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博士生在确定他要研究什么(大任务)以后,急于直截了当就投入工作,完成任务,这期间还包括绝大部分博士生会等待老师布置他具体干什么(小任务),十分听话,一是一,二是二。作为指导教师,此时最紧迫的任务是把研究生从这种绝对不会有主观能动性方面收获的心理状态中拉出来。研究生要有超前思考能力,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这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会使自己后续的研究大大受益。我本人在做博士课题时,常常要问自己我在做的研究(推导、验证、做样品、测量、讨论等)将来能不能写入博士论文,也常常遐想“博士论文里头的研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作为导师,一是要让研究生计划好学位论文成形后的基本框架。我采用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个办法是让研究生了解以前毕业的研究生写的学位论文是采用什么样的框架,但要挑选优秀的范本(我在英国利兹大学当博士生时也就是这样做的);第二个办法是导师把自己逐年积累的学位论文文本写作方面的要求系统地整理成文,让研究生了解和执行。我从1990 年开始这样做的,此文后来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冯长根,怎样撰写博士论文,科学出版社,2015),其中讲到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的大致框架以及许多有关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学校另有规定的,你再根据学校的要求做修正。
二是要让研究生抓紧时间拟订一张时间表,它可能是粗略的,但没关系,重要的是研究生要向导师提交研究设计、论文计划和工作时间表,三者是互相不可替代的,不要允许研究生在一张纸上写上3 个标题,然后摘要似的写上一段话就交给你。有些学校对此有详细规定,并称为培养表。但培养表的形式有时给研究生的感受是,“这表我已经交了,事儿完成了”,有些人再也想不起来要按照自己定下的进度做研究。在这个时候,导师最好要用规范的思路评价一下研究生从这3 个表中表露的实际思想,并进行适当修订。我在前文谈到时间安排时,也讲到了类似的要求。实际上,在学位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之中,情况会有变化,导师与研究生定期地讨论计划和时间表是非常有益的。
研究设计在不同专业会有不同的面目,研究的对象不同,研究设计就会天差地远十分不同,本文不再展开讨论。最有益的做法是研究生了解此前类似课题的博士论文“长得怎么样”,了解研究设计的面貌。偶尔会发生“好样子传不开、坏样子到处传”的情况,为此导师要指定一些值得推荐的学位论文。有一点对导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导师应该牢记研究生缺乏经验,不管他们有多优秀,他们不一定知道该如何进行导师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想一想,正是因为他们正在学习如何进行设计和开展研究工作,所以他们需要导师的及时指导。比如,要注意分析研究生是否把“大任务”分解成了合适和合理的“小任务”了。一些优秀的导师非常关心对研究生“治学”“做人”方面的指导。的确如此,思想道德方面的急剧进步会使研究生燃起专业进步的激情之火,但显然也不应理解为可以替代他们研究设计方面的能力。对博士生需要“红”“专”两个方面的指导,现在“专”的指导力度不够。
导师可以让研究生尝试将自我批评的方法用于研究设计,这样可以让研究生看到每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对某些研究生,仅仅说“研究计划的设计要考虑深度和广度”并不合适,这些字眼太大,不具体,起不到开启研究生思路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新进入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经常向研究生询问“大任务”的进展,不如询问各个“小任务”的进展。(www.xing528.com)
在计划阶段,还有一个情况值得说一说。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导师需要告诫研究生,项目的时间会拖得很长,研究生有必要对决策和方案设计的过程做一个记录。如果进行的是实验室研究,导师要督促研究生用实验室记录本记录一切原始数据,以便核查。这样做也有利于推进课题研究。无论什么专业,导师让研究生在每个阶段(比如一个学期末)写一个科技报告,并让研究生有机会就撰写一些学术论文草稿,都是有益于研究生的。导师要及时肯定研究生的计划、初稿,这会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早动笔、勤记录的研究生总是那些优秀的研究生。上面还讲到了时间表(日期安排),这些做法,都能成为成功地指导研究生的基础。这些做法,也都能成为研究生走向成功的基础。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