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老师成功讲座:博士后是成功科研的理想开端

冯老师成功讲座:博士后是成功科研的理想开端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博士生愿意在自己的导师那里接着做博士后。中国高校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在接受博士后申请时,多数是这种模式。你知道这个情况,你要做的就是与同样希望在这些教授手下做博士后的人,共同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不管怎么说,做博士后是你的成功科研生涯的理想开端,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除此以外,做博士后也还会有一些小小的麻烦。这样的问题对于刚做博士后数周的人尤其是一种不好的境况。

冯老师成功讲座:博士后是成功科研的理想开端

有一些博士生在攻博结束的前一年末,就开始思考自己将来就业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有的会写一些信给相关的博导,看一看这些博导有什么样的博士后工作和经费支持。写信的结果,会得到这样的答复:“再过几个月时间与我再联系一下。”“你能给我一份简历吗?”“你可能会喜欢我在9 月份做了广告的那份工作。”更有甚者,也会有这样的答复:“也许你会高兴旅行并访问一下我的实验室。”这样的反响,远比正式的面试好多了。但是,此时你期待什么呢?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你这样的一些联系在最终是否有结果。应该记住,联系博士后的方式方法很多,决定你是否能成为博士后,也可能是其他一些办法。有一句话要再说一说,你是否能成为一名博士后,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录取”工作。你也不能只在学校“等着”被录取。

在做博士论文时,就有了进一步做实验或研究的好主意,是十分必要的。有一位博士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了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新结果。他当时在这个分会场,而且集中注意力在听报告。当讲到这个结果时,这位博士生意识到,它十分清楚地暗示了自己将来的研究。

要找到一位合适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任何博士后基金(或资助)不会直接把奖学金交到博士后申请者那里。有些博士生不打算在做博士论文的实验室再做研究,这意味着要到另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找一找可能性。有的博士生愿意在自己的导师那里接着做博士后(中国的博士后制度规定不能这样做)。通常,在另外一个大学找到博士后研究的机会,往往来自对这个大学的访问,这样的访问会让你急等着要开始博士后研究。顺便说一下,在你做博士论文时,你最清楚还有哪些大学有教授做着和你一样的研究。上面提到的那位博士生就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他接着就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解释了自己的主意,并提出了一起写申请课题的建议书。这个主意受到了那位教授的欣赏。几周以后,这位博士生面对面地与那位导师进行了讨论,还得到了申请书中更为详细的内容。当然,那位教授从中加入了许多他的主意。为了得到博士后课题资助或者博士后奖学金,你需要他这样做,但不要理解成申请的责任已经由他承担了。一旦你真的由这种方法认真地开始了与别人的科研协作,那么从另一个实验室加入你的申请书中的任何信息,必将价值无量。

博士后课题需要经费支持,要找到合适的资源。上面说的那位博士生与那位教授,从三个不同的渠道提交了申请书。他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渠道回答很慢,第三个渠道是最有可能得到批准的。最终他们从第三个渠道得到了支持。虽然后来知道还有其他的申请渠道,但他们不准备把这样的申请增加到三个以上。把相同的项目申请送到不同的资助机构总是不被科技界看好的,可见他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减少一些工作量。实际上,不同的资助机构对申请书的要求不会一样。写这样的申请书,需要教授们付出大量细致的努力和许多时间。这也许是你第一次写申请书,你必须挖空心思又令人信服地指出这个项目的目的和任务,估计要多长时间完成项目,各个阶段又会有什么不同的研究内容,这个项目需要多少资助,这些资助会具体分配到哪些开销上,等等。你也许还要用充分的理由说明这个项目通过执行一定会取得成功,将要得到的成果会有哪些,这些与国际科技界的标准是否一致。

当你把资助申请书送出后,等待的心情也不好受。等待的时间是那么长,几个月,甚至更长,有时你都忘了自己曾经申请过项目。上面提到的博士生在一段时间后收到了前两个资助机构的回信,但得到的回答是申请没有成功。想一想,那位博士生为了写这两份申请书花的是他的博士论文最后阶段十分宝贵的一两周时光。他感到些许压抑。虽然在学术界碰到资助被拒的情况是经常的,但他的情况不同,他还没有固定的工作,所以只好等第三个申请。

当资助最终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你第一个有资助的科研思路能得以执行了,这是令人鼓舞的。申请博士后也还有别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教授们手中往往已经有了研究经费。中国高校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在接受博士后申请时,多数是这种模式。你知道这个情况,你要做的就是与同样希望在这些教授手下做博士后的人,共同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我的建议是避开“竞争”要好一些。到你选择的课题组作一次访问,与潜在的博士后导师讨论讨论,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博士生。

你开始做博士后了。由于博士学位的批准总是晚于博士答辩,一般会有一两个月的延迟,有时长达半年。这期间你还不能感受到自己已经是一位“科研人员”,这种感觉还要你花较长的时间才会到来。从你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那一刻开始,你极有可能开始对一个新的群体,即“非学生”的科学共同体(学校的教授们)对你的姿态,有一个新的感受。这当然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不同。他们往往认为,你已经是讲师、副教授、教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一些教师肯定还会把你当成学生,他们看着你做博士论文的第一年、第二年,直至博士论文答辩。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做论文时(特别是第一年)的模样。如果你到了一所别的大学做博士后,那么这种情况就不再出现,新学校中的教师们一般“记”不得你的攻博故事。不管怎么说,做博士后是你的成功科研生涯的理想开端,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除此以外,做博士后也还会有一些小小的麻烦。有一些博士生会把博士后当作人们常说的“智者”那样的人物,在许多场合下,你会遇到博士生问你一系列你大概从没想过答案的问题。既然博士生如此,你可以想象要是硕士生、本科生向你提问呢?你一定担心自己的答案会是一次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愚弄。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工作对撒谎者来说是再坏不过的职业选择。在处理这种情况时,谦虚是最合适的。如果博士生问了你从没做过的实验知识或科技内容,你的选择是说明这个事实即可,承认自己不清楚。其他的选择或早或晚都会让人感到你其实是个不懂装懂的人。谦虚的态度会使你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的数量很快降下来。

一位成功的博士生在做了博士后以后,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由于你的成功,你的导师一见到你就会有意无意地问你是否有新的进展。“从上次见面后,你又做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于刚做博士后数周的人尤其是一种不好的境况。即使你能够保持这种科研产出的水平(谁都会怀疑这是真的、可行的),你也不大可能永远面对这样强烈期待的热情。你需要的是和博士后导师之间的一段平稳期待的相处,要和导师花时间讨论一下研究计划。除此之外减少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倘若在走廊上被导师碰上又问了这样的问题,你就说“还没有”。(www.xing528.com)

到一个新的地方做博士后,你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但另一方面,你脱离了原攻博单位后,也就失去了导师言传身教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你原来同事们的支持。在你攻博期间,你一定会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你也已经找到十分热情的老师,其中有一些老师是那种有问必答的多面手,只要你研究中有困难,他就能伸出手来。记得我在利兹大学攻博时,化学院物理化学系,就有一位这样的老资格的讲师,我常常得到他的帮助和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现在,你周围是一群陌生人了,你有必要重新建立这种非正式“导师”关系以及找到这样的人,在更好的情况下,是“一批”这样的人。这个任务几乎和你刚刚当博士生时是一样的。当然,原来的朋友你还会来往,甚至原来的导师也一样,你可以发短信,还可以打电话。但是所有这些都无法替代现场的言传身教,更不用说有时“远水解不了近渴”。有一个经验,你一定也会有,即,如果不是每天在一起的两个人,你是不大可能一个接着一个地提问题要求对方帮助回答的,这样提问的人会被人讨厌,甚至被人认为是一个纠缠不清的人。

上述那种日积月累但又来自零星小事的人与人的“结合”日复一日地发生着,不管你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你博士后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说两件事。第一件,说不定哪天,你就要别人帮助了,你信不信?这就需要你和气待人。请记住,让你在楼道里看到的清洁工和收发人员都“站”到你这一边来,这其实和系主任支持你是一样重要的。第二件事,有时,你会想我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得到了学位,我能够提出的问题的类型已有了限制。你一定认为:我得到了学位,我现在被认为是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人了,我再提这方面的问题,该有多丢人?且慢! 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得到博士学位后,真正了解了所有这个专业该知道的知识。你极有可能是另一种人,即你很快就被实验室中刚入校的新生和那些充满好奇的人追问那些恰恰是你心里害怕被问及的基本问题。但也不用真的害怕。你在攻博期间再加一把油,就可以在你做博士后时管用一长段时间。

所以,对于一位第一次当博士后的学者,一个温馨的提示是,请愉快地面对新的机会,享受博士后新工作,在工作之初就卸掉压力。想一想吧,你刚刚完成了博士论文,多值得高兴。现在让我们谈一谈一个博士后应该面对的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要让自己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科学共同体,了解一些科技界的“秘密”。当你完成了博士论文,你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学术圈子,你已经走上了一条所谓“科学经历积累”的道路,这条路把你引向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要最终成为这个科学共同体的圈内人,你当然得了解一些“科学秘密”,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差不多都一样。眼下你可能会想,一定有一些非常合适的路,可以使自己了解那些科学圈里的“秘密”。事实正好在否定的一面。我在本讲座第1讲中谈到的那些走向成功的“硬机遇”,即那些结构性的成功经历,这样的道路,实际上只是一种“盖子”。这个“盖子”里的秘密目前是捂着的。在你前面的奋斗之中,还有许多许多绝对重要的信息,你可能只有从实践中或一代一代科学同事的经历和言传中得到,有的甚至是从痛苦的经验中才能得到。许多学术机构(学校和研究所)正在百倍努力地使他们的研究生培训从大纲到课程设置日益专业化,而且专业性也日益提高,关于学术讲演技巧的课题都设为必修课,各种课程都提供印刷装帧十分讲究且内容对读者友好的教材。但就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保证你已经被告知了科学共同体的一切。所有的科学家和专家都有不成文的规则(潜规则文化),数百年来科学的发展似乎有赖于科学家们把这些不成文的规则传递给科学共同体的后来之人,告诉他们科学家和专家们是如何工作的,这样的传递呈现出非常复杂的非正式的许多接触。

申请科学研究经费资助时的专家评审制度,以及学术期刊的专家审稿制度,可以说是上面所说“科学秘密”中最重要的例子。比如说,在申请书上写下申请的要点之前,你必须搞清哪些要写,哪些不能写,写下的要点能被专家接受,而又不至于被看成“不专业”。这中间会有一道“分水线”,使你既不把数据都写出来而又表达了最有分量的理由和事实。但这“分水线”两边都有你的申请书被评价为“不专业”的风险。在送出这样的申请书之前,要请你的朋友看一看有没有可能存在着不合适的叙述,有就删除。

在科学中,不仅仅只存在知识的传递和智慧的学习。扩大和保持你与科学共同体的联系,为科学共同体积极贡献一点你的智慧和知识,是你得到保持科学技术界整体运行那些“非文字”信息的唯一途径。在实践中,要得到你在博士训练中并没有遇到的信息,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即你多多接触那些有经验的科学技术专家,这种接触只能由你自己完成,且越多越好。

请记住上面讲的这些话,多与科技界接触。要熟悉科技界,这能使你避免许多头痛之事。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头痛之事反映了个性而且只会引导到个人的隐私。其实不然,痛苦的教训极有可能是你不知不觉地打搅了科学之路上的许多人。在你的科学经历的早期,还有一件值得提醒的事,即不要为自己挣得一个“坏名字”,否则得这个口碑后的痛苦必然要伴随你一辈子。

走上科学发展和科学经历之路,你当然应该走进社会上科技专家的圈子之中。科学是一个个人最漂亮的选择,但却是孤独者的坏选择。我们在文艺作品中通常看到科学家们造福于人类。科学家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与大家一样,他们甚至就是大众人物。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