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法国Cherzeul把在胆结石中发现的一种具有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1841年,俄国Vogel证实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胆固醇。1856年,现代病理学的奠基人,德国鲁道夫·魏尔啸(Rudolf Virchow)首先提出胆固醇在血管壁堆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脂质浸润学说。1889年,Lehzen和Knauss报道了一例患有FH的3岁孩子,他的皮肤出现大量黄色瘤。该患儿于11岁因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尸体解剖发现患儿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大动脉内壁同样存在类似皮肤“黄色瘤”样的病理改变。这是最早提示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相关的研究。1904年,德国Marchand首次提出“动脉粥样硬化”这一概念。
1910年,被称为“类固醇之父”的德国阿道夫·温道斯(Adolf Windaus)在研究人体尸体解剖标本中的胆固醇时,发现不同标本来源乃至不同组织中的胆固醇含量并非是均匀分布的:与健康人主动脉壁所含的胆固醇比较,那些冠心病患者主动脉壁所含的胆固醇含量明显要高。而且,这些高含量的胆固醇大量沉积在主动脉壁的粥样斑块内,其胆固醇含量是正常主动脉的20~26倍。温道斯及时地向世人报告这个伟大的发现,他认为,这些积聚在粥样斑块且异常高于正常主动脉壁乃至主动脉其他非病变部位的胆固醇,显然是标识此类病变的一个显著病理特征。他甚至大胆预测,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潜在原因。他也最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异常升高有关。
1974年,美国科学家Goldstein和Brown以纯合子型FH患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发现了细胞膜表面有高亲和力的LDL受体。1983年二者提出了经典的LDL受体介导的LDL内吞机制,阐释了LDL-C体内清除过程。FH患者就是由于LDLR基因突变导致其数量异常或功能缺陷,妨碍LDL体内代谢清除,使得患者血液中LDL-C水平过高,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这为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学说提供了最为直接和充分的证据。(www.xing528.com)
此外,有研究显示(图11-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早期,包括胆固醇在内的脂质会沉积到内皮下,这一结果支持胆固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
可以看到,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早期,最先是动脉内-中膜增厚,随后脂质再沉积到内皮下,然后再是巨噬细胞的进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