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旦
后土信仰起源于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土地的顶礼膜拜,山西汾阴是后土信仰的发源地,“后土”被尊为“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山西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后土祠是我国历代皇帝祭祀社神后土的神祠,也被认为是海内后土祠庙之冠,是皇家祭祀后土之源。典籍记载,从汉代至宋元,历朝皇帝先后二十四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明代以后汾阴后土祠开始衰败,清代后土信仰民间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神职明显开始变化,逐渐演化成生育神和守陵之神,并开始向乡村转移,在地理空间上也逐渐萎缩到以晋南汾阴后土祠为中心点的领域中,即今天的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古籍记载先秦至西汉前期,后土之神是土地神祇的尊称(地爷)或是后土神社社坛(共工氏之子句龙),很明显是男性神灵的象形,但今万荣县后土祠端坐的是女性神灵女娲娘娘,神灵形象演变的原因是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分析研究山西古代“后土信仰”的功能演变的相关问题。
(一)后土?土地神祇
轩辕黄帝“扫土为坛”祭土,虞舜时期将“置土而祭”发展为“立社而奉”。由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关于“立社祭后土”等记载可知,在夏王朝时期(公元前2070—前1600年)就已创新出以整个大地为对象的抽象化的地神——后土,且由帝王(亦即国家)专祀。
后土在史籍有简略、繁杂记载,虽然历代学者各有不尽相同的种种解释,但“后土”是古人对土地神祇的尊称,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马融释云:“天曰神,地曰祇。”就是说“天”为“天神”,“地”为“地祇”(地示、地神),俗称“天爷、地爷”,还有称作“天帝、土帝”,这也是民间迄今还沿袭着“天爷、地爷”的缘由。
《辞海》的释义有三:一为“古代称大地为‘后土’,犹称天曰‘皇天’。《楚辞·九辩》云:‘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漧,同干”。二为“古代掌管有关土地的事务的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杜预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三是“土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坛。《礼记·月令》:‘其神后土。’又《檀弓上》:‘君举而哭于后土。’郑玄注:‘后土,社也’”。
不言而喻,由历代帝王专祀的后土在肇始之初就是主宰大地之神,其地位与“皇天”对举,并称“皇天后土”。尽管后来有了其他不同的释义,但自先秦承袭至今的后土依然是土地神祇,也就是民间所称的“天爷地爷”中的“地爷”,也可知后土神灵为男性神。
(二)女娲?人类始祖
史籍中最早记载女娲的当属战国时的文学家、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楚辞·天问》,由此可以看出,女娲造人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写道:“伏羲与女娲的名字,都是战国时才开始出现于记载中的……女娲见于《楚辞·天问》《礼记·明堂位篇》《山海经·大荒西经》,但后二者只能算汉代的典籍,虽则其中容有先秦的材料。”西汉时期问世的《淮南子》提出了女娲与诸神共同造人之说,即化生说。到了东汉,应劭将女娲造人的“化生说”演变为“抟黄土造人”的神话。此外,《礼记》《山海经》《说文解字》等史籍中也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唐李冗《独异志》的记载才有了女娲兄妹婚配繁衍人类的传说。
权威性工具书《辞海》释女娲云:“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是由她和伏羲兄妹相婚而产生,后来他们禁止兄妹通婚,制定婚礼。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又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折断鳖足支撑四极,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
于是可知,在战国时期始有女娲造人之说,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在唐朝才充实、完善了女娲兄妹婚配繁衍人类的传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女娲被尊称为“娲皇”,是华夏民族始祖,并建宫、庙祀之。
(三)结论:女娲非后土也
理清了后土、女娲之源流,就明确了各自原本的神性,亦见庐山真面目。可见“女娲者,后土也”、“娲皇后土圣母”之说,实属杜撰矣。结论很明显,后土是土地神祇,女娲是人类始祖,女娲和后土是互不牵连,且各自独立的神祇。然今在后土祠中端坐着女娲神像,这是为何缘故?我们还得先来梳理一下历代后土祭祀功能的演变历程。
“后土信仰”从轩辕黄帝“扫土为坛”祭土算起,延续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后土信仰功能演变与整个中国社会变革息息相关,经历国家专祀演变为民间祭祀,男性神灵演变为女性神灵,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功能特征。
(一)先秦后土祭祀及官方祭祀的开端
最早在汾阴祭祀后土的传说是轩辕黄帝大败蚩尤后在汾阴脽上建坛祭祀,开启了“建邦国先告后土”的先例。这里仍保存着明代嘉靖年的《轩辕扫地之处》碑,“后土载在祀典,肇自轩辕扫地而祭”。
轩辕黄帝之后,共工氏之子句龙在颛顼时期受封为土正,即管理土地的长官,有功,帝尧时期以为社神。蔡邕《独断》卷上云:“社神,盖共工氏之子句龙也,能平水土。帝颛顼之世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尧祠以为社。凡树社者,欲令万民加肃敬也。”《国语·鲁语上》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韦昭注:“共工氏伯者,名戏;弘农之间,有城。其子,共工之裔子句龙也,佐黄帝为土官。九土,九州之土也。后,君也,使君土官,故曰后土也。社,后土之神也。”后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掌管土地的神,也就是社神。土地与五谷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又把社神称为社稷之神。
《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载:“二帝八元有司,三王方泽岁举。”意思是尧舜时有八大官员专管后土祭祀,夏商周三朝国王每年举行祭祀后土仪式。方志中记载“舜则五载一巡”,“逮于有周,礼文大备”。周代对于后土的祭祀已经成型,“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祇”。
因此,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后土便是管理天下土地的最高神灵和长官。句龙因平水土有功,成为土正,被封为后土,祀以为社神,受到了后世的祭祀,在先秦时期便享有很高地位,《尚书·武成》有“告于皇天后土”之句,把后土与皇天相配,说明其地位之高,且是享受天子祭祀礼仪的神灵。国家有什么大事,须先报告给后土,请他管理。可知,后土是男性神灵。
(二)封建王朝对后土的官方祭祀阶段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是古代社会的重要部门,作为土地神的后土是受历代王朝祭祀的重要神灵。《蒲州府志》载:“汉文帝后元元年,治庙未定。”《汉书·郊祀志上》记载:“天子郊雍,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意思是说:武帝觉得祭天不祭土,是不合规范的,于是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冬十一月给后土立祠,并定下制度:“今天子所兴祠,泰一后土,三年亲郊祀。”后土祠建成,汉武帝亲自祭拜,与祭祀天帝之礼相同,他本人于元封二年(前109年)、四年、六年,太初元年(前104年)、二年,天汉元年(前100年)共六次亲祀汾阴后土,每次都带有百官、侍卫、宫娥,浩浩荡荡,虔诚之至。天汉元年最后一次亲祀后土后,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为了纪念此作,后土祠中建有秋风楼。从此有了皇家祭祀后土的正式庙祠,并纳入国家重大礼制。汉武帝是来后土祠次数最多的一位皇帝,其后宣帝、元帝、成帝、哀帝以及东汉光武帝刘秀,亦先后十余次来此祭祀后土。
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在后土祠掘得古铜鼎二,遂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唐玄宗在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元二十年(732年)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并扩建后土祠。唐代李峤的《汾阴行》对当时的祭祀盛况作了详细描述:“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河东太守亲扫除,逢迎至尊导銮舆。五营夹道列容位,三河综观空里闾。”
宋时,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动用国库三百多万两白银对后土祠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使汾阴后土祠成为当时与东京汴梁的东宫同等规模的一等大庙。庙内保存金代石碑《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庙像碑》(以下称《庙像碑》),石碑背面刻了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后土祠的时貌。根据比例尺,庙南北长732步,东西阔320步,约合南北1444. 97米,南北宽631. 68米,后土祠占地999亩,庄严宏巨,为海内祠庙之冠首。据刘敦桢的观点,后土祠是按照宋朝祠祀建筑最高级的标准修建的。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四年亲临祭祀,仅修路就动用士兵五千之众,引起了当时朝中很多大臣的不满,“今陛下经重关、越险阻,轻弃京师根本,而慕西汉虚名”。后土祭祀耗资巨大,路途遥远,宋真宗仍坚持亲临祭祀,可见后土在当时的地位。(www.xing528.com)
后土祠经过汉武帝的创建、唐玄宗的扩建,到宋真宗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内有奉祇宫、坤柔殿、寝殿、真武殿、六甲殿、五虎殿、二郎殿、判官殿等二十几处建筑,《蒲州府志》称其为“海内祠庙之冠”。这一时期后土神灵的男性象形也逐渐地演变为女性神灵,后文着重探析其演变原因。
(三)宋以后朝廷遣官祭祀与民间祭祀的逐渐兴起
金元时期,由于建都较远,皇帝亲自起驾祭祀多有不便,遂改由朝廷遣员到汾阴脽上进行祭拜,“金世宗遣官至河中,祠后土庙。元世祖遣官至河中,祠后土庙”。金元时期中央仍很重视后土祭祀,不断派官吏来祭祀。据文献记载,元以前历代帝王曾经二十四次亲临汾阴祭祀后土,将“后土”祭祀列为国家祭祀,后土祠的修建也被视为国家寺庙修建中的重中之重。元代以后,帝王不再亲临汾阴祭祀后土,而改由京城郊祀。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的帝王为免去路途劳累之苦和劳民伤财,就在京城北郊作坛以祭祀地祇和后土圣母,即今天北京的地坛。明代以后汾阴后土祠开始衰败,洪武之后政府连派遣官员祭祀的活动也停止了。其后后土祭祀改为民间管理,以致祠庙凋零。明代的乔宇在《汾阴祠记》说,他与友人登临后土祠,只见“颓然荒祠,倚于脽旁……祠门破烂,大殿倾圮,椽折瓦破……白日照于中堂,鸟巢于梁,苔侵于堂……登轩辕之郊台,探巫锦之鼎区,皆茫茫杳杳不可辨矣”。
清代,后土信仰作为一个曾经有着显赫地位的至尊神祇,民间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神职明显开始变化,逐渐演化成生育神和守陵之神,具体表现是后土祠开始向乡村转移,但仍顽强地在民间信仰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地理空间上,后土信仰在山西已经萎缩到了以晋南汾阴后土祠为中心点的领域中,即山西西南部临汾和运城地区,清代隶属于平阳府、蒲州、解州。后土为地母神,后土信仰是植根于农耕文化的,故古“河东”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便成了她最后的栖息地。总之,清代以后,后土祠祭祀由官方转向了民间,后土信仰也转变到民间信仰的历史进程之中。
(四) 1949年以后对后土信仰的观念转变
1949年以后的三十年,政府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化,后土信仰作为“封建迷信”被取缔和压制。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民众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后土信仰活动。不久政府即把后土祠纳入行政管理体系,并且进行大规模地规划开发,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全球华人公祭后土圣母大典暨后土文化旅游节”,充分挖掘后土文化的根祖意义、统战意义、政治意义,也充分注意到了后土祠的招商引资与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后土祠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直接效果。可以说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是后土信仰被纳入国家官方管辖范围的阶段。
上文可知,后土在先秦时期是土地神祇(共工氏之子句龙),是男性神灵,但现在万荣县的后土祠中供奉的神灵确是一个女子神像,并被附会成女娲圣母娘娘,是女娲的塑像,殿堂的门上有“坤母德馨”的横额。疑问是后土祠供奉的神灵怎么是一个女神?是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后土祠的神灵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根据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大约从西汉末年始至唐代则天时期,后土祠的神灵完成了由男性神灵到女性神灵的演变。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先秦时期,共工氏之子句龙是“平水土”、“平水害”、管理百工的部族首领,句龙是一个男子,因平水害有功后被封为后土,是社神。再者先秦社会以男性为主,故后土必然是一个男性神灵。
战国秦汉以后,阴阳学说形成,出现了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的思想意识。后土既然为社神、土神,是管理天下土地之大神。土地在阴阳学说中属于阴,既然属于阴,当然就是女性之神。因此,阴阳学说是解释后土演变为女神的重要理论根据,在阴阳学说理论的影响下,后土作为地神被附会成阴是必然的。
西汉末年,王莽欲以外戚身份篡汉,为了讨好其姑母、即当时的皇太后王政君,以阴阳学说为据,让高后配享后土。梁代沈约《宋书·志·礼三》云:“汉文帝初祭地祇于渭阳,以高帝配。武帝立后土社祠于汾阴,亦以高帝配。汉氏以太祖兼配天地,则未以后配地也。王莽作相,引《周礼》享先妣为配北郊。夏至祭后土,以高后配,自此始也。”以此可知,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为相,为了篡夺政权的需要,巴结太后,祭祀后土时开始用“高后配”。王莽之后,东汉王朝开始以皇后之灵位配享地神。郑樵《通志·礼略·吉礼·方丘》云:“后汉光武中元元年,营北郊,祀地祇。在洛阳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迁吕太后于园,上薄太后尊号曰高后,以配地祇。”这里所说的“地祇”,是地神。地神当然与作为土地神的后土可以说是同一个神灵。
唐朝武则天以女主称帝,在则天女皇的大力推崇下,后土之神灵完成了男性神灵到女性神灵的演变,女娲代替了句龙。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敢于宣称自己是皇帝的女皇,极力地推崇和提高女子的地位,希望后土为女性形象。后晋刘昫《旧唐书·志四·礼仪四》:“先是,脽上有后土祠,尝为妇人塑像,则天时移河西梁山神塑像,就祠中配焉。至是,有司送梁山神像于祠外之别室,内出锦绣衣服,以上后土之神,乃更加装饰焉。又于祠堂院外设坛,如皇地祇之制。及所司起作,获宝鼎三枚以献。十一年二月,上亲祠于坛上,亦如方丘仪。”然在过去的史籍从未记载“脽上有后土祠,尝为妇人塑像”之句,说明后土形象在这个时期由男性神灵演变为女性神灵,否则也没必要记载“后土祠尝为妇人塑像”之类的话语。这个时期武则天的皇权威力使女性的后土神灵彻底取代共工氏之子句龙,最终完成了从男性神灵到女性神灵的演变。
当后土以女性神灵出现在神坛之后,其出身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人们期待的女娲神像。再者女娲“补天”的神话出自河东,在华夏民族的传说中女娲不仅是补天的英雄,是笙簧最早的发明者,也是“皋禖”,即高禖、禖神、婚姻之神、生育之神。女娲不但创造了人类,也让人类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于是后土祠中的后土神像就变成了人们心中期待的一个女神,女娲是中华民族最受尊敬的女性人文始祖,以她为后土的神灵,享受香火,接受膜拜,是完全能够被世人认可和接受的。女娲又被称为送子娘娘、送子观音,接受后人的祭祀与供奉。然今端坐在后土祠中女娲,也算合情合理。
今后土信仰的民间祭祀活动又重新掀起热潮,反映了人们对根祖文化的重视。后土受到历史上多位帝王的亲自祭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在民间祭拜后土娘娘,后土信仰中的原始性和神圣性逐渐减弱,世俗性和人文性逐渐增强。村民们多选择在春节前后去烧香许愿、还愿,目的是祈求神灵求药求子,求全家的幸福安康,求事业学业的蒸蒸日上等现实需求。今后土信仰的另一种重要形式主要集中体现在后土祠庙会期间,三月十八后土庙会中的组织准备工作、祭祀后土神灵与向后土神的祈祷、庙会戏剧演出等活动。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后土祠庙会的当代价值:
(一)后土祠庙会的民间祭祀功能
后土信仰满足了人们寄托理想、诉求利益的精神愿望。后土祠庙会有一套自己的祭祀后土的规范化的制度与行为,既是对神灵的祭祀和愉悦,也是自身生活的利益诉求。后土祠庙会的组织很有特色,是由周围十村六社轮流举办,于是形成了既激烈竞争又有机团结的局面。庙会祭祀活动是庙会中最突出、最重要的行为方式,主要以向后土神灵祈福为主,兼有求财富、求丰收和求平安。因此,后土信仰减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满足了人们寄托理想、诉求利益的精神愿望。
(二)后土祠庙会活动有文化娱乐功能及其他附属功能
后土祠庙会的戏剧演出也是后土祠庙会中的重要内容。戏剧演出本是一种娱神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以娱人为主。后土庙会戏剧演出不仅起到了文化娱乐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心理调节器和社会控制减压阀的作用,减弱了人们因为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不和谐所形成的紧张感、压力感,慰藉了心理,缓解了社会矛盾,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功能。后土祠传统庙会还具有重要的物资交流功能,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是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
(三)后土祠后土信仰维持和塑造着地方村落格局和社会秩序
人们通过庙会的形式创造了一个神圣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看作是人们现实生活和利益表达的折射。后土信仰作为当地最重要的信仰形式,在当地整个社会生活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满足了当地民众的多方面需要,成为村落中的象征权威和权力中心。在操办后土庙会活动中,十村六社之间形成了有机的既竞争又合作的村落关系,增强了村落内部的认同感、凝聚力和村落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后土祠庙会的商业贸易功能
后土祠庙会市场在短暂的庙会期间成为地区物资、经济交流的中心区域,因为它集商业与文化娱乐功能于一身,有普通集市取代不了的独特功能。在后土祠庙会中,后土信仰和物资交流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后土信仰吸引了四方信众,构成了巨大的消费能力,而物资交流的繁荣反过来也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后土庙会中来,扩大了后土祠庙会的规模和知名度。
长期以来,后土祠庙会伴随着后土祠周围村落始终,形成了一个神圣与世俗相交融的空间。后土信仰与乡土社会、农业生产方式、民众生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多种实际需要,发挥着各种重要功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发展。人们围绕着后土信仰建构了自己的生活秩序与生活节奏,后土祠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