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8年信用紧缩引发的中国经济恐慌与金融供给侧改革

2018年信用紧缩引发的中国经济恐慌与金融供给侧改革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以来的信用紧缩,本身是个结构性的问题,但却带来了恐慌性的影响,导致各界对中国经济失速下滑的担忧剧增,也是中央政策边际调整的关键触发因素。图6-52018年高等级与低等级信用债融资分化结构性的信用紧缩之所以带来了全局性的恐慌,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的债务违约是从0到1的质变,对新生事物的恐惧导致金融机构无所适从。资管新规使这部分同业非标受到严厉监管,难以顺利续接,从而明显放大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018年信用紧缩引发的中国经济恐慌与金融供给侧改革

2018年以来的信用紧缩,本身是个结构性的问题,但却带来了恐慌性的影响,导致各界对中国经济失速下滑的担忧剧增,也是中央政策边际调整的关键触发因素。从企业债券融资的情况来看,信用债净融资额在高评级与低评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呈现出明显分化(图6-5)。高评级主体和国有企业融资规模较2017年均有所恢复,而低评级主体和民营企业融资规模则不断收缩,即便在7月央行增加MLF资金支持信贷投放和信用债投资等政策推出以来,低评级主体的融资状况也未见好转。

图6-5 2018年高等级与低等级信用债融资分化

结构性的信用紧缩之所以带来了全局性的恐慌,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的债务违约是从0到1的质变,对新生事物的恐惧导致金融机构无所适从。前期爆发的企业债务潮看似山雨欲来,但其违约率不足1%,更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债券违约的常态水平。但中国一直有刚性兑付和政府担保的传统,因此,债务违约从0到1不啻“惊险的一跃”。当上市民企开始出现违约现象时,背后更是映射出大多数非上市民企的生存状况,势必进一步推升民企的风险溢价;而当国企债务的刚兑信仰面临崩塌时,自然也会掀起进一步的全局性恐慌。(www.xing528.com)

二是信用紧缩威胁民企加杠杆的持续性,金融非但不能更好地支持,反而可能压制实体经济的内生活力。2018年以来,出现了看似比较蹊跷的“国退民进”现象:国企在去杠杆,民企在加杠杆;国企投资增速在放缓,民企投资增速在加快。经过梳理发现,民企加杠杆有主动成分在,但更可能是被动为之。这种被动的加杠杆体现在:民企的资金可得性和价格与国企向来不可比拟,更糟糕的是民企的投资回报率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低于国企,即民企的盈利在相对恶化,而资金链在不成比例地收紧,两端叠加的冲击可想而知。因此,倘若信用环境持续紧缩,民企的被动加杠杆是不可持续的。

三是一些城投平台投融资活动突然停顿下来,造成基建投资明显失速。这里有信用紧缩的缘故,银行不知道要不要、能不能再给城投放款,也有财政政策上不确定的因素。莫尼塔调研发现,不能“回表”的城投平台债务(不在此前银监会可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城投平台目录上)要不要启动第二轮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一些地方公益性项目究竟能不能让城投平台来承担部分融资职能(对此财政部审计署的解释似乎有所出入,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干脆不投),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这部分的信用紧缩,根子在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上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多多少少都有“不怕不做事,就怕做错事”的倾向。2016年,金融机构贷款增量中,基建行业占比达到16.5%,明显高于制造业的0.7%和房地产业的1.9%;回顾2011年,基建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15.6%、26.7%和3.2%。基建行业在信贷投放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当这部分信用面临收缩时,会对整体社融增长产生显著拖累。

四是2014—2016年大量发展的同业非标融资面临到期高峰,造成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资管新规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减少金融空转的方式,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2014—2016年大量通过同业委外链条流入实体经济的非标资产,从2018年开始进入到期高峰(按照3年久期推测)。据估算,这一时期平均每年的同业非标增量可能接近4万亿。资管新规使这部分同业非标受到严厉监管,难以顺利续接,从而明显放大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严监管“短期内也可能形成一定叠加,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形成扰动”,正涉及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