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知识包括用户搜索体验、所拥有的领域知识、所具有的信息素养(或信息技能)等。搜索体验已经被证明导致不同的搜索行为,如用户对特定系统特征的偏爱[31]。Hiligoss认为,使用个人知识评估信息是人与内容交互最主要的方法,用户对过去来源的体验对用户后续的判断有显著的影响,倾向于选择和信任有过体验的信息源(即过去对来源信息的体验常常显著地影响后续的评估),不仅如此还受到他人体验的影响[32]。张耀辉、刘冰也认为,用户信息需求表达与用户知识背景相关,也与信息系统的熟悉和应用技巧相关[33]。Eastin认为,用户对话题了解时(具有相关知识)的质量判断要显著高于对话题不了解时的情况[34]。Rieh认为,用户所拥有的领域知识或常识以及对相关资源库或网站的了解影响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并发现当存在来源权威性的迹象时,用户会通过自己的体验(第一手知识)以及他人推荐或间接学习的知识(第二手知识)对特定的网页和网站做出选择决定[35]。Lucassen认为,当信息在用户的专业知识范围内时,和在其专业知识范围外的信息相比,不同的元素可能十分突出,如使用准确性、完整性、中立性等元素所需要的领域或主题知识,对其他一些元素如信息实体的长度或参考资源的数量并不需要[36]。
Metzger指出,网络信息的评估类型依赖于用户的能力,不同的能力水平会导致信息判断中的其他元素变得突出,也就是说,不同的信息技能的用户会对信息进行不同的评估[37]。Walraven对缺乏信息素养训练的高中生的研究发现,许多与网络学术信息质量相关的因素在评价时都没有提及,如参考资源等[38];而Lucassen以大学生为对象、对维基百科文章质量评价研究表明,参考资源、图形图片等重要的非内容特征被提及[39]。说明没受过信息素养训练的高中生和受过信息素养训练的大学生对学术信息参考文献重要性的认知是不同的,即用户信息素养对信息质量评价存在影响。因此,用户信息素养的高低(或者所受信息技能教育)也是对信息质量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学会2015年给出了信息素养的扩展定义:“信息素养是综合能力的集成,包括信息的反思发现、对信息如何生成和评价的理解以及在创建新知识和文明参与社区学习中对信息的使用。”[40]Lucassen并不认为领域知识和信息技能在对信息质量进行判断时相互排斥,而是认为领域专家较倾向于基于事实准确性形成他们的判断;拥有较高信息技能的人们(如信息专家等)对超出他们领域知识的主题倾向于运用信息技能形成他们的判断,但这并不说明领域专家不再关注外部特征或信息专家不再关注语义内容,而是他们的领域知识或信息技能使得某些特征比其他特征更加突出[41]。(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