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宗贞元九年,唐代茶叶产量达200万担

德宗贞元九年,唐代茶叶产量达200万担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陈椽茶叶通史的估算,德宗贞元九年全国产茶200万担,人均竟达3.64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唐人烹茶大体有两种方式:一是陆羽茶经所述的“煮茶法”,其法是投茶于釜,煮而饮之。但资料表明,唐人饮茶仍多用煮茶法。茶经载有29种茶具。由于茶事发达,唐人渐渐萌生了精品意识。对茶类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等等说法,阳羡茶、蒙顶茶是上了唐代名茶谱的。

德宗贞元九年,唐代茶叶产量达200万担

a.已普遍实现茶树的人工栽培种植技术。据陆羽«茶经»所载,全国植茶区遍及43个州郡,划定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大茶区。其实,«茶经»对当时产茶地区的记载,并不完全。如茶叶原产地之一的云南,就明显疏漏了。这是因为陆羽限于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对有些地方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据陈椽«茶叶通史»的估算,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全国产茶200万担,人均竟达3.64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发明了蒸青制茶法,较之魏晋的采叶作饼前进了一大步。

b.饮茶习俗已较为普遍。«茶经»说:“茶之为饮……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音输,古国名,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有学者认为是江陵、重庆,不足取。)间,以为比屋之饮。”这就是说,茶作为饮料,到了唐朝,西安、洛阳两个都城和湖北、山东等地,竟是家家户户饮茶。

c.饮茶方式非常讲究。唐人烹茶大体有两种方式:一是陆羽«茶经»所述的“煮茶法”,其法是投茶于釜,煮而饮之。操作程序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分茶、饮茶。二是苏虞«十六汤品»所载的“庵茶法”。其法是撮茶末入盏,注汤击拂。操作程序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撮茶入盏、注水入瓶、注汤入盏、击拂、饮茶。庵茶法不失为一种创造,并开了宋人饮茶法之先河。但资料表明,唐人饮茶仍多用煮茶法。

d.工具革命。蒸青饼茶的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皆有适用工具,且配套成龙。当然并非全由唐人创造,但是唐人作了重大的改进。«茶经»载有19种饼茶采制工具,包括: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工具。制作这些工具的材料很普通,不过竹、木、泥、石、铁、纸而已,就地取材,制作简便,利于在茶农中推广使用。(www.xing528.com)

随之而来的是煮茶、饮茶器具的系列化,茶具与食具混用的时代最终结束。«茶经»载有29种茶具。

唐釉下彩执壶

e.萌生精品意识。由于茶事发达,唐人渐渐萌生了精品意识。陆羽总结了广大茶人的看法,评定了天下名茶、天下名泉。«茶经»对八大茶区粗评,定为“上、中、下”三等。又具体到一地,根据土质、气候、生长情况的优劣,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又云:“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对茶类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等等说法,阳羡茶、蒙顶茶是上了唐代名茶谱的。陆羽还评定了天下之水,排了座次,庐山五谷水帘水为状元,由此引发了一场“品水公案”,千余年后才由乾隆皇帝一锤定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