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奁史·衣裳门》下服研究成果

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奁史·衣裳门》下服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海文《奁史》是清人王初桐编撰的一部专门记录古代女性社会生活相关内容的类书,此书第六十二至六十四卷为“衣裳”门,是研究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珍贵文献资料。本文将从《奁史》文本入手,结合文献、图像及考古资料,对《奁史》卷六十四中出现的下服的种类及其材质、作用和研究意义进行探讨。《释名·释衣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我国裙子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为穿裙之始。

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奁史·衣裳门》下服研究成果

郭海文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奁史》是清人王初桐编撰的一部专门记录古代女性社会生活相关内容的类书,此书第六十二至六十四卷为“衣裳”门,是研究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珍贵文献资料。其中第六十四卷专讲下服,包含蔽膝、裩、袴、裳和裙。本文将从《奁史》文本入手,结合文献、图像及考古资料,对《奁史》卷六十四中出现的下服的种类及其材质、作用和研究意义进行探讨。

(一)袴花红石竹——裤装

1.裩:古同“裈”。在古代,裈是指有裆的裤子,以区别于无裆的套裤而言。作为古代的“内裤”,裈有两种形制:一种像现代的三角内裤,做的比较短小,在古代被称作“犊鼻裈”(图一:1);还有一种较为宽大一些,与“犊鼻裈”最明显的区别是有两条及膝的裤管。裈在古代属于亵衣,通常除了为了行动方便而需要穿裈的农夫、仆役或者军人等身份低微的人之外,基本不会有人直接穿裈出现在公共场所,这不合礼仪,所以很难见到女子着裈的实物及图像。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司马相如故意在市场上穿着犊鼻裈涤器,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贫穷与地位低下,来令岳父卓王孙出丑。

2.袴:在古代,袴指左右各一,可包裹两腿的套裤,以与满裆的裈作区分。《说文解字》对其的解释为:“绔,胫衣也。”后来开始写作“袴”,与“裤”同。

明代罗欣在其书《物原》中记载:“禹作襦袴。”这是中国关于裤装来历最早的一条记录。而袴最早出现于周朝,甚至可能是在更早的商朝,裤子就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服饰之一了。据《中华古今注》云:“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敬王以绘为之,名曰袴。但不缝口而已。”这说明了在周代袴就已经出现,而其形制甚至可能来源于更早的商代。

但在商周裤出现之初,就只是两只可以裹在腿上的裤管,从膝盖包裹到足踝,因为穿着时需要套在胫上,故又称之为“胫衣”。它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御寒,遮羞功能主要是由系在腰间的裳来完成的。裤是在胫衣的基础上逐渐加长,并将裤腰相连成为长裤,但还是开裆的。北方少数民族之裤为封裆,从汉代开始为中原人民所采用。为了便于区分,人们将开裆的裤称为“袴”,封裆的则称为“裈”。汉代有长裈和短裈。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各民族文化、习俗交流融合,裤子也开始流行于中原地区。“此时裤的两个裤管,大多做得十分肥大,因形得名‘大口裤’。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通常做得比较紧身,名‘褶’,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在当时被称为‘裤褶’。(图一:3、4)这是魏晋南北朝最流行的一种服式。”

但也有这样的说法,“古之大裤,是由裙锐变而成。前后遮掩,两侧连接起来就是裙,如果前后开胯,后缝制成二股,即‘裤’”。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写道:“它和古时‘行滕邪幅’等同源,应是最早、最简的护胫服装之一。”而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上述的那些部分都逐渐被加长,新的服装也就随之出现了,如将胫衣向上拉长就变成了袴,再将袴封裆就变成了裈。

唐代妇女主要服装虽然是裙,但由于唐代社会风气开放,胡汉文化交流融合,胡服在唐朝十分流行,所以长裤也为当时女子所穿用,只是裤管相对比较紧窄,并将裤脚部分收缩了起来。

明清两代男女穿膝裤者很常见,其区别在于多采用锦缎来制作女子的膝裤,以增加其美观性与舒适性。清代女子以长裤和搭配襦袄穿着,既可以作为外衣,也可以像现在的打底裤一样将其穿在裙子里面。总之,在中国古代,出于便利活动和劳作的需要,主要是社会下层妇女才会经常穿着裤装。

图一 裤装

1.赵孟頫《浴马图》着“犊鼻裈”的人物造型 2.明黄色绸绣彩荷兰蝶纹镶品月色缎边单套裤

3.穿袴褶的女子(嘉峪关魏晋古墓出土彩砖)

4.穿袴褶的男子和女子(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藏北魏彩绘陶俑

(二)红裙妒杀石榴花——裙装

1.裳:裳有两种含义,狭义的专指一种“围裳”(图二:1),搭配胫衣而穿;广义的裳,可以说是泛指一切下体之服,包括裤、裙和胫衣。

商周时期,裳是一种遮羞物,用以遮挡下体,外形比较像后来的裙子,但区别在于裙子只有一片,是围在腰间的,裳却需要做成两片,将前后同时遮起来,并用布带系在腰间。因为古代布帛的门幅较窄,所以每制作一件裳,就需要将七幅布帛连缀拼接起来,多为前面三幅、后面四幅,还要注意在左右两侧留出缝隙,方便穿脱。

《释名·释衣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裳主要是用来障蔽遮羞的一种服饰。商周时期,因为服饰的形制还不够完善,那时的裤子只是一种胫衣,使用时将两个裤管分别套在双腿上,但却没有裤裆来遮挡隐私部位,所以必须用裳来遮蔽。“最古老的下裳,由于受面料和缝制技术的限制,只起到遮盖和保护性器官的作用,长度近似现在的短裙。”到了汉代,有裆的裤子和裙子开始出现,裳的地位逐渐被二者所取代,但裳却并没有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反而与上衣搭配,组成“上衣下裳”,成为一种礼服制度,并一直被沿用到清朝

虽然裳的形制很简单,但它却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服装之一。

2.裙:裙的本字作“帬”,“其意有二:一指披肩;一指下裳。为了便于区别,着在下体的裙,又称之为‘下裙’”。

古代“群”与“裙”相通。东汉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群者,多也。因为古代的布帛都比较窄小,所以想要制成一条裙子,必须要用多幅布帛拼接,故命名为“裙”。

我国裙子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为穿裙之始。东周时期深衣居多,郑玄注《礼记·深衣篇》有言:“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深衣同今日的连衣裙结构相似(图二:2)。两汉以降,裙子逐渐流行开来。

魏晋以后,裙子的形制、颜色和装饰也越来越精细美观。十六国时期,一种以三种及三种以上颜色的布帛做成的裙子逐渐开始流行,被称为“间色裙”,在甘肃酒泉丁家闸古墓壁画中可以看到(图二:3)。

唐代裙装多集六幅(六幅折今3米左右宽度)布帛而成,所以有“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裙拖六幅湘江水”等诗句传世。(图二:4、5)“宋代在裙上施裥成褶,不仅使走动迈步更加方便,同时伴随步态之起伏,裥褶开合变化,极具节奏感和美感。”例如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中发现了完整的裙子实物资料,其中出土的一件褐色罗印花褶裥裙,“裙长78、腰高10. 7、腰宽69、下摆宽158厘米。裙身上窄下宽,下摆如扇状,上接横腰,两端系带。质地为二经绞罗,透明轻薄,裙身下半段印金小团花,保存较好,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流行服饰”(图二:6)。

元代后期盛行颜色较为素淡的裙子;明代又重新流行百褶长裙,以红色为主,例如《奁史》记载“命妇朱縠褾襈裙”、“宫女红裙”及“洪武三年,定皇后常服红罗长裙”等;到了清代,裙子的种类名目更为复杂繁多,例如《红楼梦》所提到的裙子名目就有杨妃色绣花绵裙、宝蓝盘锦镶花绵裙、白绫细褶裙、石榴裙等;发展到近现代,裙子款式就更加多样化了。

古代女子的裙子色彩艳丽丰富,尤以红裙为最多。红裙有一别名“石榴裙”,经常出现于诗词歌赋中,例如“芙蓉为带石榴裙”、“飘扬血色裙拖地,红裙妒杀石榴花”等。此外,裙子的制作材料也种类丰富,绸、缎、纱、罗皆有,但统称为“罗裙”。裙上还可以作画,刺绣,并点缀饰物,但一般来说,这样的裙子普通妇女根本穿不起,她们所着多为布裙,也没有什么装饰物。

总之,裙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主要下服之一,发展到今天,裙甚至可以作为女性的性别符号来看待。

图二 裙装

1.穿袍服、围裳的采桑妇女(甘肃嘉峪关出土砖画)

2.穿深衣的楚国妇女(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

3.甘肃酒泉丁家闸古墓壁画《燕居行乐图》 4.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宫女所着裙装

5.穿襦裙及半臂的初唐宫女(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壁画)

6.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褐色罗印花褶裥裙

(三)仗官绣蔽膝——其他类服装

蔽膝:蔽膝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汉族的一种男女通用的服饰。“在上古时代属于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尊卑等级的标志。”

蔽膝最早也是上衣下裳的形式,后来只以裳的形式穿用。在形制上,蔽膝主要分为两片,一片用来遮前,另一片用来掩后。(图三)汉代《释名·释衣服》中说:“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的含义是保护,“蔽”的含义则是遮掩。《方言》:“蔽膝,江淮之间谓之袆,或谓之袚,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大巾,自关东西谓之蔽膝。”《说文》:“袆,蔽膝也。”《释名》:“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妇人蔽膝亦如之。齐人谓之巨巾,田家妇女出自田野以覆其头,故因以为名也。又曰跪襜,跪时襜襜然张也。”

“蔽膝在秦汉时期十分盛行,并开始分化出各种等级。女用蔽膝的形式与短裙很相似,在边缘部位装饰有花边图案,并像方巾那样有里有面,一般都采用较厚的锦做面料。女用蔽膝的花色品种很多,就其上面绣花图案来说就有:宝相花、缠枝花、独科花等等。蔽膝在整套服装中的装饰作用很强,穿着时套在长裙的外面,深受贵族仕女以及普通妇女的喜爱。一般劳动妇女还可用蔽膝作为围裙使用,劳动时能避免污垢弄脏衣服,而且动作不受限制,十分方便、灵活,既美观又实用。”沈从文先生也注“蔽膝”为围裙,但相对于围裙,蔽膝更加窄小一些,且长度要达到能遮挡到膝盖的地步,且在搭配礼服穿着时要求蔽膝要和帷裳的下缘齐平。

蔽膝再发展一步,就变得更为精致,形状就像斧头,斧刃向下,就叫作黼,也叫作巿,《说文解字》中写道:“巿,韠也。”在商代出土玉俑身上就可以看到黼,这是贵族阶层的装饰之一,此外,贵族暗金套装还包括高巾帽、舄和华贵的宽腰带。“蔽膝后来一直是帝王百官及命妇祭服中一个组成部分,以‘抚今怀昔’的心情,对上古服饰遗制的追忆,以示穿着者不忘古制。”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妇女下服共可分为三类,裤装、裙装和其他类服装,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颜色更加丰富,款式更加多样,装饰更加美观,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审美意趣的不断加深,但也并没有脱离礼制的范畴,并最终形成了“上衣下裳”的基本着装礼制。

图三 蔽膝

1.元代翟鸟纹蔽膝(1964年出土于江苏苏州曹氏墓,现藏苏州博物馆)

2.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穿蔽膝的跪坐玉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古往今来制作服饰的材料,大抵超不过丝、绢、绵、纱等范畴。通常女性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阶级地位,穿着相应的服饰。纵观《奁史》卷六十四《衣裳门·下服》的内容,提及的下服材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丝: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组成,经空气而凝固成丝缕。我国养蚕缫丝起源于有史以前,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有了丝织品,根据传说,黄帝的元妃嫘祖是最早发明并推广养蚕技术的人。缫丝织绸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商代甲骨文出现了桑,蚕,丝,帛等字,还辟出从‘桑’,从‘纟’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公元前几个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向外输出蚕丝和丝织品了,丝绸之路也是因此而得名的。中国的丝绸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绣工精巧,纺织技术高超,图案纹饰精美,一直享誉全世界,这也是古代中国被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为丝国的原因。

《奁史》中提到的丝织品较少,只有“越女收野茧,缲之。梦神告云:‘此茧壁鱼所化,丝织为裳,必有奇文。’织成,果如所梦”,“陆游诗:‘娉婷初试藕丝裳’”两条内容。

2.绵:通“棉”。棉,“有一年生和多年生两类,北方多是一年生长,南方则有多年生高至一丈左右的木棉树”。其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纤维供纺织及絮衣被用。我国使用棉类织物的历史较麻织物、丝织物晚,1978年崇安县武夷山岩墓船棺中出土一块青灰色棉布,年代距今三千多年,较为罕见。自汉代始,有关棉及棉布的记载和出土物渐多。明清时期,棉花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邱浚在《大学衍义补》中记载:“(棉花)至我朝,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棉织物传入中原地区后,开始因罕见,颇为珍贵,后终因难与精细、高雅的丝织品媲美,多为中、下层人士所用。棉织物具有保暖、吸湿、柔软、透气、价廉等优点,明清以来,遂成为人们的大宗服用面料,广泛用于制作衣、裤、裙、巾、被等。”(图四:1)

《奁史》中提到的棉织品也较少,仅见“波斯婚姻法,壻妇皆着金綖绵袴,戴天冠”一条。

3.毛:指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等,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史前时期就已开始利用。由于气候原因,毛织物不易保存,所以地下出土的毛织物极为罕见,只有新疆地区因为气候干燥,便于储存,才有较多毛织物出土,20世纪80年代扎滚鲁克墓和山普拉墓群分别出土了一批西周末至东汉时期的毛织品。(图四:2)

《奁史》中所提到的毛织品较多,例如“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以其一献韦后”和“打牙犵狫女人以青羊毛织为长桶裙”等。

4.纱:亦作“沙”。“棉、毛、麻、化学纤维等将纤维拉长加捻纺成的细缕,通常用作织布的原材料。历代织品之一。经纬稀疏而轻薄,多以丝为之。周王后、夫人之服,以白沙縠为里,称素纱。”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素纱禅衣。(图四:3)魏晋南北朝之后,纱的用途更加广泛,无论是朝服、公服,也无论冬夏,全部用纱制作。唐代用纱和罗作为衣料来制作女服,轻薄舒适。宋代以后亦指棉纱

《奁史》中所提到的纱织品较多,例如“皇太子纳妃,有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紫碧纱文绣缨双裙、紫碧纱縠双裙、丹碧杯文罗双裙”等。

5.锦:《释名·释帛》:“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帛与金也。”“现代,锦为丝织物类名。即以斜纹、缎纹组织为主,采用无捻或加弱捻的经纬线,织成精致的多彩提花织物……主要用作女性棉袄、夹袄,以及少数民族大袍等。”锦类织物的特点是颜色繁多、图案精巧。(图四:4)

锦织品在《奁史》中提及较多,例如“西河无蚕桑,妇女以外国异色锦为袴褶”等。(www.xing528.com)

6.罗:纹经类织物。《释名·释帛》:“罗,文疏罗,罗也。”织物表面有经纬组织显示的孔眼,这使得罗轻薄透气,具有较强的服用性能。我国生产罗织品的历史悠久,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大量的菱纹罗。“菱纹罗是汉代十分流行的一种高级丝织品,其地经是四经绞组织,织纹是由山地经和绞经脱节而形成的大孔眼。菱纹罗以粗细线条构成菱形图案,并以横式连续排列法分为粗细二档,其粗花纹线条挺秀,菱环相扣,大小套叠组成四周对称的图案;细花纹则工整精细,上下对称,图纹清晰可见,地部网孔雅致匀和,花地分明。”(图四:5)到后来,虽没有孔眼,但有横向空路的织物亦称为罗,如横罗。罗还有生、熟之分,其丝练后而织的为熟罗,未练的为生罗。

罗织品在《奁史》中也较多的被提及,例如“秦始皇宫人服五色花罗裙”等。

7.帛:《说文》:“帛,缯也,从巾、白声,凡帛之属皆从帛。”在中国战国以前,统称丝织物为帛。“‘缯’,汉至元代也作丝织物总称。并用时期,‘帛’多指纯丝织物,‘缯’多称各种各样‘杂帛’。”帛在古时候还曾作为实物货币被使用。

帛织品提及较少,仅“《说文》:‘薉貉中女子无袴,以帛为繜衣’,即裩也”一条。

8.绢:《说文》:“缯如麦□,从糸,肙声。”绢的本义是指结构简单的轻薄丝织物,并成为这一类丝织物的总称。“绢不如丝绸贵重,但又与丝绸相似。所以,用绢之类制成的仿生物品,因其不受季节、时间的限制,就受到人们欢迎。”

绢织品也被提到多次,如“周文王时,令女人服裙,以绢为之。”(图四:6)

9.绫:斜纹底暗花织物。《说文》:“绫,东齐谓布帛之细者曰绫,从糸,夌声。”《释名·释帛》云:“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织绫技艺复杂,史籍屡有记载。“汉代即有生产,六朝时绫与锦同样贵重。唐代尤为发达,名目繁多,公私衣服多用绫,其丝织业以蜀中锦彩、吴越异样纹绫纱罗和河南河北纱绫为着。宋代罗绫则多以提花。元代有大绫、小绫。明代出土丝绸纹样中有落花流水纹。”

绫织品提及也较多,如“皇太子纳妃,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图四:7)。

10.纻:“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多用作夏服。明代纺织业以三吴为最,纻与丝并重。清代以白纻与丝混织,号“兼丝布”,亦为特产。

《奁史》所提及的纻织品也少,仅“命妇常服长裙各色纻、丝、绫、罗、纱随用,随用横竖金绣缠枝花文”一条。

11.绮:平纹底上显斜纹花的织物。《说文》:“绮,文缯也。”《释名·释帛》云:“绮,欹也。其文欹邪不顺经纬之纵横也。”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有菱纹绮,深褐色底,朱红色菱纹(图四:8)。早期,绮类织物普遍用作贵族妇女及舞女的衣裙。魏唐以后,见绫不见绮。

绮织品提及较多,如“罗敷行云:‘湘绮为下裙’”。

12.素:平纹类织物,为白色无纹生绢。《说文解字》:“素,白致缯也。”《释名·释帛》:“素,言朴素也。已织则供用,不复加功饰也,又物不加饰皆目之为素,此色然也。”素“色白,多用作衣料和书写。有匹素、丹素、皓素等种类”(图四:9)。

素织品提及较少,如“傅玄《艳歌行》:‘白素为下裙’”。

13.缟:细白的生绢。平纹类织物。《说文》:“缟,鲜色也。”“传统缟类织物有鲁缟、阿缟,鲁缟为鲁地所产之素绢,阿缟为齐国所产的细软薄缯。”

缟织品提及也少,仅一条“苏轼词:‘青裙缟袂于潜女’”。

图四 下服材料

1.绿色云凤纹暗花绫棉袄 2.新疆扎滚鲁克墓葬出土红地缂变体羊角毛织带

3.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素纱禅衣 4.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绒圈锦

5.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烟色菱纹罗 6.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绢裙

7.织绫方巾 8.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菱纹绮 9.本色素绫画虎皮

本文以《奁史·衣裳门·下服》所涉及的下服材料为基础,通过梳理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利用来制作服饰的材料也越来越多,且每个朝代服饰用料各有侧重,这都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下服对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来说,除了其本身可以遮蔽身体和防寒保暖的作用外,还有很多特殊作用。

(一)政治经济方面

1.彰显身份等级

古代妇女身份地位不同,所着衣物也大有差别,尤以后宫女子最为明显,如《奁史》引《大明会典》记载:“皇后蔽膝随衣色,织翟为章三等,间以小轮花四。皇太子妃蔽膝随衣色,织翟为章二等,间以小轮花三。妃蔽膝随裳色,加文绣重雉为章二等。”此即以衣物彰显身份等级,必须严格遵守,稍有不慎,即为僭越,如《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妇人宴服,准令各依夫色,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

2.作为赏赐之物

在古代赏赐体系中,除土地、房屋、金银外,布帛也占有很大比重,故赏赐衣物并不特殊。以我所做的《奁史·衣裳门·下服》为例,服饰作为赏赐之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皇帝赏赐后妃宫人

皇帝与后妃,是古代最常见的夫与妻、夫与妾之间的关系,在民间夫妻互赠礼物实属平常,但放到皇室,就要加上一个“赐”字,如《奁史》引《古今注》,“隋炀帝制五色夹襭花罗裙,赐宫人及百官母妻。又制单丝罗花笼裙,常侍、供奉、宫人所服”。而宫人作为生活在深宫高墙里的女子,没有自由,且随时可能被皇帝召幸,成为后妃中的一员,故也归到此类,如《奁史》引《中华古今注》:“魏文帝赐宫人绯交裆,即今之裩也。”

(2)皇帝赏赐官员家眷

皇帝赏赐衣物给官员家眷,可以起到施恩于后宅女眷,借此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的作用,还有表彰母亲教子有方,妻子为贤内助之意,如《奁史》引《中华古今注》记载,“汉章帝赐百官母妻罗文胜袴”,引《陈书》:“简文又以不害善事亲,赐其母蔡氏锦裙襦”,就是为了表彰殷不害的孝顺,所以施恩于其母亲,拉近君臣关系。

3.作为进献之物

也可分为两种情况:

(1)地方政府进献中央

因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掌控,所以地方政府官员无论是为了完成贡赋还是为了仕途着想,都必须不时地向中央进献。《奁史》引《渊鉴类函》所引的《五行志》记载:“安乐公主初出降,益州献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黍米。”当时安乐公主极受帝后宠爱,自身势力也不弱,所以地方为了其出嫁而进献是合乎情理的。

(2)少数民族及周边国家朝贡中原王朝

自古以来,无论是为了与中原王朝交好还是为了向中原王朝寻求庇护,少数民族及周边国家对中原王朝的进贡都是很常见的,如《奁史》记载,“俺答妻三娘子入贡,总督吴兑赠以红骨朵云裙,三娘子以此为兑尽力”。

(二)文化方面

1.作为书写之物

因为衣物材料的特殊性,有时可做书写之物使用。《奁史》引《挥尘余语》记载:“沈辽游京师,偶为倡优书淫治之词于裙带,流传达于宫禁。近幸嫔御服之,遂尘乙览。”引《南燕录》:“慕容公主适段丰,丰诛,将命改适。主归第,沐浴自缢,书其裙带曰:‘死后埋我段氏侧。’引《大义集》:“随驾北狩内嫔某氏,有欲犯之者,乃书于裙带上,曰:‘誓不辱国,誓不辱身。’遂自经。”这些都是在以衣物作为书写材料。

2.作为旗帜之物

这是衣物并不常见的作用,其作为旗帜使用应具有偶然性。《奁史》引《贵州通志》记载:“镇远人拾得一裙,呼为圣婆裙,一十二幅。每与苗战,即揭裙以为帜,苗见帜,即败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名胜志》有载:“相传明洪武元年(1368)天柱金凤山道乾和尚来开辟圣德山,修建寺庙供奉圣婆,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朝山日,星移斗转,兴衰更迭,后为歌场。”贵州省三穗县城东20公里瓦寨镇岑楼山脚圣婆墓前有圣婆碑,碑文记载圣婆姓杨,为节妇,圣婆护佑黎民,扶正祛邪,为土人世代信仰。所以苗人见圣婆裙为帜即败去,是因为宗教信仰。此外,古人认为女子不洁,所以见到女性裙子作为旗帜,就直接退去了。

3.作为民族交流之物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国一直和周边国家地区及其他民族保持着良好的交流,经济往来,文化融合,朝贡贸易。这一点在服饰上也有所体现,《奁史》引《西河记》记载:“西河无蚕桑,妇女以外国异色锦为袴褶。”西河的妇女用外国的锦做袴褶。《奁史》引《元氏掖庭记》:“凝香儿服玉河花蘂之裳,于阗国乌玉河生花蘂草,采其蘂织之为锦。”引《飞燕外传》:“帝御流波交縠无缝衫,后衣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这些皆说明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服饰材料、形制等的影响。

(三)生活方面

1.藏匿作用

古代无论男女日常服饰均较为宽大,这就为藏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不论是藏人还是藏物,如《奁史》引《史记》记载,“晋屠岸贾攻赵氏,赵夫人遗腹生男,屠岸贾索之,夫人置儿袴中。及索,儿无声”。还有引《魏书》的记载:“平文皇后王氏生昭成,平文崩,昭成在襁褓。时国内有难,将害帝子,后匿帝于袴中,得免。”还有引《齐书》记载:“丘围鱼复侯子响,密作启,藏妃王氏裙腰中,自明。”

2.医药作用

《奁史》中有以女子衣物入药的记载,如引《千金方》,“胞衣不下,以本妇裩覆井上”及引《本草纲目》:“阴阳易病,取妇女中裩近阴处烧灰服”和引《肘后方》:“令病不复,取女人裙带一尺,烧研米饮服”,但是否真有药用价值已不可考。

3.特殊作用

此种用途多用于后宫皇后防备后妃时所用。《奁史》引《汉书》记载:“上官皇后,霍光外孙也。光欲后擅宠有子,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袴,多其带。注:穷袴,有前裆,不得交通。”以穷袴禁止后妃与皇帝交合,防止后妃生下孩子,威胁到皇后的地位。也用于古代丈夫防止妻子出轨,如《奁史》引《娱书堂诗话》:“古乐府:‘护惜安穷袴,堤防托守宫。’”穷袴守宫皆防闲之具,丈夫让妻子穿上穷袴,用带子系牢,以防妻子出轨。

在这里,穷袴的作用与贞操带(图五)类似,其出现是因为封建社会贞洁观对女子的压迫,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甚至去青楼,养外室,女子就只能“出嫁从夫”,为丈夫守身如玉,甚至穿上“贞操带”,影响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且其性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丈夫的性需求及为丈夫传宗接代,而非为了让自己获得性快感,有的甚至在丈夫去世后还要为其守节,这也是男女性别差异在服饰文化上的体现。

综上所述,下服是古代女子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通过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的女子们曾经明艳鲜活的形象,看到千百年前工匠的高超工艺与精巧心思,看到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及其他民族的交流,看到整个社会文化理念的具体表现,看到朝代更迭、世事变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