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突破“临门一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启动,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于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继2015年2月17日《存款保险条例》推出后,2015年10月24日起,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不再有上限。
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迈出重要一步。2015年“8·11”汇改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为了减缓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冲击,缓解外汇市场上的羊群效应,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
三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主体框架基本形成。2015年10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投产上线,初步构建了跨境资金流转通道。一个月后,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债券交易也全部实现券款对付结算。2016年8月,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外汇期权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另一方面,征信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2013年3月,国务院发布《征信业管理条例》,成为中国首部征信业法规。同年11月,《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出台,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同时积极推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接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四是促进消费金融发展。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积极支持新消费领域的政策措施。(www.xing528.com)
五是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序推进。
在产品创新方面,债券融资工具不断丰富,推出绿色金融债、资产支持票据、永续票据、双创债务融资、绿色公司债、熊猫公司债、可续期公司债、创新创业公司债等债券品种。同时,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央企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国协、国同、国创、国新”引导基金等“国”字头基金相继成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成为股权投资市场的中坚力量。
在制度建设方面,2015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首次明确公开募集与非公开募集界限。2015年开始陆续出台《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等文件,大幅降低企业并购条件,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和活力。国务院印发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开展优先股试点;提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企业挂牌、股票发行和并购重组的审查效率;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效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