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孤立、零散、平面的问题,探索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本课题致力于解决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上按照主题单元进行教学的弊端,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童话等,体裁各异,造成了语文知识结构、篇章结构上的割裂和隔断,没有形成结构规律,难以实现能力迁移。因此造成了当今语文教学也是我校存在的问题:一是孤立,即在教学中就文教文、就文读文,缺乏联系;二是零散,即教学缺乏整合性和结构性;三是平面,即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我们致力于探索出基于教材结构进行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策略,重在打破教材中的单元界限,依据单元整合点,整合教材内和课外阅读材料,重组教学内容,精选优化学习资源,构建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提质、优化”。
(二)根据学段学科核心能力发展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写提纲笔记的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明确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够完整清晰达成上述要求的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就是——提纲笔记。借助提纲笔记,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培养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小学高段语文的整体感知主要包括:认识结构、感知文体、概括内容。林崇德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以语文概括为基础的。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在阅读中一是朗读与默读的阅读形式,二是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的阅读内容,三是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因此学会写提纲笔记这一阅读方法在小学的高段至关重要,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课文整体的认知能力,更考查了学生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应学会通过写提纲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从写较简单的提纲到写复杂提纲。在五、六年级四册教材中,出现了许多文体: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学生要熟练把握文章的脉络,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梳理课文脉络:如说明文运用抓要点画表格的形式理清说明顺序;散文则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感受描写的顺序;记叙文通过画情节曲线的方式体会情节的发展,同时,同一类文体也可用多种方法去梳理脉络,我们以这一方法为整合点,对相同相似的文体进行重组,以单元整合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www.xing528.com)
(三)提纲笔记是思维可视化的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可视化是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对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文章结构等的整体感知与概括,借助列提纲,就像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重新经历一番,不光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脱离了感知记忆的层面,理清了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借助可视化的图表,展示学生归纳演绎思考的过程,真正做到将内在的思维过程外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掌握了知识背后的规律。
因此,在本小专题中,我们的基本主张是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以“提纲笔记”为切入点,研究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重组及其整合方式,旨在借助“提纲笔记”的整合,深化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关于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理论,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理解感悟能力,进而实现自主阅读和自主习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