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来自《管理心理学》的实用策略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来自《管理心理学》的实用策略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证实了这种吸引的存在。但是,邻近性并非总是增进人们的喜欢和吸引,如有的人并不喜欢他的邻居,甚至还是冤家对头。这说明人际关系的建立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应该指出的是,一个人的魅力虽然与容貌等先天因素有关,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它。邻近性和魅力等因素,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对人际吸引有较大的影响。然而,要进一步维持和增进人际吸引,相似性因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来自《管理心理学》的实用策略

(一)邻近性吸引

邻近性吸引指的是空间距离越近,越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距离越远,关系也会逐渐疏远。很多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证实了这种吸引的存在。如西格尔在一个对学生的研究中,他把学生的名字按其字母顺序排列起来,并根据这个顺序依次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6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3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结果发现,学生的好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平均相差4.5个字母。

为什么邻近性会增加人们的喜欢和吸引,心理学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距离近的人比距离远的人更有用,也就是“有用性”问题。一个人住得和自己越近就越容易了解他,并且可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各种信息的获得,生活上的关心、帮助,感情交流等,都经常是在邻近的朋友间实现的,常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是人们出于长期交往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希望生活在愉快、友爱的环境中。与自己邻近的人都将是与自己长期交往和共事的人,和他们搞好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人们总是竭力去发展和维护与自己邻近的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发生了一点冲突,也容易淡化,尽量从积极、正面的方面去评价他人。

第三,邻近性增加了人们交往的频率,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人们相互喜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方具有值得喜欢的某种东西。这些需要相互接触才能逐渐了解,邻近性就为人们方便地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其作用过程是“邻近—交往—了解—喜欢和吸引”。

但是,邻近性并非总是增进人们的喜欢和吸引,如有的人并不喜欢他的邻居,甚至还是冤家对头。这说明人际关系的建立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但是,与邻近的人感情融洽,善于处理好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社会适应性的表现。有亲密融洽的关系,生活在愉快的心理氛围中,有利于工作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频率吸引

交往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因为交往越多,彼此了解越深,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和感受,促进感情强化。但是,人际交往中不能片面强调频率的作用,而忽视交往的形式和内容。如在高频率的基础上,加强人际沟通和感情的交流,更能促使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魅力吸引

人们喜欢漂亮、有风度的人远胜过喜欢丑陋的人。如一个人有翩翩的风度、高雅的气质或幽默的谈吐、渊博的学识,人们就愿意与之亲近,其人际吸引力就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这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要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一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第一印象的好坏,常常来自仪表的魅力。国外有些社会心理学家用“电脑约会”来研究人们外貌吸引力的影响,如沃尔斯特(Walser)等1966年用计算机随机匹配男女大学生,让他们进行初次会面。该实验事先对学生做一套人格测验,看哪些特征决定他们的相互喜爱。人格测验结果是他们的才智、气质、能力、温顺、独立性或者是态度的相似性决定相互喜爱。但实验结果却显示:决定一对人是否相互喜欢,并再次约会的关键因素是其外貌的吸引力,外貌的吸引力和是否再次约会的相关系数为0.89。这说明外貌的魅力对人们的喜欢和吸引力有很大影响。

人们喜欢漂亮的人,同时给予漂亮的人更多的帮助。兰德(Landy)和赛格尔(Sigall)等进行的一个实验中,他们让受试者阅读一些文章,然后对文章的水平给予评价。有的文章附有漂亮作者的照片;有的文章附有不漂亮作者的照片;也有文章不附照片,做对照。结果显示,人们对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高,对不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低,详见表10—2。

表10—2对不同外貌作者文章的评分情况(Landy,Sigall)

为什么漂亮能赢得喜欢和帮助?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在人的情感中有美感的存在,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尽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美的标准有所不同,但置身于一个人们认为美的环境中,会使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并愿意与之亲近。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酬赏。另外,仪表魅力可产生严重的晕轮效应,通常有魅力的人被认为具有其他一系列好的品质特征。

应该指出的是,一个人的魅力虽然与容貌等先天因素有关,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它。魅力包括了美的容貌、优雅的举止、翩翩的风度、风趣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教养等因素。在生活中,加强自身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都能增加自己的魅力,而弥补自己的不足。一个人即使仪表堂堂,却举止粗鲁、毫无修养,也会遭到人们的嫌弃。

(四)能力与特长吸引

人们都喜欢有能力、有才干的人,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喜爱,就应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处于同样的情境,一个人越有能力,越会赢得人们的钦佩和信任,人们会因此而喜欢他。心理学家认为,人都有一种要使自己正确的需要。经常接触有能力的人,就可能得到某种帮助,而使自己正确,少犯错误。但是生活中也有例外的情况出现,那些被认为最有能力、最有才华的人也并非都得到人们的喜欢。太有能力而“十全十美的人”,会使人们感到不真实或者不安,使人们产生一种无能、自卑感觉,人们就不会喜欢他,而表现为敬而远之。另外,研究认为,这种吸引力还受到一个人自尊心的影响。通常自尊心很强或很低的人,更喜欢那些没有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如果这些人有缺点,就会使他们失望而不喜欢。

(五)相似性吸引(www.xing528.com)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一个人在很多方面与人们表现一致,人们就比较喜欢他。在人际交往中,因为双方有诸多方面的相似,对所交流和提供的信息,都有相同的理解,有共同的情绪体验,能达到“情投意合”。它使彼此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互相强化,从而产生感情共鸣,引起相互喜欢和吸引。邻近性和魅力等因素,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对人际吸引有较大的影响。然而,要进一步维持和增进人际吸引,相似性因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似性包括以下几种。

1.年龄的类似 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同一年龄组的人在情感、行为,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因此同龄人之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这种吸引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友谊形式。

2.社会地位、经历和社会背景的相似 籍贯、生活环境、教育程度、过去的经历、经济状况等都可能影响到人际吸引。如大学里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老乡或同是来自于农村的同学,就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相似的背景和经历,能使人产生亲近感,对很多事物有一致看法,相互理解,容易引起喜欢和吸引。社会地位不一样,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情感等都有差异,因为缺乏“共同语言”,而影响到喜欢和吸引。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社会地位、经历和背景的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促进作用称为“自己人效应”。

3.态度、价值观的相似 共同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及人生价值观,都会增进人际吸引。因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似而引起的人际吸引具有较稳定的作用。“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最亲密的朋友。不管邻近性如何、他人魅力如何,如果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分歧,最终也可能分道扬镳。

心理学研究证实,如果一个人赞成自己的观点,而另一个人老是反对自己的观点,通常情况下,人们喜欢赞成自己观点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先对对方的某些观点(尽量找出你可以接受的观点)表示赞同,或表明自己与对方有相同的态度,会使对方感到你与他有很多相似性,从而减少与你的心理距离,就会愿意与你亲近并达成良好的关系。这就是“心理名片”效应。

(六)赞扬和利他行为吸引

他人的赞扬会使人感到一种正确性,产生一种自尊的满足感。人们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因此也喜欢赞扬自己的人。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都有赞扬存在。我们可以赞扬某个人的仪表、风度、穿着打扮,同样也可以赞扬对方的家庭、工作情况、社会地位等。出自于人们内心真诚的赞扬是美好的,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自信心,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喜欢和吸引。但有的人把“赞扬”当作满足私欲或得到某种好处的手段,而无边际地对他人进行吹捧。有的人虚荣心极强,听到好话飘飘然,而不能正确把握自己。这些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的行为,是赞扬行为的特例,不能以此否定赞扬行为。

利他行为也是影响吸引的因素。人们喜欢那些帮助自己的人,这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一个人在困境中得到的帮助,会让人铭记终生。另外,送礼物给他人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好感,增进人际吸引。但是正如赞扬一样,人们并不总是喜欢有利他行为的人。阿伦森等研究认为,我们不喜欢那样的人,他们的帮助看来附有一些绳索,这些绳索对信息接受者的自由是一种威胁。如果送别人礼物时要求别人回赠,人们就不喜欢接受这种礼物。如果一个学生在考试不及格的时候,送给老师很贵重的礼物,老师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同样,一个人在竞争职称的名额时,送礼物给主管领导,那么企图也是明显的。社会上存在着行贿受贿的不正之风,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促进情感上的喜爱,更多的是一种买卖关系而已。因此,只有真诚地帮助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

(七)互补性吸引

互补性吸引包括需要的互补和个性的互补。

人们的人际交往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如果交往中双方能满足需要,并体验到这种满足感,彼此会产生喜爱、吸引,稳定和促进进一步的交往。如人有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双方相互关心、彼此尊重,都从对方体验到这种满足感,那么彼此就会产生喜爱和吸引。

在个性上的相互补充,也会增进彼此的吸引。如一个支配型人格的人和一个被支配型人格的人可能成为好朋友;一个情绪型性格的人和一个理智型性格的人能够融洽相处。

(八)对等性吸引

自己喜欢他人,他人也会喜欢自己;如果自己尊重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就是对等性吸引。

在国外的一个实验中,安排假受试者(他是实验者的同伙)和真受试者共同活动一段时间,然后让真受试者“偶然”听到假受试者与实验者的谈话,其谈话内容是假受试者对真受试者的评价。这个谈话有几种情景:①假受试者说喜欢真受试者,对真受试者持肯定评价;②假受试者不喜欢真受试者,对真受试者持否定评价;③开始时假受试者对真受试者持肯定评价,过一段时间转向否定评价;④开始时假受试者对真受试者持否定评价,过一段时间转向肯定评价。让真受试者“偶然”听到评价后,实验者调查真受试者对假受试者的好感和评价。结果显示:在①和②的比较中,真受试者更喜欢①情景中的假受试者;在③和④的比较中,真受试者更喜欢④情景中的假受试者;在①和④的比较中,④情景中的假受试者更能赢得喜欢。

(九)个性品质吸引

一个人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增进人际吸引。人们喜欢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喜欢热情开朗的人,喜欢那些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聪明、爱独立思考,并有谦虚品质的人,也容易得到人们的好感。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称之为“人缘型人格特征”。表10—3列出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人缘型人格特征的研究成果。

表10—3 人缘型人格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