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在博士生、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写作中究竟应该担任什么角色?多数导师会承担起一名催促者的角色,有时,我也正是这样做的。但现在看来,这样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
早年我拿到博士生交给我的论文时,常常会跟学生说,“你的论文还没有到交给我的程度”,至今我的已经成为博导的学生也用这句话回答博士生。话是这么说,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出学生需要导师的帮助。一种情况是学生“机械”地写论文只是为了交论文、为了发表论文,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确不知道要写什么、怎样写才合适。面对这两种情况,导师要有积极的心态,相信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学生的写作技巧也可以提高,这是导师最起码可以做到的。从学生拿来的初稿看,绝大多数学生,即使快毕业了,都需要论文写作的指导。我不喜欢简单地指责学生“论文写得不好,要认真修改(或重写)”。其实,对于正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导师和学生,不仅学生需要指导,作为导师,也从对学生论文的批判和思考中获益,常常拓展了导师对科研项目的认识深度。说到底,学生的课题,就是导师正在做的课题。学生在论文中诉说的认识,很难说就不是导师的思考,导师帮助学生的写作,其实就是完善自己的思想。
导师以课题的共同完成者的角色,来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是合适的。导师明白了自己的角色,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并不是一个与科研不相关的孤立过程。在实际中确实有不少学生总是想着科研是科研、写作是写作,实验完了再写作,或者“要做”的事做完了再写作。这样一来,实际上是给写作设置了障碍。导师应该让学生建立起一入学就开始写作并持之以恒的意识。强调写作与科研同步,是和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的本质一致的。由于学位论文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举足轻重,有个别导师(心急一点)甚至会有代替学生起草研究论文的想法。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为这会完全丢失论文写作对于学生综合性科研能力的培训,但这也不是说学生和导师不能一起商量写作提纲和其他问题。
那么,在拿到了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初稿以后,导师究竟应该怎么办?也许导师都明白,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能全盘否定论文,这样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但是具体做起来就会因人而异,详略俱存。我常常采用两种做法:一是略作分析,马上让学生拿走修改。这意味着学生在写作中的欠缺集中在把握不好“写什么”,或者缺内容(做了工作没写,或者工作还没做),这时候对初稿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学生做修改以后,再落实到文字上时,下一稿和前一稿会有很大的不一致,有时候前一章和后一章会有变化,甚至章节还会有增减。在这种时候,导师的建设性指导,应该集中在对大块文字(内容)的分析上,也即对论文作粗分析,希望补什么,希望哪些详哪些略、哪些前哪些后。有的时候,告诉学生的,也就是分析讨论结果时,“讨论不够,与前人工作的比较不适当或缺失”这样一类的话,这些话也要说充分了,因为这些大的内容,往往是导师认为支撑学生工作质量与水平的结构性内容。当然,有时学生也会有系统的但并非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全文各块内容(各个章节)之间,毫无过渡性交待,导师应该让学生也要注意这类问题。
二是收下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仔细阅读,一边阅读一边仔细批改。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学生在“写什么”上大致可以,但在“怎样写才合适”上有距离。所谓距离,当然取决于导师心中的标准,相当多的时候还取决于导师的个性和爱好。比如,我会把学生论文中的“我”字都修改掉,这时候,我爱动手在稿子中修改,在许多学生的稿子中我在一页上就会有若干处这种修改。修改了什么,我会记下来,以便下一个学生再写时不会出现同一种“问题”(实际是“形式一致”的要求)。学位论文在较细程度上的欠缺,这时也要用批语写出来,告诉学生如何修改。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增补段落或者段落前后互换的要求。我在稿中写下的,或是直接修改,或是提出建议,都是可以让学生做到的,不再是抒发心境,或者指责学生的话,那样会让学生不知怎么办。但这也不排除我在直接修改以后,会写上一两句话说明原因。比如,有时我会告诉学生“避免使用在电视上经常能听到的词”(因为电视是大众传媒,并非专业性要求极强的媒介,后者见于专著、参考文献等)。又比如,有的学生会有习惯性用语,10 个用“然后”的句子,你其实可以划掉9 个(“其实”两字用多了,也影响论文的专业性)。还有一种情况,即要避免口语,许多学生会按口头语言写学位论文,我会仔细地校出口头语,改为书面语(后者含义精确)。比如口头上人们爱把“好”直接说成“很好”“相当好”(加上副词的理由其实并不存在),这时就要把副词去掉。(www.xing528.com)
没人能够事先确定分析、写作、修改学位论文会花多少时间,导师提醒学生为学位论文写作留出充分的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在论文答辩的截止期快要到的时候,才把论文初稿交给导师的学生不在少数,有时学生留给导师的时间也就几天。有鉴于此,导师事先想方设法甚至严肃地让学生注意时间概念,实际有益于双方,也十分有效。
导师在写作上的最后一个责任,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不仅是科学技术研究生涯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写作不是一种天赋,尽管有些人写得仿佛比别人要容易些,但没有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信手拈来的,所有的人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写出好作品。当然,这也不是说每个学生都必须在“黑夜”里摸索,今天,在书店里可以买到不少指导写作的书,导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机会得到这些“帮手”。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