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茶具:瓷器多彩,紫砂器闻名

明清茶具:瓷器多彩,紫砂器闻名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茶具在人们的观念上已与酒具分开,并且愈加成为审美、收藏之物。明、清茶具的丰富多彩,实际上是陶瓷工艺高度发展的反映。明、清两代瓷器色彩斑斓,造型多样,在历代瓷器中存世最多,对今天的影响也最大。以文徵明、唐伯虎为代表的“吴门四家”既钟情于诗文书画,又陶醉于山涧清泉、松壑风声,听琴品茗,使“文士茶”渐趋至精至美的境地。紫砂器之所以出名,源于其良好的性能,尤其适用做茶具。此后,紫砂茶具的

明清茶具:瓷器多彩,紫砂器闻名

茶之品味,恐怕重在一个“真”字。茶之品饮,对于地广物博,民族众多的泱泱大国而言,必然是各尽其妙,因地制宜。凡有茶叶参与之饮品,皆统称作茶。而狭义的喝茶,就只能指以茶叶为主炮制出的饮品了。即便这样,也还有茶的原味、真味问题。陆羽的贡献之一,在于唤起人们重新认识茶的本味,注重原汁原味。以后的“大龙团”、“小龙团”等饼茶的研制,本意也是追求茶的原味。但精益求精的结果,往往是画蛇添足,失去了本意。饼茶发展到后来,难免妄加香物,捣为细末后,本味失真,加上制作程序烦琐,所以有必要改革了。

宋太宗下诏制团茶一样,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即现在的散茶)。饼茶被散形叶茶取代的结果,是在饮茶方式上由过去的烹茶、煎茶变为冲泡茶叶,此法一直沿续到现在。其实,冲泡散茶在唐、宋时已有之。试想,烹煎一次茶要茶具齐全,水、火讲究,饼茶本身的精选更不必说,因此,颇适合宫廷宴饮、文人雅集,而要在民间推广,自然会有所简略,冲泡茶叶散片的方式便应运而生。并且,改制诏令出自朱元璋之手,也很合乎他贫民出身的本色。此为戏言。朱元璋的原意,是“国家以养民为务,岂以口腹累人”,主要在于为下层人民减负,同时颁令停贡的尚有金华香米、太原葡萄酒等。茶由饼到散的变化,恐怕在元以前就已出现,明初的改制,一方面是适应已存在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促进了散茶改进。在品饮方式上,既是皇帝倡导,无论上下雅俗,皆要以冲泡为正宗主流了,虽说皇帝旨意也有鞭长莫及之处,到清代,仍有地方进贡紧压饼茶的;更有一位震钧先生,读了«茶经»后忽发思古之幽情,也作专文一篇,名«茶说»,老调独弹且按古法亲自烹煎试验。既然称之为试验,可见此类事件已到闭门造车的程度,当属凤毛麟角。冲泡散茶,既去繁就简,亦不失真味,饶有情趣,日益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得以广为传播。

明、清茶具在人们的观念上已与酒具分开,并且愈加成为审美、收藏之物。

明、清茶具的丰富多彩,实际上是陶瓷工艺高度发展的反映。

瓷器的兴盛繁荣当以景德镇为代表。从洪武年之后,明廷在景德镇设御器厂,承担皇家用品及赏赐、外交礼品瓷器的制作,景德镇官窑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明、清两代瓷器色彩斑斓,造型多样,在历代瓷器中存世最多,对今天的影响也最大。明代釉下彩瓷器有青花、釉里红两类;釉上彩瓷器则有斗彩、三彩、五彩、刻填彩等多种;颜色釉瓷器有白釉、铜红釉、钴蓝釉、青釉、黄釉、矾红釉、孔雀绿釉等。而此时的民窑产品也不乏精品。瓷器工艺上的登峰造极,反过来促使茶艺所追求的品茗境界达到新的高度。以文徵明、唐伯虎为代表的“吴门四家”既钟情于诗文书画,又陶醉于山涧清泉、松壑风声,听琴品茗,使“文士茶”渐趋至精至美的境地。在有些明代青花瓷壶上,以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飘逸的“高士”形象,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

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瓷器发展的高峰。康熙瓷造型古朴敦厚,釉色温润;雍正瓷轻巧媚丽,多白釉;乾隆瓷造型新颖,制作精致。往后,随着饮茶风俗世俗化,民间茶具生产日见繁荣,内中虽有精品,也有市井味、乡土气。而作为收藏品的古物或精品,虽量少却依旧是爱好者们的雅玩,代表着另一种方向。(www.xing528.com)

明、清茶具的另一大内容是紫砂。紫砂陶器是我国陶瓷器具中的重要一员,紫砂工艺是我国陶瓷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它与其他陶瓷器相比有许多特点,所以往往在陶瓷史上单独成篇。

紫砂器是江苏宜兴特产。宜兴地处江南鱼米之乡,苏、浙、皖交会处,距扬州杭州、苏州、上海、南京均不远,北通大运河,故而在明、清两代是农贸重镇,也是文化中枢,是文人荟萃之地。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使紫砂工艺得以发展。

紫砂泥是一种水云母—石英高岭石黏土,含有较多铁矿物,化学组成特点是含铁量高、助熔剂含量低,其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都与瓷石接近,而与陶土相差较远。紫砂泥分紫泥、红泥(朱砂泥)、绿泥三种。紫泥是制作紫砂器最主要的泥料,仅产于宜兴黄龙山;红泥产于宜兴丁蜀镇西香山一带,其烧成温度偏低,通常用作化妆土或制作小件器物;绿泥的数量最少,且大件作品很难烧好,故一般作化妆土,只有极少数作品单独用绿泥做成。这三种泥都是“泥中泥”,即夹杂于其他泥矿之中。在宜兴开采泥矿,大约1000吨泥料中才得到1吨紫砂泥,可见来之不易。紫砂泥加工成的坯件,经1100℃-1200℃氧化焰烧成,即可得到以紫红色为主、外观雅致、质地坚固的紫砂陶器了。

紫砂器之所以出名,源于其良好的性能,尤其适用做茶具。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用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不易变质,内壁无异味,能耐温度急剧变化,烹煮、冲泡沸水皆不会炸裂,传热慢而不烫手。除去这些颇合实用的优点外,紫砂泥可塑性好,较之其他黏土更易成形,泥料渗水性理想而容易和润,烧制后不易变形,这些又是紫砂器具设计制作成各种优雅款式、造型的有利条件。

紫砂茶具起源于宋代。1976年在宜兴丁山羊角山宋代窑址中发现了几件残破的紫砂高颈壶、矮颈壶和提梁壶,以提梁壶为多,这说明当时的紫砂壶主要用于煮茶。另外,在一座南宋的水井遗址里也发现了两把紫砂壶。那时的器物都比较粗糙。元代紫砂壶有文献记载,即蔡司霑«霁园丛话»,称曾得到一件紫砂壶,上有“且吃茶,清隐”五字。而紫砂壶真正得到发展,是在明代晚期。正德嘉靖时开始出现了名家名作,尽管这些作品流传绝少,但名人既出,无疑标志着紫砂工艺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到万历以后,随着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陈仲美、惠孟臣等名家辈出,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也色彩纷呈,各有特色。

紫砂壶到了清代更受青睐,渐渐成为贡品。有几位皇帝亲自指定烧造式样,兴味盎然。当时器型极为丰富,仿生技巧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名家如陈鸣远、许晋候、陈隐龙、杨友兰、邵德馨等,一时人才济济。到嘉庆道光时期,陈鸿寿(曼生)、杨彭年的创作独树文人壶特色,风行一时。清末,紫砂壶制作总体走向衰落。商品化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产品。仅名人名作仍留守精致神韵的一方净土,如黄玉麟、邵赦大、王东石等的作品。此时,既有著名文人如陈鸿寿与杨彭年的合作,亦有参与制作紫砂茶具者,如梅调鼎、吴大徵、吴昌硕任伯年等。此后,紫砂茶具的制作似走着普及实用器皿与艺术欣赏为主两条路子。名家名作更多是创作,在实用的形式上予以升华、提炼,达到美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