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进入科学研究的状态时,处在博士后工作第一年的有些人会想到要与别的甚至远方的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的需求不是很明显。这里不妨从你将来可能进入的学术机构带头人的眼光来看看,他们着实会希望他们所要的候选成员有能力贡献于他们的科学共同体。举例来说,他们会希望候选成员能成功地与其同行,特别是国际的同行实行联合科研。眼下一些优秀的博士后非常善于与国际、国内的同行合作。你当然应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而走向成功。能够与人合作,你显示的正好是一种在21 世纪科学技术要求科研人员所具有的技能。眼下在许多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一流文章中,单个作者的文章已经越来越少,这就是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合作的时代的铁证。
那么,为什么你必须与人合作呢?由于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竞争性是很强的。可以理解,你对于把自己的结果让人共享,甚至让人注意到你在此领域的存在(至少直到你的文章将要发表之前),是勉强的和不情愿的。实际上,与人合作和效率有关,也就是说,这是为了减少得到有价值结果的时间。换句话说,你可能想到了做一些的确非常重要的实验,但在你完成博士后工作之前,你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这些实验。就是眼下被你认为是竞争对象的研究者,有时也会成为合作者。这样做的最好情况是,在合作的范围内,你有了对方没有的,这样,你就可以就获准使用他们有且你又需要的进行谈判,这些可以是研究结果、专业技能、实验设施或者其他。其他的合作者有可能根本就不关心你要得到的是什么,而且给予你的是无价的东西,比如说,他们可能已经完成了对你来讲非常艰难的工作。设想一下,你面临着看起来难以避开的一份实验清单,这时你又发现另一个从事同一领域研究的有声望的团队,已经做成了你最担心难产的实验。对于他们来说用了两个星期完成的工作,当你从实验室桌子上乱涂乱画的一片纸中学会了这个技术时,有可能六个月已经过去了。其实这时你只要做一件事,即友善地问问他们,你是否可以得到他们的结果或最终产品。新科研人员之间的感觉是,“他们根本不可能把它给你”。且慢,他们完全可能这样做。今天的科学技术研究就是这样运行的。仅仅需要在你发表文章时作为共同作者之一,甚至只要在你发表的文章中对此事予以致谢,你同行的科研人员经常会很高兴地告诉你他们的结果或者把他们的样品送给你。有一次,我的博士生需要清华大学的一个成果,这位热情的教授仅仅要求我们在发表论文时指明来源。这种合作的诀窍是,在有求于对方时,不仅要说自己成功的机遇增加了,还要指明对方会有更多的成功。这也就是21 世纪人们常常说的“共赢”的理念。
简单说来,有两种科研合作。第一种情况是,你找到的合作者,他或者就与你在同一个领域,或者正在干的研究你认为对你有用。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你找到的合作者”实际上是指你从一个壁报或一次谈话中,感到出现了一个合作者。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很快做一个决定,即,是来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好呢,还是再等一下,在会议结束后上互联网搜索一下再联系他?如果一定要说一个规则,那么你可以这样做:对于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同事,你直截了当即可;但对于担心较多的教授,在你提要求之前要接触一两次。一些你没有私人接触的学者,你的导师可能会了解这个人,特别是那些资历深的科研人员。所以,如果你没有把握,问一问你的导师。在学术文献之中,以及在网页上,你同样可以找到这样的合作者。
第二种情况是,你已经知道你的确切需要,你也知道在这个确定的合作中,谁有可能帮助自己。这种情况稍有难度。因为你自己要去找到这个最合适的人。如果没有你对于所从事工作的科学共同体的内部联系和内部知识,你的这个任务在执行之中就有点像旧时引人入胜的侦探工作。你的导师会有一个被称为“科学共同体”的圈子。但如果导师也帮不上忙(这是经常的),那么上网是一个好主意。即使如此,你也要常问问自己能否达成合作,如果你心里有了一两位这样的专家。
在上述两种科研合作中,你总是希望和具有开放心态且与你友善的人一起工作。单方向地送出你的研究结果给别人,这种合作关系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想象一下,假设你已经决定告诉一位或更多的潜在合作者,你现在得到的一些结果或规律可能对他们的研究是重要的,但这些研究人员极有可能十分关注的只是别的领域。除非你和他们已经在学术会议上见过面(即使这样,他们也可能根本记不住你),否则,他们十有八九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甚至很有可能也没有听说过你的导师的学科组。请记住,不管你是谁,你需要关注的是向别的科研人员介绍自己。
你当然可以拿起电话,希望用一次电话吸引合作者。实际情况往往是不理想的。你要找的那个人,可能在学术会议上,也可能在和自己人开会,他或他们忙得顾不上和你通话。这个时候,用电子邮件作第一次联系是合适的,因为这种方式没有给对方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的压力。最坏的情况是对方选择了不理睬你,这很容易出现。现在,有些人会把不认识的人发的邮件当成“垃圾邮件”。这时,你也许会有点“拿一个鸡蛋办养鸡场却把鸡蛋打碎了”的感觉。忙啊,成功的科研人员每天会收到多达50 封电子邮件。这样,为了保证你的信息被他读一读,你必须用醒目的主题词(放于电子邮件“主题”栏)使收件人注意到你的电子邮件,比如说这个主题词是“A 项目”,想办法把这个主题词编辑得“他们”必定会读一读全信。他们可能不会关注你的结果,他们会关心这个结果中间与他们有关的是什么。这样的话,你也许会把电子邮件的标题写成“关于A 项目中共同研究的合作机会”。
那么,这封电子邮件往下怎么写呢?你总得说服对方,合作是值得的。这里最要紧的是让对方有回复你的念头,所以,要说说你的姓名,你的导师是谁。接下来可以概要地说说你研究的一般领域,但两行字即可,再多就不合适了。如果你谈论自己太多,对方绝对不会再往下认真读,他可能会一目三行地往下读。这里有几个提示你可以注意一下:要开门见山;语言要简单;叙述自己希望从对方得到什么要准确;不要忘了加上一些礼貌性词汇;不要使用小孩子向妈妈要东西那样直率的词汇。为了避免混乱,可以用数字把要说的意思一个一个编号。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一个星期过去了对方不回复怎么办?记住,不要放弃。有一位博士后为了联系一位可能的合作者,发了3 封电子邮件并且打了4 个电话。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为迟复而致歉的电子邮件,并且得到了他盼望中的消息。有一些科学家的确是令大家不可思议的忙,你要记住这一点,有的甚至在机场贵宾室里也在忙。上述这位博士后的情况比较极端。通常你在第一封电子邮件无音讯时,可以发第二封。我相信有些博士后肯定会接着发第三封(在一个月左右),如果此事真的重要。这样做是考虑到你联系的科学家会在学术会议上,会在其他的访问中。在发第二封时,要把第一封附上,这是怕万一第一封信已经被删掉。不要在第二封信中直率地询问“你是否读过我的信”,要有礼貌,要扼要重新说明你的兴趣。假定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成,不妨打个电话给你要联系的人或他们的实验室,找个人帮助你把自己的需求转达给你要联系的人。
如果你幸运,收到了一个正面的回复(多数人对简单而又礼貌的要求最终都会给予回应),在你进一步回复之前,要和导师谈一谈。记住,事实上会有许多人希望得到看一看你没有发表的科研成果的优先权,而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只有你的导师,而不是你,才是决定哪些内容可以让人看的那个人。当然,也会有很不幸的情况,对方在得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后,接着就会说“多谢! ——再见!”
对于一位还没有熟悉或接触本领域科学共同体中那些主要人物的博士后来说,合作科研将会带来的纠葛,实际上会令人气馁。如果这中间涉及科学技术中深一层次领域的“谈判”,那么必须让你的导师成为谈判的主角,特别是由于这个过程的许多实质性内容是可能在电子邮件中传递的。由于在电子邮件中既没有声音高低的帮助,也没有肢体语言的帮助,这个过程需要语言上的机智。这中间你一定会开始了解到在科学技术(其他领域也一样)中,有多少是纯粹只涉及个性的。如果对对方尚无了解,你的导师就有可能从给予对方一些浅显的信息开始,看看对方的回报。你当然也可以写一份关于你的工作吸引对方的一般资料,但其实也没有提供更多有用的细节。这使对方很快看出你的长处所在,也使对方可以开始和你进行打乒乓球那样的电子邮件往来,这种往来又很快成为双方每天最兴奋的第一等工作。接下来的是热烈兴奋的讨论,以及及时又仔细的合作细节。若你有了这样的经历,你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合作把没有共同之处的对方,变成了围绕他们自己领域的非常活跃的世界。
现在该谈一谈科研合作中的实质事务了。这意味着一些研究材料以及研究人员要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个实验室中去。没有这种形式的交流,原本的实验是不可能进行的。当你收到一个从国外或外地寄来的有可能推进你课题的包裹时,你的心里显然是喜悦的。当然,此时你对于你的名字是否会出现在一篇联合完成的学术论文上并无把握。
如果你的下一篇论文还有许多空白要填补,你肯定需要对它做有质有量的输入。科研合作部分也是为了用到别人的专长和设备,这样的话你应该访问那些顶尖的实验室,那里的专家擅长于你感到困难的工作。我在做博士论文之初,“访问”了学校内若干个系的不同实验室,每次我都受到热情的接待。接着我真正访问了其他机构的实验室,这样做大大拓展了我的“世界”,给博士论文课题的展开也带来了好处。
这样做,到外面“走走”,的确可得到更多的结果,且比在自己家中用劳累至极的“冥思苦想”,期盼得到开展你研究工作的技术要来得快。当我在国外留学时,我从访问得到这样的经验:你也许不信,其实在科学共同体中,许多你认识或不认识的同行会愉快地让你在他的实验室待上一周或两周。你需要的只是掌握好提出要求的“火候”,客气和礼貌才是此类事务的“入场券”。
你访问别的实验室还可以得到拓宽经验的“副产品”。你会发现即使实验室里最日常的活儿,不同的人们做法也会不一样。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实验室用奇怪的方式处理废物,他们的仪器也可能不具备识别标志。这些都会打开你的思路:原来同样的结果是可以用若干种方式得到的。这还告诉你,在科学研究中,没有一成不变的研究路径。很快,你会在合作和交流活动中,寻找那些新主意,加到你不断增加的科研“工具箱”中。
如果你涌上来一种冲动,十分盼望作一次访问,怎么办?
首先要找到自己不能做的科研中的事。也许你有点“不好意思”面对这一点,但对于我们大家做这件事都并不难。假定在长长的实验清单中你还找不到这样的事,那么你要想出一件新的事,这件事可以在你的研究中增加额外的新意。即使你的“汽车”眼下还没陷入满是浆汤的泥沟之中,你想出一件备具挑战性的事儿来也是值得鼓励的。说到底,为了寻找一张进入别的实验室的“门票”,没有任何错。在这里告诉你的信息是,不要认为你必须一直等到有某种“需求”出现,你完全可以创造这种“需求”。(www.xing528.com)
其次要找到你拜访或者访问的理由。仔细查一查在你身边是否已经有这样的专家。你仅仅需要问问自己单位的专家是否有人做着哪怕是和你提出的事有些许交叉的工作。从你的导师的角度来说,单位中已有的专家冲淡你出差或访问的需要。至少,你应该告诉导师,自己那里唯一的专家并没有做完此事,而且所准备的仪器设备从来没有好好工作过。
第三要找到专家。很有可能,这是有声望的实验室的一位专家。如果你对在学术会议上只是偶然出现的专家中挑选专家心里没数,你可以采用寻找本单位的专家那种办法“高速”寻找——前面我已经谈到过如何与人交谈并发送有礼貌的电子邮件。
第四就是实现这件事。订你的票,到这个实验室去。然后,不是做这个实验,就是学会如何做这个实验。
到别的实验室去,你肯定会想到要带上一些自己实验室的小东西,避免到了那里以后的不适应。许多人会这样做,这样做也有利于克服你想象的情况。有少数人会认为这样做用不着。还会有人有过分的准备——他会带上过多的东西。当然,带多了,对方实验室的同事们无疑会吃一惊的。
当你真的到了对方的实验室,你突然有一种“自由”了的感觉并不奇怪。说到底,你眼下脱离了导师“监督”的眼光,但小心被这种心情“滑倒”。你需要通过这次旅行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这次访问甚至可能成为你博士后出站后找工作的“面试”。再没有比到一个顶级实验室中去,在你的理想“老板”鼻子底下,通过做实验,施展你的研究能力这样好的“广告”了。即使对方学科组长整天在他的办公室中,有关你工作的情况仍然会进入他的耳朵之中。为了增加这次旅行的价值,别忘了在行前做好在对方实验室做一次学术报告的准备。这往往是对一位访问学者的期望,尽管这些访问者也许只是停留一个星期。
最后一句忠告是,你必须是那种乐于交流的性格,才会使这种旅行和访问成为一种“探宝”工作。如果你到达后期望你那些“临时”的同事做呆板的例行工作,你只是等待他们在你访问的尾声中把结果交给你,那么你肯定只会感受到一次不舒服和孤独的经历。
在这里我还想谈一谈“网络化”。
在科研工作中说到“网络化”,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很快地联想到国际会议、各种跨单位奖学金,以及其他国外的事务,这些当然不错。长久以来,出国是我们联系其他科学家们的极普遍的常识。但还有其他令人意外的与你办公室门外的科学家们达成更为紧密联系的途径。与你系里的其他学科组的合作是十分不错的主意,但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设想有一天,你在办公室走廊里遇到一位新同事,你热情地问他一句工作是否安排好了,接着你们又谈了几句。你极有可能发现你的研究和他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相同之处。接下来的两三分钟你和他讨论了工作,并同意合作,甚至你俩已想好了头一个合作实验。所有这些是在没有任何准备或者什么预先思考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就是一种“网络化”。你极有可能碰到第二个人来找你谈合作研究,也许,他听过你的学术报告,可能他在找你以前已经想好了他的研究和你的研究的联系,你的名字甚至已经写入了他申请科研经费的报表之中。
为了把“网络”这事说透点,不妨再展开一些。设想自从你系里的同事上一次介绍你们有了一面之交后,在当地的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你又见到了这位另一个研究机构新建立部门的研究者。虽然研究的是完全不同的系统,你俩却有一些工作有共同之处。在几周的时间里你们互相访问了对方的实验室,以便了解对方的设备仪器。虽然已经明白双方无法在研究中合作,但你们仍然感到这个经历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你们同意互相分享共有资源。
你本来想使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能通过合作让更广泛范围内的科技界有所了解,扩大自己的“网络”圈子,但看起来这一次没有做到。事情其实没有到此为止,你的行动的意义远不止是在他们的科学家名单上增加了你的名字,或者你的网络上多了几个名字。
再回想一下上述经历,它是简单的、方便的。在我们做实验、做研究的地方,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一个优点是:在每一周每一天我们总是被许多科研人员所围绕。这意味着只要你走出门点点头,大家互相之间就可以建立起不正式的相互关系。我们终究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脑子适应周围人们的主意远比适应那些只在电子邮箱中存在的人群的主意要好得多。我们习惯于希望看一看以及听一听实验室中其他人的工作,以便想一想其中是否会有我们之间可以进行科研合作的某些领域,或者他们研究中的最擅长之处。
想明白了这些,你会看到,其实,你身边或不是身边的相当一些年长的研究者在他们经历的多半时间之内,看重的是当地的合作,这是合作之中最简单也最有收益的。如果你之前还没有这样的联系,也可以走走这几步:一是想一想当地的合作。不要一提到科研合作就想着要出差。有些你认为最有价值的谈话恰恰会发生在你的办公室门口。二是多和人交谈,特别是刚来的同事。通常,这些新同事会渴望与已经在同一个部门的任何人一起工作,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很快融入本机构的主流。三是多参与。比如说,访问访问那些在你看来新的事物、新的部门和建筑、新的会议和论坛。在你所在的地方,肯定会有当地“焦点”(这中间还会有经费和资助类在其中),你需要积极参与,就像公共运动场人人有参与锻炼的权利一样,要争到这种权利。你也许要在自己的研究和你所参与的当地的热点之间稍稍作扩展。这其实无关紧要。总的说来,你总是“当地”的,你展示了你对当地环境的热情和兴趣。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