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老师:提升科学写作能力的成功讲座

冯老师:提升科学写作能力的成功讲座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发表新的结果,你对于手中一些优秀的被称为你的研究工作的“上位论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大感兴趣。这些上位论文极大部分是已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少量的是专利、公开或内部科技报告、专著。要记住的是,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无论是在整体的科学逻辑上,还是在更具体的写作层面上,表述是最为关键的。不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写作能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冯老师:提升科学写作能力的成功讲座

在成为科研人员(或者教学科研人员)之前,你也许发表过论文,也许没有发表过论文(眼下这种情况极少了),但你肯定完成了一篇学位论文。无论在风格上、篇幅上,还是在内容上,学位论文与发表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是完全不同的,但科学写作的原则十分相似,都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规则和风格。在你动手写一篇学术论文时,你是否真正清楚它们呢?

你从科研和实验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可以发表的结果。为了发表新的结果,你对于手中一些优秀的被称为你的研究工作的“上位论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大感兴趣。这些上位论文极大部分是已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少量的是专利、公开或内部科技报告、专著。你于是开始十分仔细地从“他们是如何写的”这个角度审看这些参考文献,特别是学术论文。你把这些论文和自己的科研过程一一对照,恐怕会发现,这两者并不相同。不仅如此,大量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因为它们通常按照背景、假说、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这样的逻辑和线性过程来叙述。而事实上,大多数科学研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更倾向于不停地尝试各种不同的实验和思路。也许纯粹的数学推导和论证过程是少数例外之一,在那里,要么成功,要么另起炉灶重新推导。在别的领域,有时,最激动人心的成果意外地产生于似乎毫不相干的某一次实验中,“基础的”实验可能直到最后才得以完成,所考虑的“逻辑进程”以及科学研究方法中一个细节接着一个细节看来十分完美的流程,也许直到实验结束以后才最终得以确定下来。你一定熟悉这样一句话:机遇不是计划出来的。其实,科学研究过程也一样。如果一个科学家能够精确地按照做实验时那种时间先后和思考时的前后顺序表述他们的论题或论文,那么他是很幸运的。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少见的。更常见的倒是相反的情况:数据整理完之后才能确定逻辑顺序(这也说明及时整理数据是多么重要)。另外一个情况是,你总会有一些疏漏。你写完了整篇论文,这时候你发现了实验中有遗漏(当然这就得补上),但这仍不算为时过晚,更晚的情况是在评论者或审查者已经提出他们的意见之后,实验的遗漏才得到了填补。

要记住的是,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无论是在整体的科学逻辑上,还是在更具体的写作层面上,表述是最为关键的。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从内心不大愿意写论文。你总是写不出与别人不同的表述,的确如此,很少有科学家是由于自己在读写方面具有天赋和才能而选择科学事业的,也不会有多少科学家受过严格的科学写作训练。不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写作能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你不仅仅要发表论文,你还要为申请课题经费写立项报告或申请书,你要为立项时的答辩写辩护报告,在课题进行之中你要在一定范围做内部报告,你肯定还要参与制定教学与行政文件等,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写作。

你也可能会觉得在得到现在的岗位以前有过科学写作的实践。不错,现在许多研究生课程都要求学生必须递交正规的文献综述、读书报告、进展报告或者“小论文”,才能通过该课程。这样的实践虽然不能让一切都达到完美,但却能帮很大的忙。更不要说有人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且多数人不会只有一篇。那时候,你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然而,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一切就只能靠自己了。有一种情况下,你当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就是你主动征求别人建设性的批评。不是所有人都习惯于征求别人的批评,你得学一学如何征求别人的批评。这样做的确有难度,有谁愿意主动挨批评呢?在主动征求批评的情况下,除了遭到某种方式的拒绝,几乎不可能得到赞赏。你不妨自己站在一个挑剔的立场上,看一看自己的科学写作有哪些薄弱的地方容易让别人作为话题批评自己。在申请科研经费时,这样做至关重要:与其让权威专家们说自己的申请书没写好,还不如自己先说(当然你自己对自己说完后得修改过来)。话又说回来,也还有理想的做法。

你正在为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而花力气。你当然希望自己的论文发表后能够受到赞扬。你于是在写完初稿后想到了要请人看一看,得到一些建设性(多数时候是批评)的意见。要想让别人对你的论文给予中肯的评价,你不妨向这三种人请教,这可以算作你修改论文的最理想的做法。你已经有一位博士导师,他指导了你的博士论文(不要忘了你还有过一位硕士导师,如果不是同一位导师),他是你研究领域的专家,你可以向他请教,他会乐于提出建议。这是你该请教的第一种人。这样的人还包括你以及你所在学科组比较亲近的合作者。在你的博士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中也有你该请教的第一种人。(www.xing528.com)

在你所想到的专家中,总会有一些人不像你导师之于你的课题那样专门。能够向这样的专家请教也是值得的,他们往往是你所感兴趣的更广一些领域(比如生物化学环境生物或者天体物理学)的研究人员,这就是你该请教的第二种人。这些专家的特点是他们能够在一个不同层面(多数不在属于专业内容的层面)上评价你所写的东西。他们会审视你的论文是否容易读懂、是否思路清晰、是否具有逻辑、是否有意义。虽然从课题任务上看,他们和你的研究不在同一个范畴,但有时他们会从所在专业的角度审视你的结论是否能被同行们接受,他们不会过于关注细节。

现在要谈谈你该请教的第三种人。虽然他们就在你身边,但这种人看起来并非科技人员或研究人员——他们是那些受过教育、有文化且有耐心的人。由此,他们对你的专业内容是不会有兴趣的,他们关心你的学术论文,和他们关心新近发表的小说是差不多的,他们会苛刻地(但也不乏热情地)指出印刷上的错误语言上的贫乏、格式上的不统一和结构上的混乱。这种人对你的重要性是另样的,你的同事、曾经的同学,由于“太了解”你这篇文章而会忽略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能够看出你的学术论文中其他人容易疏忽的细节的,是第三种人。记住,你的父母、配偶、伙伴和好朋友虽然处于你的事业之外,但他们往往是最优秀的“读者”和“校对者”——他们陌生的眼光可以看出细节上的问题,而且他们具有不辞辛劳的品格,一页一页枯燥无味的文章他们是无所谓的,这有多好!

“如果要找这三种人请教,那我的论文什么时候才能送到学术期刊去啊”,你可能在心里说。你还可能熟悉你有时(特别是在当博士生时)请导师一修改就投寄的做法,“这样省时间”,你会说。这倒值得说一说。你很看重时间,这的确无可非议。但我想拿两个体育比赛形式来说明节约时间(抢时间)有时不在你追求的目标之内。你一定观赏过长跑运动(比如马拉松运动),你也一定观赏过百米短跑(还有像110 米障碍跑等)。这两种运动都是关于速度的竞争(注意,它们才是争时间的),但它们是一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短跑运动中,起跑时的速度至关重要,以至于“抢跑”或“不易发现”的抢跑是运动员们耿耿于怀的“追求”。但在马拉松运动中,一两秒钟的抢跑是毫无意义的。值得指出的是,作为研究人员,你走向成功不属于短跑范畴,一生的成功类似于马拉松运动。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是如何跑的?你的成功和他们是一致的。这样看起来,学术论文的质量才是你应该追求的,稍费一点时间,仍然在你走向成功的正常速度之内。记住,你不必为“慢”了一会儿而恐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