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发现高胆固醇饮食不易诱发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后,便开始探寻各种使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1954年,Malinow等人决定改变既往单纯喂养高胆固醇饮食的策略。当时已有人发现甲状腺素可抑制胆固醇合成,Malinow等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可导致胆固醇水平降低,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升高胆固醇水平的临床现象中受到启发,在给予鼠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加用甲硫氧嘧啶(ethythiouracil)。
甲硫氧嘧啶是治疗甲亢的药物,能够显著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降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Malinow等加用这种药物是为了制造甲减鼠模型,这种鼠模型由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鼠,其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将显著减弱,使体内胆固醇合成增加。同时,给予鼠高胆固醇饮食。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减少了鼠胆固醇的代谢,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胆固醇的摄取。结果发现,试验鼠体内血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鼠均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www.xing528.com)
同年,Wissler的研究组进行了类似实验。不同于Malinow等人的“双管齐下”策略,Wissler等人采取的是“四管齐下”,他们给予鼠“四合一”复合饮食配方,即由脂肪、胆固醇、胆碱和硫脲嘧啶(thiouracil)组成。硫脲嘧啶与甲硫氧嘧啶相似,同为抗甲状腺药。结果表明,在接受上述饮食喂养的93只鼠中,有31%的鼠冠状动脉内膜下发现脂质沉积,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alinow、Wissler及之前Hartroft的实验以确凿的证据证实,在人为损害鼠胆固醇代谢功能的基础上,再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将促使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