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茶具及茶事概述-中国茶文化(第2版)

宋元茶具及茶事概述-中国茶文化(第2版)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元时期茶肆、茶楼兴盛。南宋临安茶馆接纳天南地北来客,成为社交场所。另外,随着茶饮推广普及,自宋代起的国家茶政开始对茶叶实行国家专营,称榷茶。这两项针对茶事的国策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茶具与茶事相适应,五大名窑争奇斗艳,继唐代“南青北白”格局后出现了色彩缤纷的瓷艺世界。宋代盛行斗茶,所用茶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福建建窑兔毫盏。

宋元茶具及茶事概述-中国茶文化(第2版)

茶文化大唐盛世勃兴而发展,接下来的宋王朝更使其穷极精巧,走向极致。其中原因,与皇室提倡很有关系。

北宋共历九帝168年。太祖赵匡胤在位仅十余年,太宗于976年继位,年号“太平兴国”,茶事亦在促“兴”之列,因为就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即下诏要求向朝廷贡茶,并且贡茶的样式必须是“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就是要贵贱有别,使喝茶体现天子龙威。当时有名的贡茶基地是福建建安,产地境内凤凰山一带称北苑,故又称所产之茶为北苑茶。北苑茶以龙凤团茶(即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的饼茶)著称。咸平年间,丁谓研制出更精良的“大龙团”进贡皇室。庆历间蔡襄造“小龙团”又胜一筹。以后,元丰间有“密云龙”,绍兴间有“瑞云翔龙”,大观初年出白茶,宣和年又有“细水芽”、“龙团胜雪”等,这些多有龙字龙纹的皇家专用品名贵一时,皇帝曾用来作赏赐物,但出手吝啬,欧阳修那样的一代名臣在朝为官二十余年亦仅得一饼龙凤团茶,可见其珍罕程度。宋代还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的含义又引申开去。到了“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手里,茶艺自然又被大做文章,他亲撰«大观茶论»,鼓吹斗茶之妙,由此,斗茶之风盛极一时,达官显贵、平民百姓、文人墨客乐此不疲,成为宋代品茗特色。

斗茶时先要把杯盏温一下,然后是调膏,即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盏中,注入一点沸水,把茶末调制成膏状。接着,是关键的点茶,即将开水冲入杯、盏、碗内,须冲点,收止自如,不多不少;再用一把小帚状的茶筅搅拌、旋转,以使茶面色泽鲜白、均匀,汤花(茶汤上的泡沫)要紧贴边沿,以保持时间久者为胜。当时用的是北苑茶,其名目已多达四十余种。起初,斗茶尚有择优进贡之意,后成为一种娱乐和自我调养的功夫。

斗茶引出的另一种相关趣味小技是分茶。所谓分茶,即是将汤花调制成各式图案,其状千变万化,颜色对比分明,极具观赏性。据传宋徽宗为近臣表演过,惜此技法已失传。

斗茶、分茶固然与皇帝喜好有关,但自觉投入此道,将茶艺与书画诗文融为一体,使品茗提高到精神境界的,要数一批文化名人,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其中不乏茶道高手。他们品茗、赋诗、作画,留下许多千古名作。大书家蔡襄任福建运使,监制北苑茶,研制出小龙团茶以岁贡,一斤二十饼,深得宋仁宗珍爱。堂堂大宋皇帝竟舍不得将此物赏赐臣下,只在举行郊礼祭典前的斋戒时刻,才抖抖索索赐一饼于“两府各四人”,那八名宫人剪金为龙凤花贴其上,视为奇玩,哪敢享用。又如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情意甚笃,在诗书、古物、情趣盎然的生活中,二人当然也毫无例外地受世风影响,深谙品茗之道。李清照创茶令,即一人出题考另一人,答对者饮茶,输者只能闻得茶香。二人在寓所“归来堂”如此烹茶、行令,一赌输赢,亦人生乐事。

宋、元时期茶肆、茶楼兴盛。南宋临安茶馆接纳天南地北来客,成为社交场所。另外,随着茶饮推广普及,自宋代起的国家茶政开始对茶叶实行国家专营,称榷茶。而在边境地区则以“茶马互市”(以茶换马)形式做贸易。这两项针对茶事的国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茶具与茶事相适应,五大名窑争奇斗艳,继唐代“南青北白”格局后出现了色彩缤纷的瓷艺世界。当然,陶瓷器皿的用途远不止于茶事,而通过茶具倒可窥见陶瓷工艺之美的鳞爪。

宋代民间窑场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出名的磁州窑以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为特色,朴实淳厚的风格为我们留下了茶史、民间工艺的珍贵资料。比如,它多用文字(诗句、用途说明等)、花鸟、野景、马戏等图案作装饰,时时透着乡土气息。磁州窑影响较广,华北就有山西介休洪山镇窑、榆次孟家井窑,山东淄博磁村窑,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等,产品有相同特点。磁州窑系古代文献提到较少,但在当时的作用、影响不小。

五大名窑中的定窑一族,常见于文人笔墨,苏轼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五代时定窑已较发达,北宋后以其象牙白、乳白的釉色和刻花、划花、印花装饰而闻名。器型有碗、盘、盂、盏托等。安徽萧县萧窑,山东博山窑,山西平定窑,江西临川窑、吉州窑等都仿制过定窑产品。(www.xing528.com)

在宋、金享有盛名的钧窑,以其天青、天蓝、蓝灰、灰绿、葱绿、黑绿、月白、红紫等丰富多彩的釉色见长。它在元代渐渐形成体系。

耀州窑系是与磁州窑系几可比肩的另一著名民窑系统。它以青瓷为主,兼烧白釉、黑釉、绛釉等,以刻花、划花青瓷为最著名。

南方的青瓷窑场,当以浙江龙泉窑为最著名。它起自五代,在南宋为高峰,清康熙以后衰落。其北宋产品造型稳重,品种丰富,流行浮雕莲瓣纹。南宋时,烧造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釉色,品种繁多,几乎涉及日用品的大部分,与茶事有关的也不少,如渣斗、杯、盏、碗、壶等。

五大名窑中汝窑窑址发现很晚,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有关记载也有些神秘。这与其传世品少也有关系。宋人叶寘有“汝窑为魁”之说;陆游«老学庵笔记»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文献中或称其釉色卵白、鸭蛋青、“汁水莹厚如堆脂然”,釉面开细纹片,即蟹爪纹。其传世品总计不足百件。

官窑哥窑也是五大名窑成员,以哥窑的龟裂开片最著名,形成独特的美感。

宋代盛行斗茶,所用茶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福建建窑兔毫盏。其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异常美观。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白色泡沫汤花,故名重一时。苏轼“来试点茶三昧乎,勿惊午盏兔毛斑”,黄庭坚“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都是咏此茶盏的名句。

元代的制瓷也较可观,产品在器型、釉色等方面为明、清两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有些器物比较粗糙,有的厚实、拙朴,形成自己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