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寺创建碑
明景泰四年(1453年)四月
首身高536厘米 宽170厘米 厚46厘米
龟趺长370厘米 宽185厘米 高126厘米
原址在东城区隆福寺街25号
螭首龟趺,额篆“敕建”。首题“御制新建大隆福寺之碑”。明代宗朱祁钰御制。碑文分两部分:前为明景泰三年(1452)六月十八日敕谕,后为御制新建大隆福寺之碑碑文,记述敕建大隆福寺的原因及寺内建筑的情况。隆福寺是明代北京著名的皇家寺院,明清两代屡有修缮。
隆福寺重修碑
清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十二日
碑首身通高536厘米 宽169厘米 厚50厘米
龟趺长370厘米 宽185厘米 高126厘米(www.xing528.com)
原址在东城区隆福寺街25号
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碑螭首龟趺,额篆“敕建”,首题“御制隆福寺碑文”,雍正御制。碑阳额文满汉合璧,满汉文各1行,行2字,篆书。碑文满汉合璧,满文22行,汉文9行,满行65字,现存325字,正书。记述清雍正年间重修大隆福寺的情况。碑阴无字,无额题。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所藏碑刻,以这两通隆福寺碑最为高大。清雍正所立明代创建碑与重修碑,二者在形制、高矮及雕刻手法上极为相似。
明代宗朱祁钰本为郕王,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被蒙古瓦剌部也先俘获。在太后和于谦等大臣的支持下,朱祁钰继承皇位,改元景泰,发起了反击蒙古军队的著名北京保卫战。英宗被放还后,被尊为太上皇,移居南宫。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不顾朝廷内外的反对,废掉英宗的儿子、原皇太子朱见深(即后来的成化帝),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代宗认为信仰佛教能“导善化恶,救灾恤患,召致福祥”,命工部在紫禁城东侧修建隆福寺,以崇佛教。景泰三年(1452年)动工,第二年三月完工,役使军民数万人。寺建成后,有五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正觉殿、毗卢殿、大法堂殿等。据说正殿、大法堂等所需基石、石栏等建筑材料,均拆自南宫明英宗返京后所居的翔凤殿。
南宫又称南内,为明代皇家禁苑,有崇质殿、重华殿等建筑。英宗由蒙古放还后,被软禁于此,并由锦衣卫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发生于明代中期代宗年间的一场政变,太上皇明英宗复辟,取回了其原本的天子之位。景泰七年(1456年)代宗患病期间,大臣徐有贞、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等趁机帮英宗夺回皇位,史称“夺门之变”。
明代北京寺院多由宦官营建,所谓“都城自辽、金以后,至于元,靡岁不建佛寺”,其中所建寺庙规模最大,也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旧址在今北京东四大街的隆福寺。建于明景泰三年的隆福寺是皇家香火院,其规模与正统年间王振所修大兴隆寺并为京师“巨刹”,主持修建该寺的是景泰年间最为得势的司礼监太监兴安。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言:“大隆福寺为代宗所建,至撤英宗南内木石助之。未几,又从山西巡抚都御史朱鉴言,谓风水当有所避,乃命闭正门不开,禁钟鼓声。又拆寺门牌坊,所谓‘第一业林’者,而无救于祸难。”清修《顺天府志》亦有类似记载,“明景泰中所建也。在崇文门北、大市街之西北,今其地称隆福寺街。明景泰三年,太监兴安用事,佞佛甚于王振,请帝于大兴县东大市街之西北建大隆福寺,费数十万,以太监尚义、陈祥、陈谨,工部左侍郎赵芝董之。四年三月工成。寺之严壮与兴隆并”。表面看来兴安得势,其佞佛更甚于王振,请建规模不逊于兴隆寺的巨刹隆福寺,营建过程中拆南宫之木建寺是对英宗威严的挑战,背后难掩代宗借此立威的政治图谋。无论拆宫建寺还是盗官木建寺,皆属犯法罔上之举,必然引起风波,但拆南宫建寺非但未罚反而事后获赏,显然有代宗的背后支持,是对幽禁南宫英宗的政治打击。因而,英宗复位便马上追究此事,先处理了与该寺相关的僧人,后将建寺的功臣太监陈谨等45人,“下锦衣卫鞫之,既而锁项,令修补完备,各降其职”。
隆福寺碑亭旧影(图片来源:《北平庙宇资料汇编》)
后隆福寺随着代宗的去世而逐渐凋敝,到了清代隆福寺毁损严重,雍正下谕旨重修殿宇,御书“慈天广厦”匾额,悬于真如殿,并御制重修隆福寺碑。隆福寺重修后改为雍和宫下院,为皇家香火寺院。在京师内,同为明清两朝香火的寺院尚不多见。当时,隆福寺每逢农历九日、十日还有庙会,为京师繁华之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一场大火将其建筑大部分烧毁,余下殿宇保存到20世纪70年代。今天的隆福寺故址,已成为隆福商场、隆福广场等繁华的现代商业区,幸存下来的这两通巨碑,便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