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歌、茶舞,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茶歌的另一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鲥鱼歌»,即属这种情况。这首歌是正德九年(1514年)按察佥事韩邦奇根据«富阳谣»改编而成的。歌词曰:
“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别县,茶兮不出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
歌词唱出了富阳人民采办贡茶和捕捉贡鱼所遭受的侵扰和痛苦。
茶歌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是完全由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江西一首民歌«十二月采茶»唱道:
“正月采茶是新年,奴把金钗典茶园,典得茶园二十亩,当典契书两吊钱……四月采茶茶最旺,男也忙来女也忙,郎在水田插秧忙,奴在茶山怕茶黄……十二月采茶又一年,手托茶盘收茶钱,各位茶钱还给我,让我夫妻好团圆。”
又如景德镇民歌«采茶忙»唱道:(www.xing528.com)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今年的桃花比不上茶叶鲜,采茶的姑娘爱茶山,茶山代代乐无边。”
这首民歌,迄今仍在广泛传唱。
在史籍中,有关我国茶叶舞蹈的具体记载很少。现在能知道的,只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的“茶灯”。
茶灯、马灯、霸王鞭等,是过去汉族比较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茶灯,是福建、广西、江西和安徽“采茶灯”的简称。它在江西还有“茶篮灯”和“灯歌”的名字;在湖南、湖北,则称为“采茶”和“茶歌”;在广西又称为“壮采茶”和“唱采舞”。这一舞蹈不仅各地名字不一,跳法也有不同。但是,一般基本上是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也可以三人以上)参加表演。舞者腰系绸带,男的持一钱尺(鞭)作为扁担、锄头等,女的左手提茶篮,右手拿扇,边歌边舞,主要表现姑娘们在茶园的劳动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