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六年(1373年)五月立
高83厘米 宽127厘米
1967年在拆除西直门明城墙时被发现
征集于海淀区祁家豁子某教育机构内
1987年由北京文物研究所拨交
阜成门旧影
石额为嵌墙横石,汉白玉质地,石额楷书横题“平则门”三字,双钩正书,字体硕大。年款镌于匾文左侧,“洪武六年五月”,竖题一行八字,正书,字体较小。
平则门即明清北京内城九门之一的阜成门,明代初年沿袭元代的旧称,正统年间改为阜成门,现在阜成门的地名即来源于此门的名称。虽然平则门后来改名阜成门,但是位置没有变化,一直位于西面城垣的南部,与东面城垣的朝阳门(元代及明初称齐化门)两相对应。(www.xing528.com)
我国古代建筑在城门、宫门、庙门等上方,大都悬挂或镶嵌匾额,称为门匾。“平则门”石匾一经出土就引起北京文物专家的关注,经过多方考证,这块门匾无论从石质、造型及字的书写风格上看,都颇具元代风格,当为元代所刻,但年款的书写风格上与该匾整体风格有差异,应为明代补刻。
《日下旧闻考·京城总纪》记载:元大都城西南门曰平则。明初,平则门仍保留原名,正统四年(1439年)更名为阜成门。“平则门”石匾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城门石匾。另外,现存的“德胜门”石匾为阴刻,“永定门”石匾为阳刻,二者都是民国时期书法大家邵章所书,前者仍在德胜门城楼之上。现在石匾的意义已经远超其功用,每当人们看到它,就会联想到古都北京巍峨的城楼、绵延的城垣及北京的各种风俗习惯。
北京旧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经明、清两代改建发展而成,它以宫城为核心,分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城门素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元朝北京城共有十一门,平则门是元大都城西垣南门。明朝内城的改建自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攻克元大都即始。正统元年(1436年)修建九门城楼与城墙,四年后竣工。明朝将元代的丽正、文明、顺城、齐化、平则五门分别改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九门皆设瓮城、箭楼,城四隅立角楼,加深城濠,周边砌以砖石,木桥改为石桥。
南垣三门是节制内、外城之间的闸门。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代北京最高的建筑,当时只供皇帝御驾出入,因此称之为“国门”。崇文、宣武两门是南北通衢的路口,分立东西两侧。崇文门寓意为崇尚文德,因哈达王府在门内,又称哈达门、哈德门。明清在此设关税衙门,大小商贾多由此出入京城,故有“税门”之称。宣武门原为顺治门,门外的菜市口为明、清两朝的刑场,京城百姓将此门称作“死门”。
西垣两门是皇家取煤用水的重要通道。阜成门取“阜成兆民”之典故,是京西煤炭进城的主要通道,手推车、马车、骆驼队四季不绝,阜成门末拆除前,在门洞的城砖上还镶嵌着一块刻有梅花的汉白玉石,取“梅”“煤”的谐音。西直门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在城门洞内,有水纹石雕一座,喻示这里是皇家运水的运输通道,故有“水门”之称。门外长河两岸遍植柳树,山清水秀,古称“西直折柳”。
北垣的安定门、德胜门为两座旁门,距中轴线较近,是北京城的重要门户。安定门旧称“生门”,有安邦定国之意,瓮城内有真武庙一座,因有“安定真武”之说。明、清皇帝每年一度经此门去地坛祈祷丰年。德胜门意为以德制胜,明代正统、景泰年间,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主战场就在这里;康熙三征噶尔丹时,亦从此门出入。瓮城内有乾隆御书的祈石碑,有“德胜石碣”之称。
城东两门是漕粮货运的通道。朝阳门与阜成门东西相望,城门洞北侧墙上曾镶砌一方刻有谷穗的石头,俗称“朝阳谷穗”。明清时经大运河南来的漕粮在通州卸船后,经此门入京,故有“粮门”说法。东直门与西直门遥相呼应,大运河所来货船多在此装卸,商业活动兴盛,仓廪众多,其“商门”之说由此而来。
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名著《城南旧事》,是以其6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写成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后被搬上电影银幕。这部小说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作者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和一段20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城南旧事》中多次提及北京的城门,写作者到前门即正阳门玩耍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城南旧事》的序《冬阳·童年·骆驼队》被选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