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胜寺重修碑:讲述佛教意义、达赖活动及教传播

普胜寺重修碑:讲述佛教意义、达赖活动及教传播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碑文简述了藏传佛教的意义及重修普胜寺的情况,还追述了五世达赖在京活动及喇嘛教传播情况等。民国五年,蔡元培、詹天佑等人,集资买下普胜寺,将僧人迁往地安门的火神庙,经过修葺,在此成立欧美同学会。1915年,欧美同学募捐集资以2000元现银购买了衰败不堪的普胜寺,拆修改建以后作为其永久固定性活动场所。驻寺喇嘛全部被迁至地安门火神庙居住,普胜寺作为喇嘛庙的作用也随之结束。

普胜寺重修碑:讲述佛教意义、达赖活动及教传播

清乾隆九年(1744年)岁次甲子七月孟秋吉旦立

碑首身通高237厘米 宽380厘米 厚38厘米

龟趺及座高96厘米 宽404厘米 厚283厘米

海墁石总长460厘米 宽340厘米 高33厘米

原址在东城区东华门南河沿111号(原欧美同学会所在地)

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www.xing528.com)

碑为螭首龟趺长方形卧碑,阳面碑身边框饰云龙纹,碑座雕饰海水江崖,下承海墁石。碑阳额文1行,行2字,篆书。额篆“御制”。碑文满、蒙、汉三种文字合璧,满文居中,蒙文在右,汉文居左。碑身满、蒙均23行;汉文20行,满行24字,现存327字,正书。班第校定,永泰写满洲字,励宗万撰文,六十八写蒙古字,戴临写汉字。碑文简述了藏传佛教的意义及重修普胜寺的情况,还追述了五世达赖在京活动及喇嘛教传播情况等。碑阴无额题。碑身文字8行,均汉文,存115字,正书,碑阴为营建普胜寺官员题名,多为户部及内务府官员,刻有刻工姓名。

民国五年(1916年),蔡元培詹天佑等人,集资买下普胜寺,将僧人迁往地安门的火神庙,经过修葺,在此成立欧美同学会。

19世纪60、70年代,以恭亲王弈、文祥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力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自强”和“求富”为目的,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他们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以后又多次派了留学生出国。留学生们在所在国成立留学生会和会馆,他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成立留美同学会、留英同学会,还有留法、留比、留德同学会等。辛亥革命后不久,1913年由颜惠庆、周治春、梁敦彦、詹天佑等人发起,将京津两地各同学会合并,成立欧美同学会,以修学、游艺、敦谊、励行为宗旨,同时担负起输入西方新文化的任务。临时会址设在西交民巷一个小四合院内,当时东交民巷有一个外国使团办的国际俱乐部,他们不让中国人参加他们的活动,于是欧美同学会会员决定自筹资金,筹建一处永久性活动场所。1915年,欧美同学募捐集资以2000元现银购买了衰败不堪的普胜寺,拆修改建以后作为其永久固定性活动场所。驻寺喇嘛全部被迁至地安门火神庙居住,普胜寺作为喇嘛庙的作用也随之结束。

1918年、1922年欧美同学会曾进行过两次扩建。1925年再次向国内外同学募捐4万余元,由该会会员、工程师贝寿国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大会议厅、餐厅、图书馆、游艺室、浴室、招待所修葺一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许多学会、学术团体也常来此开会、举办讲座等。著名学者章士钊、胡适、张溪若等曾到这里参加过活动。抗战期间,北京沦陷,日本侵略者一度将欧美同学会会址据为己有,后在马寅初等人的倡议下,欧美同学会在重庆恢复了活动。抗战胜利后,欧美同学会收回旧产,后曾做过北京市政府的驻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