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院将心理学归于社会科学底下,有些学院将之归于自然科学底下。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行为包括外在可被看见的,与内在无法被看见的。网络上流传的心理测验,违反客观性故不是科学,当游戏玩玩就够了,别信以为真。除了配合朋友的聊天话题外,我是不看这类心理测验的。市面上有一类被归为心理学的书籍,其实被称为心理学是不够格的,原因在于无法被重复验证。例如讲述某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然后以个人经验去类推所有人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会是相同的原因造成的,最后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才对,忽略了世界上还有“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互为因果”的情况。这一类其实应归属小说或自传,也不算是用小说形式表达的心理学。
网络上的心理励志文章(或负能量厌世文章)有极大概率是属于这一类伪装成心理学的小说,不管这篇文章是不是某个工作领域的专家所写的,只要没有同时吻合前述的科学四个特性,或是缺乏科学逻辑地进行人的心理历程分析,我就不看。
一个说法可以被称为科学,表示它有“可信度”与“有效度”。用白话来说,做一次跟做一百次都可以得到一样的结果,不管是谁做都可以得到一样的结果,就是具备真实性与准确性。
如果作者达到科学的方法中“提出结论”“提出学说”阶段,表示有可信度与有效度。我多数时候只阅读已经达到这个阶段的心理学类书籍。(www.xing528.com)
这种书籍的重点跟之前所提到社会科学的理论性(论说文)还是有点不同。
这个阶段的书籍,会先提到原理或理论,会使用这些原理去解决实际行动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作者想找出实用性的理论,来教我们如何实际运用在个人行为上。通常作者会直说为什么他所写的内容是真的有效,也会表达依据他所写的理论与原理发展出的实用性方法,既告诉我们理论,也告诉我们行动方法。
扣除上类书籍,多数的心理学的书籍,要用传达知识的理论性角度来阅读。阅读时要不断去理解作者明白表示的原理与原理背后的规则。只要运用第三章此处所说的第三个阅读层次“分析阅读”进行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