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征三号甲:挑战高空的火箭

长征三号甲:挑战高空的火箭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二号”卫星相继诞生。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于1986年立项研制,主要任务是发射“东方红三号”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历时8年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运载火箭。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首发运载一箭两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高轨道新运载火箭诞生,“长征”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提高到了2600千克。

长征三号甲:挑战高空的火箭

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拓展空间活动范围,从近地轨道到3.6万千米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从距地球38万千米远的绕月轨道,再到拜访八大行星,甚至飞出太阳系。每一次飞跃,都大大提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促进了一系列基础科学、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为了发展自己的卫星通信技术,我国开展了第一期卫星通信工程,代号“331工程”。“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二号”卫星相继诞生。作为我国第一个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卫星较小,质量仅1300千克左右,只有4个转发器,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发展的卫星通信事业的需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研制、发射更为先进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于1986年立项研制,主要任务是发射“东方红三号”卫星。当时设计了三种型号,出于模块化和通用化的考虑,“长征三号甲”是单枚三级火箭,捆绑4个助推器就成了“长征三号乙”,捆绑2个助推器则是“长征三号丙”。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历时8年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运载火箭。1986年2月,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中央决定开展我国第二期卫星通信工程,并于3月31日批准立项,5月31日正式命名为“862工程”。该工程的核心是“东方红三号”。当时,“东方红三号”卫星是国内具有20世纪80年代最新技术水平的通信卫星,其质量约2.2吨,“长征三号甲”火箭是与其配套的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甲”火箭在充分继承原有长征型号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百余项新技术,其中在研制中突破了氢氧发动机、四轴惯性平台、氢能源伺服机构、冷氦增压系统四大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运载火箭的适应性,增强了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我国运载火箭设计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www.xing528.com)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结构如下:

“长征三号甲”火箭全长52.52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3.35米。火箭起飞质量约242吨,起飞推力2962千牛。火箭一、二级采用常规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三级采用低温推进剂液氧/液氢。火箭一级装有四台并联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单台海平面推力为75吨,每台均可在伺服机构带动下作切向摇摆,以实现对火箭飞行姿态的控制。二级发动机由一台主机(推力75吨)和带四个小喷管的游动发动机(推力为4.8吨)组成,游动发动机喷管可作单向摇摆,以实现对箭体飞行姿态的控制。三级则采用新研制的氢氧发动机,具有真空二次启动能力,由两台独立的单管发动机并联而成,每台推力8吨,可在伺服机构带动下双向摇摆,实现对三级箭体飞行姿态的控制。

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首发运载一箭两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高轨道新运载火箭诞生,“长征”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提高到了2600千克。同时,以“长征三号甲”火箭为芯级,捆绑4枚液体助推器形成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和捆绑两个助推器形成的“长征三号丙”火箭也相继研制成功,其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达到了5100千克和3800千克。它们的运载能力可以覆盖世界上大多数通信卫星,并具有适应性好、继承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是我国发射对内、对外高轨道卫星的主力。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技术参数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