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高220厘米 宽61厘米 厚5厘米
2000年征集于宣武区文管所
观音身着交领长袍宽裙,立于莲花台上,面容姣好,眉目清秀,高髻云鬟,面向左偏,左手捧净瓶于胸前,右手持柳枝上指,身段婀娜,垂带当胸,袍袖飞扬。项光如满月,线刻火焰纹、云纹。石门上部横、竖书刻“佛光普照”“南海观音”。材质为砂岩。2000年征集于宣武区文管所。
在中国民间,“菩萨”是佛教中地位仅次于“佛”的崇拜对象,特别是“观世音菩萨”,因其有“救苦救难”而且“有求必应”的神通,尤为中国百姓所喜爱。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观音菩萨在民间并无太大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各阶层人士从现实需要出发,纷纷信仰观音菩萨,盼望能助自己跳出现实苦海。特别是东晋净土宗产生后,观音信仰更是日趋普及,到了唐代,普陀山更演变为观音道场,这位远道而来的宗教形象深深扎根汉族民间和华夏大地,千百年来香火不断。
赵朴初先生在《佛教常识知识问答》中讲,任何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人,都可以成为菩萨。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叫作发大心,又叫发菩提心。初发大心的人固然也可以称为菩萨,但在没有得到实证之前,仍然是在凡夫的地位。发了大心,依照戒定慧三学修行,实行六度四摄,经过无数生死,最后才能成就佛果,其间有三贤十地五十二位等阶梯。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间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的观音信仰具有普及性、渗透性、融摄性、调和性等基本特征。历代统治者利用佛教神化王权政治由来已久,自魏晋南北朝就有迹可寻,至武则天颁布《大云经》,造大云寺渲染“龙女转世”的神话而登峰造极。唐末,观音信仰在汉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对周边民族和地区也有较大影响。其中,契丹兴起后,对汉文化的接受比较自觉,对观音信仰的接受也比较早。到了宋代以后,观音信仰不但在佛教内部各个宗派、各个信仰群体之中被普遍接受,而且在社会上几乎达到了人人皆知的程度。靖康之变后,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他们出于不同的政治考虑,对观音的信仰、崇奉达到了顶点。乾道三年(1167年)二月,宋孝宗问上天竺观音院主持若讷,自己该不该向观音下拜,若讷讲:“不拜则各自称尊,拜则递相恭敬。”这个回答既给了宋孝宗与观音平等的地位,暗含孝宗也是佛之意,又给孝宗向观音下拜找到了理论依据。
明清以来,观音信仰与关帝信仰开始更多地同时出现,关帝信仰的升温是“忠君仁义”的终极代表,而观音信仰则是世人道德修养与祸福报应的最高裁判。清代关帝、观音在皇家内道场也同时出现,其目的都是为了教化民众,使其甘心俯首于清王朝的统治。
不但普通民众希望通过对观音的虔诚信仰,来帮助自己逢凶化吉,应对生活的苦难与天灾人祸,就连士大夫们也希望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超人间力量的观音菩萨的帮助,如苏轼在被贬海南途中,曾向观音祈祷,如果自己能够重返北方,就为观音做赞语还愿。
人们常问,观音菩萨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看唐代的画像,观音菩萨是一个有两撇漂亮的“波斯胡”的男性形象。西山八大处的六处香界寺内大雄宝殿前有两通高大的石碑,东首的石碑,碑阳刻有清朝康熙十七年《御制圣感寺碑文》,碑阴刻有《御制香界寺碑文》,该碑为乾隆十四年重修圣感寺竣工树立。西首的石碑,碑阳刻有《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碑阴刻有康熙帝御书“敬佛”两个大字,雕像为阴刻平雕,颈佩璎珞,头戴法冠,广额丰腮,唇续髭须,是观音菩萨像。该碑左侧面阴刻有一篇行草诗文,是嘉庆帝御笔。西首这块碑是康熙帝来香界寺礼佛时发现。
后来,观音菩萨先是被画得没有了胡子,成了一位美男子;再后来,他干脆被画、塑成一位庄严美丽的女子了。在中国观音菩萨从男性演变为女性,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因为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于是在想象中把她同“慈母”“女神”等的温柔、善良、体贴联系到了一起,逐渐创造出了这种美丽女子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