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5分钟成朋友,第一印象沟通桥梁

5分钟成朋友,第一印象沟通桥梁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印象”好比演员登台亮相,“第一炮”打响了,可能博得满堂彩,否则也许是倒好。“第一印象”这个感性认识,是正确认识一个人的第一阶段,正确的认识必然要依赖于“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有大约40%的内容与声音有关。可见,第一印象是能否与人进一步交往的重要条件。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机遇,创造财富,创建美好的人生。

5分钟成朋友,第一印象沟通桥梁

“第一印象”好比演员登台亮相,“第一炮”打响了,可能博得满堂彩,否则也许是倒好。虽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日久见人心”,虽说我们心里也明白看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可为什么还相信“第一印象”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对人们的认知起了“先入为主”的作用。人的交往也是如此。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生活节奏如同飞快奔驰列车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证实一个留给他不美好第一印象的人。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它能帮助你迅速适应环境,融洽关系,使生活和工作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结果】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任何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都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我们认识一个人,先是通过眼、耳等感性器官直接感受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一印象”,它属于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对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进行综合、推理、判断,上升到理性认识,才可能得出那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文化水准等实质性的结论。“第一印象”这个感性认识,是正确认识一个人的第一阶段,正确的认识必然要依赖于“第一印象”(除了已被实践证明并得到公认的人)。

当你新到一个地方,与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必定会给对方留下某种印象。从这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主要是关于对方的表情、姿态、仪表、服饰、语言、眼神等方面的印象。它虽然零碎、肤浅,却非常重要。因为,在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下,第一印象往往能对人的认知产生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初次见面的最初4分钟,是印象形成的关键期。

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者们得以成功描绘出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因素:

(1)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内容与外表有关。

不仅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就够了,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细微差异。

(2)第一印象有大约40%的内容与声音有关。

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

(3)第一印象中只有少于10%的内容与言语举止有关。

媒体策划专家有一句名言:要给人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钟。首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可对我们的推销总是有益处;第三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不容易磨灭的,长相凶恶的人谁也不喜欢,而慈眉善目却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没有自信的人总是让人觉得缩头缩尾,有些人就是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好印象既有利于人际交往,也能给自己换来丰厚的回报。事实上,美国有学者发现,职业形象较好的人,其工作的起始薪金比不大注意形象的人要高出8%~20%。而不良的印象则会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遗憾,如在生意场上,有些人因为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以及礼仪规范,最后导致与成功失之交臂。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如果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别人就有可能不愿意继续了解你,你的优点也难以被别人发现和接受。如果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比较好,即使你身上有一些缺点,对方也会用自己最初的印象帮你掩饰那些不足。社会学家就第一印象问题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公众场合中,人们总是对那些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者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并且愿意与这些人交往。

当然,正确认识一个人,不能单凭“第一印象”,由于时间、场合、条件和信息不足的限制,由于表面现象(外貌、打扮、举止、口才)的影响,这个“第一印象”有时会和这个人的实际才智和内心世界相差甚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不坏,但人们常常只见其“金玉”而不见其“败絮”;花言巧语的人会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进一步交往,才会发现其虚伪。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对一个人的全面、客观的认识,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虽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毕竟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眼下竞争激烈,瞬息万变。在人际交往中,长久相处的少,短暂交往的多,容不得我们文火慢煨地去品味他人。在许多情况下难得有下一次的再认识,或者就因为这糟糕的“第一印象”而失去下一次再认识的可能。

可见,第一印象是能否与人进一步交往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的机遇、顺畅的办事环境、深植人心的形象表现……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留给他人什么样的印象。人们往往借助几分钟时间内产生的印象,就会确定是否有与你再次交往的必要。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机遇,创造财富,创建美好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由形象到印象决定了他的路有多宽,人们是从你的言行举止中去感悟你的能力和责任的。瞬间的印象,反映一个人素质品格的长期修炼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人们立刻靠直觉对你进行总结:你的可信度如何,你的社会背景怎样,甚至你的经济条件如何……所以如果你掌握了第一印象要诀,注意到细节表现,别人给你的分数可能就会立即提升。于是有人会说:“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喜欢你。”

有些人可能会说,是不是要我们为了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去弄虚作假呢?不是的。如果你仅仅为了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把内心真实的东西掩盖起来,或许可以一时取悦于人,但不久就会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接触中暴露出你的本来面貌,那反而更糟。这样的话,那些容易留下不良印象的人,该怎么办呢?

其实,第一印象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它需要你的努力。从根本上说,它离不开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和修养水平,离不开进行经常性的心理锻炼。心理学家提出下面几条建议:

黄金法则一: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是赢得对方重视的关键。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

一般来说,自信的人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轻松、勇敢、幽默、果断、诚信、开放。而实际上,有很多人表现出来是对批评很敏感、优柔寡断、容易悲观、固执等,其实这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自信是人们对自己才干、能力、知识素质、性格修养以及健康状况、相貌等的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信组成是包括20%外在的表现,如长相、穿着;而80%是来自内在的涵养,如言谈举止、气质、个性、处事方式等等。所以,自信心的树立需要关注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尤其是内在自信心的树立。

胆小害羞的人往往因为胆怯而不敢与人交往,结果交际范围仅限于很小的朋友圈子,变得越来越孤僻、退缩。这些胆小退缩的人很少与人交往,并不是他们自恃清高,而是相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受欢迎的,别人不愿与己交往的。如果他们形成了这样消极的自我概念,即对自我的一种稳定的认识,那他们在行动上就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得让人很难接近,很难交往。当你认为自己是可爱的,能够被别人接受,你就会表现得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爱的,人们愿意与之交往,而交往的人越多,就越会增加他们的自信,从而在别人面前就不那么胆怯退缩。

对于第一印象没有自信的人首先要树立自信。试着从塑造个人风格开始,你必须事先决定想给人留下亲切的好印象还是深刻难忘的印象,然后每次与陌生人见面时,就能散发出你想要的感觉

【案例】王军自从大学毕业到现在2年了还没找到工作,又没女朋友,感觉自己越来越没自信了,什么事都不敢做,和朋友一起都是跟在别人后面没有主见,做什么事都很紧张,遇到喜欢的人连话都不敢说,更不要说表白了。现在跟陌生人交谈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好,内向不会说话,做事的能力也不如他们,不敢正视他们,自己好像在自卑中无法自拔。

心理咨询师解析:现实生活中像王军这种例子很多。此时应该从内在和外在着手重新树立信心。不妨从日常生活中培养一些有利于树立信息的习惯,让自信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挑前面的位子坐;

(2)练习正视别人;

(3)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

(4)练习当众发言;

(5)咧嘴大笑;

(6)怯场时,不妨道出真情,使自己平静下来;

(7)试用肯定的语气消除自卑感;

(8)自信培养自信;

(9)做自己能做的事。

黄金法则二:怀有诚意地和陌生人微笑吧,这是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

“微笑无需成本,却创造出许多价值。微笑使得到它的人们富裕,却并不使献出它的人们变穷。”——英国斯提德。

大笑容易使人觉得张狂,浅笑容易使人觉得小气,狂笑极易生出乐极生悲之感,阴笑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微笑貌似平平淡淡,其实却是恰到好处。它既是一种含蓄,也是一种表达;它既是一种单纯,也是一种丰富;它既是出于礼貌,更是发自内心。的确,微笑最美。

当然,微笑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令人温暖的微笑,这表示“我喜欢你;见到你,我很高兴”。嘴角的表情和双眸都能流露笑意的话,就能给人好印象。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于初见时的第一眼感觉,而人与人初次见面时,表情就是决定印象好坏的最大因素。心理学认为“微笑”就是“接纳、亲切”的标志,也就是说当你微笑时,等于告诉对方“我不会害你”、“我对你并没有敌意存在”。第一次见面时若没有笑容的话,会让对方感到紧张,以为你在拒绝他,难与你亲近。嘴角上扬、连眼神也在笑的表情就是一种好感的表示。当你一直微笑地看着对方时,就能消除对方的警戒心。

【案例】在屈一平当保险推销员的头半年里,他没钱租房,没钱吃饭,没钱坐车。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每天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自清晨从公园长椅上“起床”,他就向每一个碰到他的人微笑,不管对方是否在意或者回报他的微笑,他都不在乎。而且,他的微笑似乎永远是那么的由衷和真诚,让人看上去是那么精神抖擞和充满信心。终于有一天,一个常去公园的大老板对屈一平的微笑产生了兴趣,他不明白一个吃不饱饭的人怎么还会如此快乐。他提出请屈一平吃一顿好饭,可是屈一平拒绝了。他请求这位大老板买他的一份保险,于是屈一平有了自己的第一笔业务。这位大老板又把他介绍给自己在商界的朋友。屈一平的自信和微笑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他的微笑被称为“最自信的微笑”。

黄金法则三:外表仪容得体大方时,人们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

“如果你穿得邋邋遢遢,人们注意到的是你的衣服;如果你穿得无懈可击,人们注意到的才是你这个人。”——法国顶级服装设计师香奈儿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仪容、姿态、服饰、风度等。在人与人的交流之中,相互传递信号主要有三种。加利福尼亚大学阿尔伯特·马哈宾博士称其为3V:视觉信号(Visuel)给人印象占的比重是55%、声音信号(Vocel)占38%、语言信号(Voal)仅占7%。

有些人习惯于不修边幅,这本来属于个人私事,不过在一个新环境里,别人对你还不完全了解,过分随便有可能引起误解,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

通过着装打扮我们能在一瞬间就断定出这个人与那个人的差异,也能马上感受到谁与自己是同类,谁与自己是异类,而且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个性如何。穿着类似能拉近距离,差异太大则会形成距离。也许你觉得这样的断定太过主观,不过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一向对颜色敏感的人就会看对方的衣服颜色做出印象判定,对流行敏感的人则会对时髦感或配件的搭配来决定对方是哪类人。如果品位相同就会有亲近感,品位不同当然就有疏离感了。当然,衣着仪表得体并不是非要用名牌服饰包装自己,更不是过分地修饰,因为这样反而给人一种油头粉面和轻浮浅薄的印象。

【案例】方小姐很看重自己的衣着,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挺有讲究:出席朋友宴会,她爱穿庄重的长裙;与男友约会,则穿青春活泼的短裙配外套;出门旅游或上街购物,爱穿干净整洁看上去精神利落的牛仔服;晴天爱穿粉红色的毛衣,阴天则穿浅绿色的女式西服……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明快靓丽,无论是上班还是走在大街上,她都是人们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她漂亮而不妖冶,引人注目却不张扬,男女同事都喜欢和她交往。

黄金法则四:言行礼貌幽默、待人不卑不亢,谁也无法拒绝与你相处。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国孟德斯鸠。

很多人在社交中总担心没有出众的言谈来打动大家,吸引别人的注意,以至于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使表情、动作都变得十分僵硬,这都是自尊心太强造成的。因此,应放松心情,保持自己的既有特点,而不要故意矫揉造作。

要注意你的言行举止一定要得体礼貌。在说话时要注意组织好你的语言的通顺度,不要表现得太强势,或者说话时抢风头、露锋芒。可以适当使用幽默的字眼,这样可以使对方觉得你很和蔼很容易接近,愿意和你交朋友。注意语言表达简明扼要,不乱用词语;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打断;不追问自己不必知道或别人不想回答的事情,这会给别人以恶劣的印象。

言谈要有幽默感。在社交中,谈吐幽默的人往往取胜;没有幽默感的人在社交中往往会失败。在交际场合,幽默的语言极易迅速打开交际局面,使气氛轻松、活跃、融洽。在出现意见有分歧的难堪场面时,幽默、诙谐便可成为紧张情境中的缓冲剂,使朋友、同事摆脱窘境或消除敌意。此外,幽默、诙谐还用来含蓄地拒绝对方的要求,或进行一种善意的批评。平时应多积攒一些妙趣横生的幽默故事。

待人要不卑不亢。不亢,就是不骄傲自大;不卑,就是不卑躬屈膝,做出讨好、巴结别人的姿态。前者引起别人反感,后者则有损自己人格。如在参加面试时,不宜因为渴望得到这份工作而表现出谄媚主考人的样子。

【案例】《文汇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报道,题目是《一口痰“吐掉”一项合作》。某医疗器械厂与美国客商达成了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协议,第二天就要签字。可是,当该厂厂长陪同外商参观车间的时候,向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这一幕让外商彻夜难眠,他让翻译给那位厂长送去一封信:“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要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一项已基本谈成的项目,就这样“吹”了。

黄金法则五:友好真诚相待,没人可以抵挡你的善意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www.xing528.com)

交际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对方松懈、失去警戒心。所谓最佳表情就是不要让对方觉得自己是笑里藏刀,要保持率直、毫无用心的表情。有位长辈嘴边常挂着一句口头禅:“横向的皱纹增加还没有什么关系,但要小心别让眉宇之间的纵向皱纹长出来。”真诚的人能给他人安全感,这是赢得他人信任的重要条件。在商业社会中最忌讳的就是过于尖锐的处理方法,所以要让自己养成保持柔和表情的习惯。

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开阔的胸襟。这并不只是表现在脸上就可以了,而是要出自于内心。唯有真正地拥有一副宽广的胸襟,才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成熟而稳重。

在倾听对方说话时你的眼神一定要注视对方,要让对方感到你的真诚(使对方感到没有被忽略),要在第一次见面时了解对方的工作、爱好、经济等方面的情况,要为你们以后见面打下伏笔。

即使在陌生人面前,凡是答应人家的事,一定要办到。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即使不便当面拒绝,讲话也要留有余地。为了讨好别人,明明办不到的事情也包揽下来,只会弄巧成拙,最终引起别人不满。

【案例】我们身边常有这样一种人,为人热忱,初次见面就为人帮忙着张罗,但是你从不会防备他。李华就拥有这样的特质,大老远,你就可以看到他对你微笑着打招呼,上前跟你唠叨个不停,可你从不觉得他烦人。只要小区里搬来新住户,他都会主动上前帮忙,还会告知对方这个小区有什么特色,都有哪些人,最近的超市在哪里……也许他过于热情了,但是他们都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以后的日子自然就跟李华常常来往,现在他可是这个小区的“社交名人”啊。

初次见面,交际双方都希望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建立融洽的关系。同时尽快消除生疏感,缩短相互间的感情距离。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做到呢?

(1)以简洁得体又别出心裁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

无论是在哪种社交场合,扩展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自我介绍。要设法出奇制胜,让对方牢牢地记得你,而且是记得正面的形象。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就等于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和简洁独特的自我介绍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能叩开交际的大门。

这是一段个性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张静。张飞的张,不是文章的章哦,风平浪静的静;然而此时我的心中正排山倒海,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忐忑的心情,用最快的速度接纳我。这样加以说明,对方会认可你的幽默风趣,也会更容易记住你。说到爱好时,最好具体,往小的方面说。比如你喜欢画画,千万别说热爱美术,可以说擅长画树。喜欢音乐就说你喜欢什么乐队,或者某个曲子。介绍不要长,要有亮点。有一两个亮点就够了,别像说相声似的。自我介绍时扫视对方的眼睛或眉心,效果最好。实在不行就找个点平视,千万别看天花板和地面。

(2)通过建立某种关系来拉近距离。

从人的心理上来讲,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排他性”,对自己的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往往不自觉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跟自己无关的则有一定的排斥性。因而在交谈中这类关系的点出就使对方意识到两人其实很“近”。这样,无论对方地位高低,都能较好地形成坦诚相谈的气氛,打通初次见面由于生疏造成的心理上的“设防”,无形中就缩短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比如亲戚老乡这类较为亲密的关系会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使交际双方易于建立信任感。特别是突然得知面前的陌生人与自己有某种关系,更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初次见到曾帮过自己的人时,不妨当面讲出,一方面向对方表示了谢意,另外无形中也加深了两人的感情。一个同学在跟一个高年级学生接触时的头一句话就是:“开学时就是你帮我安置床铺的。”“是吗?”那个同学惊喜地说。接着两人的话题就打开了,气氛顿时也热乎了许多。那个高年级同学的确帮过忙,不过开学初人多事杂,他也记不得了。而这个同学则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这些,给对方很大的惊喜,也使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一层。一般说来,每个人都对自己无意识中给别人很大的帮助感到高兴。见面时若能不失时机地点出,无疑能引起对方的极大兴趣。

(3)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找出双方的“共同点”。

初次见面的人,如果能用心了解与利用对方的兴趣、爱好,就能缩短双方的距离,加深对方的好感。中国有个成语说得好:投其所好。例如,和中老年人谈健康长寿,和少妇谈孩子和减肥,和孩子谈米老鼠、唐老鸭等。即使是自己不甚了解的人,也可以谈谈新闻、书籍等话题,这都能在短时间内使对方喜欢上你。

交谈中,可以设法找出与对方的“共同点”,实在没有的话,可以善意地“制造”几个“共同点”。任何人都有“求同”心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因同族或同伴意识而亲密地连结在一起,各种各样的兴趣协会之类的组织便应运而生。如果你能找出与对方拥有的某种“共同点”,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在无形中让对方产生亲切感,一旦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双方便很容易推心置腹了。

例如,出自同一个母校或属于同一星座等,都喜欢番茄口味的热狗,不喜欢潮湿冰冷的天气……只要运用得当,这些都可以延伸出一连串的话题。平时,要多收集各种热点话题,到关键时刻这可是消除双方防备的有力工具。

自己给周围的人们留下何种印象?属哪一类型?自己本人无以得知。例如,我们只有通过照片和镜子来观察自己的神态。用镜子映照的脸部,与现实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照镜子,形象左右颠倒,差别很大。留长发,左右换戴一下发饰,镜面映照的脸部也会与实际相差很大。如何得知你到底给别人留下何种印象呢?请用下列测验确定一下吧!

每题有三种答案,请在你认可的项目上打“√”。

(1)与人初次会面,经过一番交流,你能对他(她)的举止谈吐、知识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准确的评价吗?

①不能 ②很难说 ③我想可以

(2)你和别人告别时,下次相约的地点:

①对方提出的 ②谁也没有提这事 ③我提议的

(3)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个人,你的表情:

①热情诚恳,自然大方 ②大大咧咧,漫不经心

③紧张局促,羞怯不安

(4)你是否在寒暄之后,很快就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①是的,对此我很敏锐 ②我觉得这很难

③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5)你与人谈话时通常坐姿:

①两腿靠拢 ②两腿叉开 ③跷起“二郎腿”

(6)你同他(她)谈话时,眼睛望着何处?

①直视对方的眼睛 ②看着其他地方

③盯着自己的纽扣,不停玩弄

(7)你选择的交谈话题:

①两人都喜欢的 ②对方所感兴趣的 ③自己所热衷的

(8)通过第一次交谈,你们分别所占用的时间:

①差不多 ②他多我少 ③我多他少

(9)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

①很低,以至于别人听得较困难 ②柔和而低沉

③声音高亢热情

(10)你说话时姿态是否丰富?

①偶尔做些手势 ②从不指手画脚

③我常用姿势补充语言表达

(11)你讲话的速度怎么样?

①频率相当高 ②十分缓慢 ③节律适中

(12)假若别人谈到了你兴趣索然的话题,你将如何?

①打断别人,另起一题 ②显得沉闷、忍耐

③仍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评分标准:按表中的标准进行自我评分,再进行汇总。

答案记分表题目选项①得分选项 ②得分选项 ③得分113523153513451355136513735183519351103511113512135测试结果:

分数为0-22:首次效应差

也许你感到吃惊,因为很可能你只是依着自己的习惯行事而已。你本心是很愿意给别人一个美好的印象,可是你的不经心或缺乏体贴、或言语无趣,无形中却使别人对你做出错误的勾勒。必须记住:交往是种艺术,而艺术是不能不修边幅的。

分数为23-46:首次效应一般

你的表现有着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时又有不够精彩之处;这使得别人不会对你印象恶劣,却也不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必须重视努力在“交锋”的第一回合显示出最好形象。

分数为47-60:首次效应好

你的适度、温和、合作给第一次见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对方是你工作范围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触者,无疑他们都有与你进一步接触的愿望。你的问题只在于注意那些单向的对你“一见钟情”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