅助数据的开放检索接口;第四,期刊支持作者、读者及第三方系统与期刊内容交互处理的程度;第五,期刊支持对其数据进行挖掘计算的程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