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十三日立
碑首身通高243厘米 宽92厘米 厚31厘米
龟趺长205厘米 宽100厘米 高80厘米
碑原在海淀区德胜门外大屯乡华严厂村
1994年6月16日由首都博物馆拨交
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www.xing528.com)
螭首龟趺,碑身边框刻卷草纹。额篆“敕赐”,首题“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巴尔达奇碑文”。额文满汉文各1行2字,汉文双钩正书。碑文满汉合璧,满汉文各5行,汉文满行39字,共计160字,正书,汉文部分漫漶不清。碑阴无字。
巴尔达奇(?—1654年),姓色博克氏,是清初我国达斡尔族的著名首领,天聪八年(1634年)率部归顺皇太极,对后金、清政府始终忠顺,对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顺治六年(1649年),巴尔达奇偕家人来到北京,受封为阿思哈尼哈番(男爵)。顺治十一年(1654年)死于北京,清政府遣官致祭,镌石立碑。
达斡尔族原居精奇里江口直至额尔古纳河口的黑龙江左岸的广大地区,其成员主要从事农业、畜牧和狩猎。从17世纪中叶开始,沙俄侵略者开始翻越外兴安岭,闯入达斡尔族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破坏了当地居民的和平生活。1643年冬天,波雅尔科夫率领俄军侵入我国精奇里江流域,绑架达斡尔族酋长做人质,强行勒索貂皮、粮食和财物,他们的强盗行径遭到达斡尔族人民的坚决抵抗。1651年6月,哈巴罗夫率俄军对达斡尔人肆意劫掠,践踏庄稼,沿途剽掠。达斡尔人与之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顽强地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当时,清政府入关不久,正忙于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暂时还没有余力去解决边境的沙俄侵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保护达斡尔族的安全,将他们迁入内地。
巴尔达奇及其家族就是在这时迁入北京的。巴尔达奇被编入正白旗,授三等男爵,两遇恩诏,加至一等男爵。随同来归的兄弟子侄也受诰封。巴尔达奇移居北京五年后逝世,清政府为其立碑以表彰并纪念他率部回归的壮举。
巴尔达奇去世30年后,清政府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进行了反击沙俄侵略者的斗争,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这是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清朝在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浪潮之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边界170多年的稳定。作为签约一方,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而不是“大清”这一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