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1965年,35岁的巴菲特收购了一家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企业,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由一家纺纱厂变成巴菲特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而标准普尔500家指数内的股票平均才上涨了近50倍。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
如果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以一句话加以总结,那就是集中投资战略。巴菲特投资成功的方略是多方面的,其中当数“集中投资”的方法最有效。巴菲特认为要选出最杰出的公司,精力应用于分析它们的经济状况和管理素质上,然后买入长期都表现良好的公司,集中投资在它们身上。对于分散投资,“股神”说:“分散投资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法,对于那些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的人来说,分散投资是没什么意义的。”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一生中真正值得投资的股票也就四五只,一旦发现了,就要集中资金,大量买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几家公司上,如果投资者的组合太过分散,这样反而会分身不暇,弄巧成拙。
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巴菲特往往也是选择一些资源垄断性行业进行投资。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来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资源垄断性企业占了相当大的份额。如巴菲特2001年上半年大量吃进中石油股票就是这种投资战略的充分体现。
很多投资者片面地认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算保险。因此,他们没有集中资金,反而将有限的资金四处出击。今天看这只股好,就买进,明天又听说那只股票是黑马,就赶快追。结果区区几万、几十万或者上百万资金被七零八乱的股票所肢解,导致手中股票少则三五只,多则10余只。常常一段时间不是这只股涨,就是那只股跌,一年忙到头,好的可以赚点钱,中的打平手,不好的情况下则是负增长。有的人年复一年,也不善于总结,总认为运气不好,其实这是犯了一个投资的大忌。分散投资不等于使风险得到分散,同样,集中投资虽然有风险集中的弊端,但只要把握得当,坚守一定的操作纪律,风险还是可以控制的。
从表面上看,集中投资的策略似乎违背了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规则。不过,巴菲特对投资者提出了这样的忠告:“成功的投资者有时需要有所不为。”他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论是错误的,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www.xing528.com)
纵观中外股市操作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精心选股、集中投资,很少有分散投资能带来辉煌收益。这一点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极为重要。
关于集中投资,巴菲特认为:当遇到比较好的市场机会时,唯一理智的做法是大举投资或集中投资。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建议投资者将股票适当集中,手中的股票控制在5只以内,便于跟踪。有些股民20多万资金买了二三十只股票,这么多股票,盘面很难跟踪,对有把握的市场机会重仓参与。
巴菲特将“集中投资”的精髓简要地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为此,巴菲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评估它的管理状况而不是用于跟踪股价。巴菲特告诫投资“门外汉”们:注意力要集中。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首要之处是:记住股市大崩溃。即是说,要以稳健的策略投资,确保自己的资金不受损失,并且要永远记住这一点。其次,让自己的资金以中等速度增长。巴菲特主要的投资目标都是具有中等增长潜力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被认为会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