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新时代:1980年至今的实践成果

改革开放新时代:1980年至今的实践成果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学校与国家和社会一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乔永洁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就职于观澜小学。从1978年到2013年,观澜小学曾经有过六位校长在任。张校长任职期间,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具有观澜小学传统特色的教育形式和要求也赋予了时代的内容,得到恢复和落实。

改革开放新时代:1980年至今的实践成果

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学校与国家和社会一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那时起,学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一次被激发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朱自清先生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春》一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正是观澜人走进20世纪80年代时心态的写照。

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的“拨乱反正”,1985年中央教育体制改革文件发布,上海市在90年代开始“一期课改”“二期课改”的推进。学校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等各个领域都有建树和发展,涌现出以乔永洁为代表的一代优秀教师,形成一大批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在“教书育人,德育领先,教学为主,发展个性,向科学实验要质量”办学思路的引导和激励下,学校各个方面都在成长着。

学校管理常规逐步恢复正常发展,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德育内容条理化、课堂教学多样化、少先队活动系列化、教育力量网络化、评估考核科学化”的引导下,思想品德教育逐渐形成整体效应;规范常规、研究教学、措施得力等发展要求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以探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途径为目标的课外活动蓬勃展开……总之,学校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一)教学改革长发展

从现有的资料看,观澜小学在小学学段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里都有值得称道的成果问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保证。[7]在这些成果中,以特级教师乔永洁名字命名的“乔氏数学教学法”独树一帜,成为观澜小学至今值得骄傲的代表。

乔永洁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就职于观澜小学(当时称城厢镇小学)。从教数十年来,乔永洁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诣。他长期深入探索教学原则,重点试验教学过程,广泛研究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上海首批特级教师之一。

乔永洁撰写的《备课札记十二篇》《“早期孕伏知识促进智能发展”的初步研究》《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等研究论文,多次获得川沙县及以上奖励。他还曾参加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编写,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观澜人文——学校发展史料汇编》对“乔氏教学经验”的梳理,这一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教学思想、两个备课特点、三个课堂教学活动环节、四个教学原则、五个教学方法”。

一个教学思想:立足知识,着眼智能,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

两个备课特点:一是处理好主导(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材及其他教学媒体)三者关系。二是每堂课设计安排三个系统,即(1)目标系统(学习目标),要求一堂课既有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又有一系列具体的小目标;(2)执行系统(学习任务),要达成一个个教学目标,就要有相应的教学措施来保证实现;(3)反馈系统(学习评价),要及时吸收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如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活动。

三个课堂教学活动环节:即练习—发现—开拓。教学中先启发学生在练习中发现新情况与问题,并通过思维活动认识其实质,找到解决方法,从而开拓知识面与思路。

四个教学原则:包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思维为主线”原则、“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原则、“从整体出发,按知识结构的系统进行教学”原则和“面向全班、因材施教”原则。

五个教学方法:包括每节课开始用3—5分钟进行基础训练;新授课设计系列题组,领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局部训练到整体掌握;学生受训练的机会均等;练习有层次性、思考性。[8]

尽管那时没有“学情分析”“支架式教学”等术语,但是从乔永洁的论著、课堂实录、备课笔记等资料中,处处体现着“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基于精准学情分析的支架式教学”的智慧。

不难看出,作为“乔氏教学法”核心和标志的“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以旧知新、动态分析、着眼智慧”等内容,是几代观澜人一直在探索、尝试的新实用教育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结和提炼。毫无疑问,在新实用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乔永洁等一批教师的带领下,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研究、推进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从黄炎培先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实用主义教育的论述中汲取营养。为此,学校专门印发了杨保恒、黄炎培编译的《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组织教师学习、研读该教育法,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新实用教育提供了资源。

(二)办学思想逐渐明确

任何一所成功的学校都离不开校长的引领,观澜小学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从1978年到2013年,观澜小学曾经有过六位校长在任。正是这些前任校长兢兢业业的工作,才有了观澜小学的今天。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这六位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为新实用教育思想形成所作的贡献。

1.张海源校长(1978—1986年):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978年的中国,百废待兴。

张校长践行“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狠抓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改进课堂教学,稳步推进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办学思路,并以“改进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等为重点,从课程建设入手,重建教育秩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张校长带领管理团队,从业务学习、钻研教材、统一要求、研究教法、集体备课、专题研究、经验总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使学校教学工作不仅有序,而且向有效的更高要求不断前进。

在张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克服困难,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美术舞蹈笛子、刺绣编织、种植、朗诵、故事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张校长任职期间,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具有观澜小学传统特色的教育形式和要求也赋予了时代的内容,得到恢复和落实。

与此同时,学校整理完善管理制度,对学校教学活动、会议活动、财物管理、教师职责、教师激励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为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施承祖校长(1986—1989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正式发布,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施承祖校长任职期间,正是全国性教育改革的起步阶段。

施校长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想教育为首要任务”的办学思想,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结合《小学生守则》的贯彻实施,系统化、层次化地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在原有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提升。与此相应,施校长注重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少先队组织等各方的合力,推出以“家庭教育咨询站”为模式的家校合作新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活力,产生合力,提高效率

在教学方面,施校长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能的开发;既要进行必要的讲授,又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重视面向大多数,又要兼顾两头,拔尖补差,提高教学效率”等教学改革思想,在备课、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狠抓具体落实,为以乔永洁为代表的一批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者的涌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在施校长的领导下,教师深化以兴趣活动为形式的课程建设,在“讲质量、有创造、出成果”的要求下,出现了创造游戏、创造玩具、自编故事、创造舞蹈的热潮,观澜小学特色课程初显成效。

施校长在“培养创造型学生,首先教师要成为创造型教师”指引下,不断提高教师的文明素质和专业素养,为观澜小学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宋汉观校长(1989—1991年):把学生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宋校长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首位的基本理念,深入实施《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深化和拓展“五爱教育、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习雷锋精神”等德育活动,进一步健全校内班主任、任课教师、少先队等“全抓共管”的德育机制,完善校外家庭教育咨询、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军民共建等德育资源建设,使学校德育形成校内外的强大合力。

宋校长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安排、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各学科教育的互相融合,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益,坚持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师德教育,加强教学规范,开展“向乔永洁学习”活动,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研究中、教学科研中锻炼成长提供保障。

4.施柏林校长(1991—1997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施柏林校长任职期间,学校成功举办了建校160周年校庆。结合校庆,施校长明确提出了传承“诚、勇、勤、朴、实、新”六字校训的要求,在发扬光大百年老校优秀文化的同时,创成绩、求发展、树形象、创一流。

在施校长的主持下,学校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注意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大胆提拔青年教师担任学校中层职务。施校长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拜师学教”活动,使观澜小学的青年教师有长足的进步。

在学校发展中,施校长坚持“德育首位,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学校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全校大部分学生参加了文体艺术、劳动等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并有多位学生在市区比赛中获奖。

在任职期间,施校长已开始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坚持学校重大事件研究制度,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并制定教师评优、教师工资制度等管理制度,使学校规范化办学有了深层次的发展。

5.卫玉芳校长(1997—2004年):规范办学,全面育人

在任职期间,卫校长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学校生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的思想,全面分析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学校实际,提出认清形势、规范工作、提高素质、为百年老校再创辉煌打好基础的目标;促进教师成长,打造优质课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实现全面育人;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优化学校教学设施,显示出学校悠久的文化底蕴。(www.xing528.com)

学校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创品牌特色的办学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师生素质层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要求,在突出课堂改革的同时关注德、体、美、劳诸方面工作,在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并逐渐形成武术教学特色。

6.徐安鸿校长(2004—2013年):传承创新,文化立校

徐校长明确提出,把“文化立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办学方向,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办学理论和实践,将“在继承中创新,建设优质观澜文化”作为主题思想。在观澜精神大讨论的基础上,确立求真、求是、守信、踏实的观澜精神。

徐校长特别重视优秀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一系列活动,为传承和弘扬观澜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主要包括修建并开放校史陈列室,系统展示办学历史,弘扬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组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以“走进观澜”“在古城墙边成长”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通过景、物、人、事、史,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观澜小学历史和文化;主持编写了《观澜人文》等书籍,全面梳理观澜小学的成长史,汇编校史资料等。

徐校长以其清醒、务实、低调的工作作风,始终潜心于以课程建设、有效管理等为主线的学校内涵发展,按照“治校求和谐,和谐促发展”的原则,营造和谐校园,通过拟定《观澜教师职业形象及评判标准》《观澜学子形象标准》等方式,启发、引领师生明观澜理、做观澜人、行观澜事。

回顾这一段段历史,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

1992年浦东新区成立、2004年学校恢复使用“观澜小学”校名、2012年川周路新校区启用,这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开启了观澜小学发展的新时代

在几任校长的主持下,结合素质教育大讨论、校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等路径,从学校的历史发展及文化积淀上下功夫,经过数年努力,形成了“文化立校,为孩子生命发展奠定宽厚基础”的办学理念;明确遵循“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哲理,本着“求真、求是、守信、踏实”的观澜精神,注重以“学用结合”的新实用教育思想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共同打造以“真·实”为特征的学校文化。[9]

(三)在分享和互动中提升与完善

百年观澜小学,一直有一个信念:“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在观澜小学186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是“闭门办学”,而是在与社会各界、兄弟学校、家长校友的交流互动中成长的。我们深深懂得:只有将自己的心得、收获与同行分享,同时也从同行的经验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沦为井底之蛙,始终保持新实用教育的活力。

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何士祁,他痛感川沙虽“延袤数十里,士风朴淳,时闻弦诵,独未有书院之设”,因此捐俸银创办书院,让川沙地面上的读书人有切磋交流的机会,其目的不仅是让读书人闭门读书,而且是立足于改变民风民俗

1903年,黄炎培等之所以不顾地方官员的反对,坚持改观澜书院为川沙小学堂,其初衷固然受教于蔡元培“你们出校,必须办学校来唤醒民众”的教诲和嘱托,也源自其通过教育改变家乡的梦想。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前往日本,但他回国后不久,即投入办学实践,成为川沙学务公会、川沙劝学所的实际负责人,特别是“发起成立江苏教育会,并使其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教育社团”,这本身就体现了这种在“分享”“互动”中,实现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努力。

1913年,由杨保恒、黄炎培编译的《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不仅成为当时观澜小学教师的读本,更是推广到各地小学,对传播实用主义教育,进一步完善实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现有资料记载,民国时期,尽管时局动荡,但观澜小学与其他学校的互动并未中断。全国解放后,随着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观澜小学成为“上海市重点小学”之后,这种分享和互动更呈现出热潮。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对外宣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经验,也让观澜小学从与外界的交流中获益良多。

改革开放时期,观澜小学举办了更多的分享、交流活动。仅以《观澜人文——学校发展史料汇编》中“大事记”[10]的不完全记录,从1979年到2004年,校级以上此类活动就达35次之多,其他日常的交流和分享活动更是不计其数。

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共同走向优质均衡”的号召,观澜小学也积极参与了浦东新区陆续推出的“城郊结对”“柔性流动”“支援随迁子女学校”等各种活动。遵循新实用教育的原理和行动要领,观澜小学不仅按照“学以致用,为用而学”的指导思想,切实帮助兄弟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案例,验证、完善和丰富新实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近年来,此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各类活动的范围和层次也在逐步提升。

其中,比较典型的活动包括:

2010年起,学校派教师参加上海市“愉快教育”集团的培训和研讨,乔佩琼老师在“愉快教育论坛”上题为《“乔氏教学法”在“为学而教”实践中的应用》的发言,受到好评。

2014年10月18日,学校在浦东教育“百年老校论坛”上作《以“实用教育”托起“观澜梦”》交流,受到欢迎。

2014年11月18日,学校在“浦东新区教学展示周”活动中作《“实用教育”在学校课程改革中发展性运用研究》专题介绍,并进行课堂展示。

2015年,区级重点课题“实用教育在学校课程改革中发展性运用研究”结题,并作现场展示活动。

2016年,区级课题“基于实用教育思想,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经各方努力,按时结题,并于2019年获得浦东新区教科研评选三等奖。

2017年,学校主持的区级子项目“新实用教育思想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在区级层面交流,并作课堂教学展示。

2017年,学校承办了教育局主办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新实用教学展示活动。

2018年,市级项目“基于实用教育思想,运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库,优化英语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基于实用教育思想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及其指导研究”分别予以立项并进行研究与交流。上海市中小学校长参与暑期培训并作交流。

2018年,市教委组织“上海市课改三十年展览”,观澜小学以“新实用教育”为主题的课改经验入选并作介绍。

2019年,暑期校长培训,观澜小学推进新实用教育做法和经验,《探索“让宝宝学得开心”的秘诀》作为经验,向全体培训对象推广。

2019年,笔者在“全国深化愉快教育展示交流研讨会”作《新实用、真愉快,两位一体共圆梦》交流。

2019年,笔者在浦东新区教学工作会上作《出“实锤”,敲开“评价”硬骨》交流。

2018—2019年,笔者作为上海市选送的培训参与者,参加长三角教育培训和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不仅汲取了同行们的经验,而且使我校的新实用教育也受到了关注。

近年来,我校不仅坚持“走出去”,更积极主动探索“请进来”。不仅与国内来自贵州、山东、吉林等省市的同行进行交流互动,而且与来自加拿大等国家的同行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186年的漫长探索过程中,尤其是1903年以来,观澜小学的实践一直浸润着当年黄炎培提出的“实用主义”的基本理念,正是这些不断摸索和实践成为新实用教育的源泉和基础。

【注释】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2]徐安鸿、施承祖、施柏林、金松林:《观澜人文——学校发展史料汇编》,2011,第2页。

[3]着重号系本书作者所加。

[4]徐安鸿、施承祖、施柏林、金松林:《观澜人文——学校发展史料汇编》,2011,第20—21页。

[5]徐安鸿、施承祖、施柏林、金松林:《观澜人文——学校发展史料汇编》,2011,第20—21页。

[6]金维萍、徐安鸿、施承祖、钱筱蕾:《观澜春秋——“走进观澜一百八十年的故事”之纪念刊》,2014,第57、61页。

[7]金维萍、徐安鸿、施承祖、钱筱蕾:《观澜春秋——“走进观澜一百八十年的故事”之纪念刊》,2014,第69—71页。

[8]金维萍、徐安鸿、施承祖、钱筱蕾:《观澜春秋——“走进观澜一百八十年的故事”之纪念刊》,2014,第69—71页。

[9]参见《践行“真·实”文化优化管理方式培养核心素养——观澜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15—2020)》。

[10]徐安鸿、施承祖、施柏林、金松林:《观澜人文——学校发展史料汇编》,2011,第10—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